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盐薄荷的组培快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7604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5 1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耐盐薄荷的组培快繁方法,涉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组织培养繁殖技术。其技术要点包括:采用不同生育期的茎段分开灭菌的方法,建立外植体无菌系;愈伤诱导培养基的筛选;不定芽增值培养基的筛选;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耐盐变异体的筛选;组培苗的驯化与移栽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不同茎节分开消毒方式,既彻底消毒又避免消毒液损害不同生育期的外植体;优选了各不同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使耐盐薄荷便于工厂化生产,繁殖系数高;通过组培阶段的定向诱变,能够筛选变异体,获得高耐盐品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盐薄荷的组培快速繁殖的技术,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物

技术介绍
土壤盐溃化问题是困扰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当前,世界上灌溉地面积约为230Mhm2,其中遭盐害影响的土壤约占45M hm2。旱地农业面积约为1500M hm2,其中遭盐害影响的土壤约占32M hm2。耕地土壤盐溃化的退化面积正在以3 hm2/min的速度增长。据FAO估计,世界范围内,每年由于盐害造成土地生产力丧失的面积达0. 25、. 50M hm2。参见王小彬,关注水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对土壤盐溃化的重叠影响(中国土壤与肥料,2009 (2) :80)。就我国而言,在I亿hm2耕地中有667万hm2盐碱化土壤,另有0. 346亿hm2盐碱荒地。贾利霞,NaCl胁迫对苜蓿种子萌发的影响(内蒙古草业,2008,20 (I) :40_42)。随着我国人口的剧增及工业的高速发展,可耕地面积急剧下降,同时,不合理灌溉又造成了大量良田的次生盐溃化。因此,开发和利用大面积的盐溃化土地,利用耐盐植物资源发展盐溃地生态农业十分必要。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耐盐薄荷是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通过测定N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合同李纪顺王贻莲魏艳丽陈凯郭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