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金属基体上制备润湿性梯度表面的方法,该方法为:通过使金属基体两端分别处于不同温度,其中高温温度不低于250oC,从而在金属基体表面引入温度梯度,使金属基体氧化并在表面形成形貌沿温度梯度方向连续变化的金属氧化物纳米薄膜,所得的金属氧化物纳米薄膜即为金属基体上的润湿性梯度表面。本发明专利技术简便易操作、对制作环境(在空气中即可实施)和基体材料无严格要求、且制作成本低廉;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所得的具有润湿性梯度表面的金属材料可用于制造冷凝管和冷凝器,可以提高冷凝管、冷凝器的效率,减少金属耗材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梯度表面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金属基体上制备润湿性梯度表面 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润湿性梯度表面是一种组分、结构和润湿性等随空间连续变化或者阶梯变化的高 性能材料,其在生物学(如蛋白质吸收,细胞吸附)、微流体器件、高热传导材料、微重力环境 下的流体输送和聚合物薄膜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目前,在固体基面上形成具有润湿性 梯度的方法有很多,如化学气相沉积法、微接触印刷法、光刻法等等,但是这些方法存在制 作环境苛刻,对基底材料要求较高以及制作成本较高等缺陷,无法在工业领域大范围推广 应用。不仅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可以直接在金属基体上制备润湿性梯度表面的方 法,现有技术均是现在金属基体上镀上一中间层,然后在中间层上制备润湿性梯度表面,制 备工艺复杂,且制作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便的、可以直接在金属基体上制 备润湿性梯度表面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在金属基体上制备润湿性梯度表面的方法,该方法为通过使金属基体两端分别 处于不同温度,其中高温温度不低于250°C,从而在金属基体表面引入温度梯度,使金属基 体氧化并在表面形成形貌沿温度梯度方向连续变化的金属氧化物纳米薄膜,所得的金属氧 化物纳米薄膜即为金属基体上的润湿性梯度表面,所述的金属基体为铜、镍、锡、铅、铁、钴 或银。本方法中的金属基体可以为板状、片状、线状或管状。本方法中使金属基体两端分别处于不同温度的基体方法为将金属基体一端浸 泡在液体中,通过控制液体的温度来控制金属基体该端的温度,所述的液体的温度不高于 100°C,另一端采用加热装置进行加热。所述的液体可以为水或酒精,所述的加热装置可以 为酒精灯或电加热棒。作为优选,在引入温度梯度前,可对金属基体表面进行打磨。采用躺滴法测量金属基体上润湿性梯度表面的接触角,结果表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在 金属基体上所制备的润湿性梯度表面沿温度梯度方向呈梯度变化,如图2所示。采用原子 力显微镜表征金属基体上的润湿性梯度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得到的 润湿性梯度表面均为纳米级薄膜,其厚度在21 89nm范围内,且沿温度梯度方向呈梯度变 化,如图3所示。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是可以直接在金属基体上制备出润湿性梯度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方法只需要在金属基体表面制造温差、就可实现金属基体上不同位置的不同 氧化程度,即,在金属基体表面形成形貌沿温度梯度方向连续变化的金属氧化物纳米薄膜, 本专利技术简便易操作、对制作环境(在空气中即可实施)和基体材料无严格要求、且制作成本 低廉;2、本专利技术方法对金属基体的形状无要求,在板状、片状、线状、管状等形状的金属基材 上均可制备润湿性梯度表面;3、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可以直接在金属基体表面上制备润湿性梯度表面,简化了制备工艺;4、和现有的用于冷凝面的材料相比,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得的具有润湿性梯度表面的金 属材料可以较大程度地强化冷凝面的凝结,具体表现为凝结水量的提高。