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门或层门用导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8506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6 0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电梯轿门或层门用导轨,包括导轨主体、位于导轨主体上方的上导轨面、位于导轨主体下方的下导轨面,在电梯轿门或层门关门到位时所述上导轨面位于上压滚轮上方、所述下导轨面位于下滑轮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面或下导轨面上设有一向下凸出的凸起装置,所述凸起装置位于上压滚轮的上方或下滑轮的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使用上更加安全可靠,有效阻止了人为扒门时由于门扇间隙大而造成坠入井道的危险,同时降低对导轨形位公差的制造要求和上压滚轮或是下滑轮与导轨间隙的调整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用导轨,特别是公开一种电梯轿门或层门用导轨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电梯的
,电梯的轿门或层门在关门到位时有要求保持门被打开 的值小于一个定值。为达到这一要求,现主要通过提高电梯的轿门或层门导轨的形位公差和复杂的安装调试来满足。如果形位公差或调试达不到要求,增加运行阻力影响运行效果,在关门到位处人为扒门时而产生门扇间隙大而造成坠入井道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形位公差要求低、方便调试、使用安全的电梯轿门或层门用导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梯轿门或层门用导轨,包括导轨主体、位于导轨主体上方的上导轨面、位于导轨主体下方的下导轨面,在电梯轿门或层门关门到位时所述上导轨面位于上压滚轮上方、所述下导轨面位于下滑轮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面或下导轨面上设有一向下凸出的凸起装置,所述凸起装置位于上压滚轮的上方或下滑轮的上方。所述凸起装置为凸起的挡块,或由上导轨面或下导轨面向下弯曲形成的凸起面。所述凸起装置的底面为水平面或斜面或曲面,当电梯轿门或层门关门到位时,所述凸起装置的底面位于上压滚轮或下滑轮的上方。在电梯轿门或层门关门到位状态下,上压滚轮或下滑轮对应导轨面上方区域设有一凸起装置,在安装调试时,只要将上压滚轮或下滑轮接近或接触凸起装置后固定上压滚轮或下滑轮。符合在电梯的
,电梯的轿门或层门在关门到位时有要求保持门被打开的值小于一个定值,降低对导轨形位公差的制造要求和对现场调试的工作量,同时有效阻止在关门到位处人为扒门时而产生门扇间隙大而造成坠入井道的危险。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上导轨面或下导轨面上,在关门到位处相对于上压滚轮或是下滑轮上方处设有一凸起装置,在关门到位状态下,凸起装置与上压滚轮或下滑轮接近或接触,有效的降低了在扒门时由于上压滚轮或是下滑轮与导轨之间产生的间隙而造成安全隐患;在使用上更加安全可靠,有效阻止了人为扒门时由于门扇间隙大而造成坠入井道的危险,同时降低对导轨形位公差的制造要求和上压滚轮或是下滑轮与导轨间隙的调整工作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上压滚轮导轨结构关门到位时正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下滑轮导轨结构关门到位时的正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上压滚轮导轨结构关门到位时的正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下滑轮导轨结构关门到位时的正面示意图。其中1、导轨主体;2、上导轨面;3、下导轨面;4、凸起装置;5、上压滚轮;6、下滑轮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图I、图2,本专利技术包括导轨主体I、位于导轨主体I上方的上导轨面2、位于导轨主体I下方的下导轨面3,在电梯轿门或层门关门到位时所述上导轨面2位于上压滚轮5上方、所述下导轨面3位于下滑轮6上方,所述上导轨面2或下导轨面3上设有一向下凸出的凸起装置4,所述凸起装置4位于上压滚轮5的上方或下滑轮6的上方。所述凸起装置4为凸起的挡块,或由上导轨面或下导轨面向下弯曲形成的凸起面。所述凸起装置4的底面为水平面或斜面或曲面,当电梯轿门或层门关门到位时,所述凸起装置4的底面位于上压滚轮5或下滑轮6的上方。图中箭头所示方向为关门方向。实施例一根据图3,所述上导轨面2上压滚轮5的上方,所述凸起装置4为上导轨面向下弯折形成的凸起平面,其余结构如上述。实施例二 根据图4,所述下导轨面3位于下滑轮6的上方,所述凸起装置4为下导轨面3上设置的向下凸起的挡块,在关门到位时所述挡块位于下滑轮6的上方,其余结构如上述。权利要求1.一种电梯轿门或层门用导轨,包括导轨主体、位于导轨主体上方的上导轨面、位于导轨主体下方的下导轨面,在电梯轿门或层门关门到位时所述上导轨面位于上压滚轮上方、所述下导轨面位于下滑轮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面或下导轨面上设有一向下凸出的凸起装置,所述凸起装置位于上压滚轮的上方或下滑轮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梯轿门或层门用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装置为凸起的挡块,或由上导轨面或下导轨面向下弯曲形成的凸起面。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电梯轿门或层门用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装置的底面为水平面或斜面或曲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电梯轿门或层门用导轨,包括导轨主体、位于导轨主体上方的上导轨面、位于导轨主体下方的下导轨面,在电梯轿门或层门关门到位时所述上导轨面位于上压滚轮上方、所述下导轨面位于下滑轮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轨面或下导轨面上设有一向下凸出的凸起装置,所述凸起装置位于上压滚轮的上方或下滑轮的上方。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在使用上更加安全可靠,有效阻止了人为扒门时由于门扇间隙大而造成坠入井道的危险,同时降低对导轨形位公差的制造要求和上压滚轮或是下滑轮与导轨间隙的调整工作量。文档编号B66B7/02GK102633175SQ201210153538公开日2012年8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7日专利技术者于亮, 杨宝金, 熊辉, 王士岩 申请人:上海贝思特门机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金王士岩于亮熊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贝思特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