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喷雾器的结构改进。现有医用喷雾器,通常是沿用延伸细管的塑料揿泵式喷雾器,由于细管长度短,一般只有4.5cm左右,无法深入,不适宜作鼻咽、咽喉及声门区的喷雾,应用范围受限制。一般设置成只能前后360°向旋转,以便收拢(见附图说明图1),而喷管轴向转动时为同心园点状无变向作用,另外,细管软弱,无法压舌,喷雾时被舌根阻挡,无法达到口咽后部。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对鼻咽、咽喉、声门区、气管深腔进行喷雾,并可自由调向喷雾的鼻、咽、喉喷雾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将原延伸喷雾细管的长度加长至7-13cm,可使喷雾时达到口咽深部,该喷管截面外形可以做成方形或长方形,便于喷雾时压舌。喷管前端做成相对后部轴向呈10-30°翘度,在压舌喷雾时可避开舌根,以免引起恶心反射。为进一步加强喷咀调向功能,喷咀后端一侧或两侧设置中空连接桥,该连接桥后端与喷管管壁铰接连接,并且管腔相通,这样喷咀可作更灵活的调向。作为本技术的变通,还可以让喷管前端做或具有连通喷咀的柔性连通管,从而连接桥可以为实心,便于加工。(见图3)利用本技术,能使喷雾器的喷咀如抓斗任意调向,再结合喷管与联接块可轴向360°旋转,因此,可按需灵活调节喷雾方向,从而对鼻咽、口咽、喉咽及声门区气管内也能达到喷雾治疗,有效地扩大喷雾器的应用面。图1为以往喷雾器的外形示意图,其中(a)为喷雾工作状态,(b)为收拢状态;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实施例的喷管与喷咀的示意图。以下结合图2举实施例进一步介绍本技术。本技术是采用塑料喷液容器1、带揿泵的容器盖2,容器盖2上设有相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雾器,包括塑料喷液容器[1]、带揿泵的容器盖[2],该容器盖[2]上设有相对泵出水口垂直面可旋转的联接块[3],且该联接块[3]上装有带喷咀[4]的喷管[5],其特征在于:喷管[5]的长度为7-13cm,该喷管[5]的前端做成相对后部轴向呈10-30°的翘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重华,王薇,王胜资,陈念祖,孙新申,王庆瑞,
申请(专利权)人:王庆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