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PC技术异型管道内表面α辐射污染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68213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RPC技术异型管道内表面α辐射污染测量系统,具体包括:被测异型管道、抽气装置、气体净化装置、工作气体、配气仪、RPC测试盒、RPC探测器、前置放大器、高压电源及数据获取单元。抽气装置抽取被测异型管道内部气体,通过气体净化装置与工作气体一起输入到配气仪;RPC探测器置于RPC测试盒内,配气仪输出的混合气体通过RPC测试盒上的进气口(9)进入RPC探测器探测灵敏区(1);高压电源通过RPC测试盒上的高压接头(8)连接到RPC探测器石墨高压电极(16);RPC探测器输出信号通过前置放大器与数据获取单元相连。RPC探测器探测混合气体中的电子信号而实现异型管道内表面α辐射污染的探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废物处理领域,具体涉及核设施退役中异型管道内表面α核辐射污染测量系统与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核工业运行至今,有一批核设施已相继进入或即将进入退役阶段,在退役或退役计划中,对于核设施的异型管道的退役已引起足够重视。异型管道退役的辐射污染探测技术及评价方法是整个退役中的关键技术问题之一。对于核设施异型管道的特性调查、测量,以及后续的去污、处理、处置等问题,国内可借鉴的经验甚少,有些问题甚至是首次面对。退役核设施中的异型管道主要包括特排管道、下水管道、废气输送管道和地面排水管道等,这些管道内表面存在α衰变核素。由于α射线射程短和穿透力很弱,一般的α表面 污染测量仪要求探头与探测面平行,并且两者之间的距离要小于某个值,才能进行表面α污染测量。这对于够不着的污染表面,比如小直径管道的内表面,将测量不到,造成这些物品不能释放,循环利用或者清洁掩埋处理。在核设施退役过程中,针对放射性污染管道内表面α污染水平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即使用普通的表面污染测量仪进行直接测量。但由于管道内弧型结构和平面探头测量窗不能吻合,因此测量结果不能真实地反映表面污染情况。间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卫撑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