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视频的隧道车型识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8269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交通视频的隧道车型识别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虚拟线圈,检测所得到的视频图像为车辆经过虚拟线圈时的视频图像,并在车辆经过虚拟线圈的时候对当前帧与背景进行相减运算,得到车辆所在纵向高度的灰度直方图。再使用帧差法的车高方向灰度直方图计算车辆高度。最后利用车高判断车型,即将车型分类将车辆按其车身大小将车分成大,中,小3种类型进行逻辑判断。主要用于隧道内车辆检测,因隧道内的特殊环境,该方法可不考虑车长因素,直接用高度对其车型进行判断,具有较好的高效性,实用性和便捷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视频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交通视频的隧道车型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代化的智能交通系统(ITS)中,许多应用场合中对视频检测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能够自动检测交通事故,统计交通流量,计算车辆行驶速度,同时也要求能够自动识别各个车辆车型。目前普遍采用的车辆识别设施有磁感应线圈检测器、微波检测器、超声波检测器和红外检测器等。但上述检测器在检测动态车辆信息时都存在着许多的不足。而视频检测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动态车辆信息采集设施,可以同时实现交通视频监控和交通流参数获取的双重功能。利用视频检测技术获取交通参数具有如下优势1、采用非接触式检测方式,故障率低。2、可为事故管理者提供可视图像。3、交通信息采集丰富而且可靠。4、可以增加违章检测,如检测车辆是否逆行、超速、闯红灯、速度突降、停车、交通阻塞等等。5、可以同时监视多条车道。6、安装和维修时不会阻断交通。
技术实现思路
伴随着视频检测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交通视频的隧道车型识别方法。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基于交通视频的隧道车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根据帧间差分把感兴趣部分也就是车辆从背景中提取出来,再来计算车辆的高度,具体按下列步骤进行步骤一,设置虚拟线圈,对通过虚拟线圈的车辆检测车尾视频图像;步骤二,根据不同大小的车辆经过同一虚拟线圈时车尾视频图像存在的明显差异,尤其表现在车高方向上,当车尾通过虚拟线圈时,对当前帧与背景进行相减运算,得到车辆所在纵向高度的灰度直方图,再使用帧差法的车高方向的灰度直方图计算车辆高度,计算公式如下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交通视频的隧道车型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下列步骤实现 步骤一,设置虚拟线圈,对通过虚拟线圈的车辆检测车尾视频图像; 步骤二,根据不同大小的车辆经过同一虚拟线圈时视频图像存在明显差异,尤其表现在车高方向上,当车尾通过虚拟线圈时,对当前帧与背景进行相减运算,得到车辆所在纵向高度的灰度直方图,再使用帧差法的车高方向灰度直方图计算车辆高度,计算公式如下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中所述的视频图像格式为720X288像素的灰度图像序列; 步骤二中所述的(I)式中η值为15。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交通视频的隧道车型识别方法,主要包括设置虚拟线圈,检测所得到的视频图像为车辆经过虚拟线圈时的视频图像,并在车辆经过虚拟线圈的时候对当前帧与背景进行相减运算,得到车辆所在纵向高度的灰度直方图。再使用帧差法的车高方向灰度直方图计算车辆高度。最后利用车高判断车型,即将车型分类将车辆按其车身大小将车分成大,中,小3种类型进行逻辑判断。主要用于隧道内车辆检测,因隧道内的特殊环境,该方法可不考虑车长因素,直接用高度对其车型进行判断,具有较好的高效性,实用性和便捷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文档编号G06K9/00GK102637362SQ20121009625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日专利技术者刘雪琴, 宋焕生, 张辉, 李文敏, 李晓, 李洁, 杨媛, 杨孟拓 申请人:长安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焕生李晓刘雪琴张辉李文敏杨媛李洁杨孟拓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