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夏斌专利>正文

一种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有氧花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8413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有氧花洒,属于洁具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淋浴喷头在使用时操作比较麻烦,按摩效果不佳等问题。本有氧花洒包括一个喷头体,喷头体的一端具有进水口,另一端具有出水口,在出水口上装有一个开有喷洒孔的喷盖,所述的喷头体内设有一根喷水管,在喷水管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个混气孔,在喷头体或喷盖的侧部开有若干个与混气孔相连通的进气孔,所述的喷头体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器,进水器与喷水管进水端之间还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螺旋器,所述的进水器上开有若干个通孔。本有氧花洒中的水流经分流后冲击带动叶轮转动,有利于水流产生漩涡状,使产生的水花颗粒较大,达到预期的按摩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洁具领域,涉及一种花洒,特别是一种可增 加水流含氧量,并可生成颗粒状水花的花洒。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淋浴花洒种类繁多,花洒也从具有普通出水 功能,逐步发展到具有各种按摩水、软出水等多种出水功能,而 目前的按摩水一般是通过转动转子改变水流的出水口径,从而改 变出水量的大小和速度,使其达到按摩的作用。但这类花洒在使用时需要进行临时调节,来改变水流的大小 和速度,操作比较麻烦,对使用者在淋浴时造成了不便,并且这 类花洒的按摩效果也不佳。为此,人们设计出了一种可产生颗粒状水花的花洒,使颗粒 状的水花对人体进行点击按摩。如中国专利所公开的 一种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花洒(其申请号为200420047119.6),该花洒主 要由本体、止位盘、固定圈和密封圈组成,止位盘和固定圈依序 安装在本体的出水口上,各机构之间具有密封圈,止位盘对应本体的出水口具有内凹弧面,此内凹弧面靠近中心的位置开设一个 出水通孔,固定圈对应内凹弧面形成挡板,挡板在偏离中心的位 置开设一组喷水口,挡板与内凹弧面二者之间形成可产生颗粒状 水花的水流反弹区。使用时,水由本体的进水口流入本体中,经 内凹弧面中心的出水通孔流出,直接冲击到挡板上,经挡板阻挡、 反弹再冲击到内凹弧面上,再经内凹弧面阻挡、反弹后,由喷水 口喷出。这样,水流经过多次冲击、反弹就产生了颗粒状水花, 沐浴过程中,颗粒状水花点击在肌肤上,达到按摩效果。可以看出,上述专利提供的花洒在使用时产生了颗粒状的水 花,大大提高了水流冲击在人体肌肤上所产生的按摩效果。但是, 由于水流在产生颗粒状水花的过程中,在内凹弧面及挡板之间经 历了多次冲击和反弹,造成了大量的能量损耗,大大减低了水流 的速度,进而降低了水花冲击在人体肌肤上所产生的按摩效果。 由于颗粒状水花在产生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碰撞,导致最终产生的 水花颗粒较小,达不到预期按摩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花洒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 提出了一种可产生含氧量高的颗粒状水花,且水花颗粒较大,按 摩效果好的有氧花洒。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能产生 颗粒状水花的有氧花洒,包括一个喷头体,喷头体的一端具有进 水口,另一端具有出水口,在出水口上装有一个开有喷洒孔的喷 盖,所述的喷头体内设有一根喷水管,该喷水管的出水端内径自 喷头体进水口一侧向喷盖一侧逐渐放大,在喷水管的管壁上开有 若干个混气孔,在喷头体或喷盖的侧部开有若干个与混气孔相连 通的进气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体的进水口处设有进水器, 进水器与喷水管进水端之间还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螺旋器,所述的 进水器上开有若干个通孔。使用时水流从喷头体的进水口流入,经过进水器的通孔后实 现分流,使水流分割成若干条较细的水流,进水器同时起到加速 水流的作用。螺旋器在分流后的水流冲击下进行转动,同时使分 流后的各条水流之间实现相互交叉螺旋状前行。喷水管进水端的孔径比喷头体的进水口孔径小,分流后的若 干条水流在喷水管的进水端发生碰撞,水流在喷水管中快速穿过 的过程中,喷水管中产生瞬间低压,此时喷水管中的气压远低于大气压。空气由喷水管管壁上的混气孔进入,对喷水管中快速流 动的水流进行切割,将水流切割成颗粒状的水花,同时与水花混 合,使水中夹杂的空气增加数倍于常规含氧量,进气孔连通着大 气及混气孔。在上述的一种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有氧花洒中,所述的螺旋 器包括带有若干个扭曲状叶片的叶轮和开有通水孔的挡板,挡板 上位于进水器一侧垂直固连有一根插杆,上述的叶轮间隙套在插 杆上。叶轮间隙套接在插杆上,在水流冲击下以插杆为转轴进行 转动,水流冲击叶轮后通过通水孔进入到喷水管中。