现有的冷凝管和 冷凝器均采用金属材料,将本专利技术所得产品用于制造冷凝管和冷凝器,可以提高冷凝管、冷 凝器的冷凝效率,减少金属耗材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具体实施的实验不意图,其中,1为酒精灯外焰,2为金属基体,3为盛水 的容器;图2为水滴在实施例1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上的接触角变化示意图,图中,左端为低温 端,右端为闻温端;图3为实施例1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上不同位置的原子力显微镜图片,其中,图(1)为 实施例1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a位置的原子力显微镜图片,图(2)为实施例1所得润湿性梯 度表面b位置的原子力显微镜图片,图(3)为实施例1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c位置的原子 力显微镜图片,图(4)为实施例1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d位置的原子力显微镜图片,图(5) 为实施例1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e位置的原子力显微镜图片;图4为实施例1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a位置的X-射线衍射(XRD)图5为实施例1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e位置的X-射线衍射(XRD)图6为水滴在实施例3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上的接触角变化图,图中,左端为高温端, 右端为低温端;图7为水滴在实施例4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上的接触角变化图,图中,左端为高温端, 右端为低温端;图8为实施例5的实验示意图,其中,4为铜块,5为导热硅胶层,6为接水容器,7为半 导体制冷片,8为电扇,9为散热片;图9为实施例5中5种表面在lh时的相对凝结水量;图10为实施例5中5种表面在2h时的相对凝结水量。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将金属基体两端处于两种不同温度中的方式,在金属基体表面弓I 入温度梯度,使金属基体表面氧化,至金属基体表面形成稳定的色带后停止加热,经冷却,即在金属基体表面形成形貌沿温度梯度方向连续变化的金属氧化物纳米薄膜,所得的金属 氧化物纳米薄膜即为金属基体上的润湿性梯度表面。作为优选,金属基体位于较高温度的 一端(“较高温度的一端”简称为“高温端”)的温度不低于250°C,这样才能保证较短的制备 周期。高温端可以采用酒精灯或电加热棒进行加热,也可以采用其他任何加热的设备或方 法。金属基体位于较低温度的一端(“较低温度的一端”简称为“低温端”)可以置于各种沸 点不高于100°C的液体中,当需要较低温度时也可以采用冰块、制冷设备(如半导体制冷片、 压缩机等)来控制低温端的温度。下面将结合实施例进ー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突出特点和显著进步,所提供的实施例仅 在说明本专利技术而绝不限制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将打磨好的紫铜片(长70mm、宽40mm、厚度0. 5mm)的一端浸泡在20°C的水中,而另ー 端置于酒精灯外焰上,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500°C,实验示意图如图I所示。待2分钟后, 紫铜片表面出现明显的颜色变化,从高温端到低温端,顔色由红色变化到紫色,形成ー个完 整的可见光带,待紫铜片表面顔色稳定后,将紫铜片取下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即在紫铜片 表面制备了润湿性梯度表面。采用躺滴法对本实施例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进行接触角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滴的接触角沿基体长度方向呈梯度变化,即从右端到左端逐渐増大,右 端的基体表面的液滴呈扁平状,接触角较小,为18°,该端为亲水端;而左端的基体表面的 液滴呈珠状,接触角较大,为88。,该端为疏水端。在本实施例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上从疏水端到亲水端取5个点a、b、c、d、e,采用 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上述5个点处的表面形貌,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在空 气中经短暂氧化后,在紫铜基体表面形成了圆锥型的突起,突起的高度(即润湿性梯度表面 的厚度)是从疏水端到亲水端逐渐增加,a点处的高度为21nm,b点处的高度为33nm,c点 处的高度为46nm,d点处的高度为62nm,e点处的高度为89nm。采用XRD对本实施例所得润湿性梯度表面的a和e点处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图 4和图5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产物的润湿性梯度表面的主要成分为Cu2O和Cu。实施例2将打磨好的铁片(长70mm、宽40mm、厚度0. 5mm)的一端浸泡在20°C的水中,而另一端 置于电加热棒上方,电加热棒的温度约250 °C,待I分钟后,鉄片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雪蛟,黄志,秦汉时,刘抗,陆于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