各个叶片的 根部呈轴向设置,可以使叶片根部受力较小,各个叶片根部向叶 片端部逐渐同向扭曲,使叶片端部更易受力,叶片端部受力产生 的扭矩大,便于叶轮在水流冲击下转动。在上述的一种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有氧花洒中,所述的各个 通孔相对于喷水管的轴心倾斜设置,它们的延伸方向与叶片的端 部垂直。叶片端部更易受力,叶片端部受力产生的扭矩大,便于 叶轮在水流冲击下转动。在上述的一种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有氧花洒中,所述的通孔 的数量为两个。通水孔的数量为两个是最为有效的。在上述的一种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有氧花洒中,所述的喷水 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一个孔径较小的过水通道,在过水 通道内装有一个通水嘴。通过通水孔的各条水流呈螺旋状相互交 叉前行,水流在孔径较小的过水通道入口处发生碰撞,使水流以 较快的速度穿过喷水管。以利于在喷水管中产生较强的负压,方 便空气对水流切割,产生颗粒状水花,水珠穿过通水嘴从喷水管 的出水端喷出。通水嘴的水流通道的孔径较于过水通道更小,起 到加速水珠作用。在上述的一种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有氧花洒中,上述的混气 孔设置在通水嘴的出水端。水流从通水嘴高速喷出后,在通水嘴的出水口处形成较强的瞬间负压,空气从混气口补充到负压空间 中,并使通水嘴喷出的水流具备较高的含氧量。在上述的一种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有氧花洒中,所述的喷盖 和喷头体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喷盖旋入端开有外螺纹,喷头体 这端开有内螺纹,通过旋扭喷盖使其与喷头体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有氧花洒中的水流经分流后冲击带动叶 轮转动,有利于水流产生漩涡状,使产生的水花颗粒较大,达到 预期的按摩效果。此外,进水器上的通孔采用倾斜设置,而叶轮 上的各个叶片也呈同向扭曲状,使得通孔的延伸方向与叶片端部 垂直,叶片更易受力,叶片端部受力产生的扭矩大,便于叶轮在 水流冲击下高速转动,喷出的水花速度快,冲击力强,喷射在人 体上后达到理想的按摩效果。同时本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有氧花 洒在淋浴水中添加了高于常规数倍的氧气,产生充满活力、含氧 丰富的水花,能促进血液循环,深层净化肌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中螺旋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喷头体;11、进水口; 12、出水口; 2、喷盖;21、 喷洒孔;3、喷水管;31、过水通道;311、通水嘴;4、螺旋器;41、叶轮;41a、叶片;42、挡板;42a、通水孔;43、插杆;5、 进水器;6、通孔;7、混气孔;8、进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 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l所示,本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有氧花洒包括一个喷头体1,喷头体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 11,另一端具有出水口 12,出水口 12上装有一个开有喷洒孔21的喷盖2。喷头体1内设有一 根喷水管3,该喷水管3的出水端与喷盖2上的喷洒孔21相配合, 喷水管3的内径自喷头体1进水口 11 一侧向喷盖2 —侧逐渐放大, 喷头体l的进水口 U处设有进水器5,进水器5与喷水管3进水 端之间还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螺旋器4。喷水管3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设有一个孔径较小的过水通 道31,在过水通道31内装有一个通水嘴311。喷水管3出水端的 内径自通水嘴311处向喷盖2 —侧逐渐放大呈喇叭状。喷水管3 的管壁上位于通水嘴311的出水端处均匀开有四个混气孔7,在 喷头体1与喷盖2的连接处开有与混气孔7相联通的进气孔8。如图2所示,螺旋器4包括叶轮4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产生颗粒状水花的有氧花洒,包括一个喷头体(1),喷头体(1)的一端具有进水口(11),另一端具有出水口(12),在出水口(12)上装有一个开有喷洒孔(21)的喷盖(2),所述的喷头体(1)内设有一根喷水管(3),该喷水管(3)的出水端内径自喷头体(1)进水口(11)一侧向喷盖(2)一侧逐渐放大,在喷水管(3)的管壁上开有若干个混气孔(7),在喷头体(1)或喷盖(2)的侧部开有若干个与混气孔(7)相连通的进气孔(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头体(1)的进水口(11)处设有进水器(5),进水器(5)与喷水管(3)进水端之间还设有可自由转动的螺旋器(4),所述的进水器(5)上开有若干个通孔(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夏斌
申请(专利权)人:林夏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