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压旋流除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75110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高压旋流除砂装置,包括自上而下相连的端盖、除砂筒、集砂筒和排砂管段。除砂筒的筒壁表面上、下错位布置有射流进口和射流出口,除砂筒的内腔中嵌置有防冲筒和旋流筒,防冲筒的筒壁表面设有与射流出口相通的挖孔。旋流筒具有上圆筒形旋流腔和下圆锥形分离腔,上圆筒形旋流腔的筒壁表面设有与射流进口相通的切向挖孔,上圆筒形旋流腔的筒顶设有隔离罩板,隔离罩板的中间设有溢流管,下圆锥形分离腔的锥底设有沉砂口。集砂筒的内腔底部设有排砂口,排砂口的上方设有高压喷头。其除砂效率高、排砂劳动强度小、处理作业范围大,且能够在高压工况和强腐蚀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油气井采出液除砂装置,具体地指一种超高压旋流除砂装置
技术介绍
在原油试采作业中,从油气井中流到地面的流体中含有一定量的砂粒,在气体高速运动下形成高速含砂射流。这种含砂射流对地面集输管道及设备形成非常严重的冲蚀和磨蚀破坏,甚至可能刺穿管路件,发生泄漏事故,影响油田安全生产,造成周围环境严重污染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因此,油气井采出液在进入地面集输系统前,需要安装井口除砂装置,对采出液进行除砂作业,将砂粒等固体颗粒尽可能分离出去。目前,油田上使用的除砂装置根据除砂原理不同大致分为两种,即过滤式除砂装置和旋流式除砂装置。过滤式除砂装置通过内置滤砂筒能够过滤一定大小的固体颗粒,但由于其自身结构的限制,该装置无法实现自动排砂, 并且当井流含砂量较大时,不能及时清理滤砂筒,存在除砂效率不高,排砂劳动强度大的不足。旋流式除砂装置大多用于油气集输系统中,其工作压力一般较低,耐腐蚀性能较差,不能根据井流处理量和分级粒度的要求改变其旋流分离腔的结构尺寸,处理范围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除砂效率高、排砂劳动强度小、处理作业范围大、且能够在高压工况和强腐蚀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的超高压旋流除砂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超高压旋流除砂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端盖、除砂筒、集砂筒和排砂管段。所述除砂筒的筒壁表面上、下错位布置有射流进口和射流出口,所述除砂筒的内腔中自上而下依次嵌置有防冲筒和可拆换的旋流筒,所述防冲筒的筒壁表面设有与射流出口相通的挖孔。所述旋流筒具有上圆筒形旋流腔和下圆锥形分离腔,所述上圆筒形旋流腔的筒壁表面设有与射流进口相通的切向挖孔,所述上圆筒形旋流腔的筒顶设有隔离罩板,所述隔离罩板的中间设有与防冲筒相通的溢流管,所述下圆锥形分离腔的锥底设有与集砂筒相通的沉砂口。所述集砂筒的内腔底部设有与排砂管段相通的排砂口,所述排砂口的上方设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与设置在排砂管段内腔中的输水管路的一端相连,所述输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排砂管段侧壁上的外部接口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集砂筒的筒壁上设有排液口,排液口外部连接有排液管路并设有泄压控制阀。这样,可以在排砂作业前开启泄压控制阀,将集砂筒内的高压降至许用值,确保排砂作业安全可靠运行。进一步地,所述集砂筒的内腔底部呈倒锥台结构,所述倒锥台结构内沿周向均布有与排砂口相通的流砂槽。这样,便于在排砂作业时使砂水混合物顺畅地通过流砂槽进入排砂口,再由排砂管段排出。再进一步地,所述高压喷头与集砂筒的内腔底部之间通过键槽配合结构周向定位。以确保高压喷头定位牢固,能够承受高压水的巨大反冲击力,工作稳定可靠。更进一步地,所述防冲筒的顶部与端盖抵接,所述防冲筒的底部与隔离罩板抵接, 可满足旋流筒轴向定位的需要。所述除砂筒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台阶,所述环形台阶与隔离罩板的外边缘之间通过键槽配合结构周向定位,从而确保旋流筒的分离效果。更进一步地,所述旋流筒的内腔表面涂覆有耐磨陶瓷层。这样,可以保证其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蚀性,延长设备的工作寿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在除砂作业时,井流由除砂筒的射流进口切向射入旋流筒的上圆筒形旋流腔,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旋流分离。除砂后的井流向上经过隔离罩板上的溢流管进入防冲筒后,从除砂筒的射流出口流向下游。井流中的砂粒等固相颗粒及部分油、水经过旋流筒的沉砂口落入集砂筒,当油、水充满集砂筒后,井流中液相介质转向经溢流管流出。砂粒等固体颗粒在集砂筒内的液相介质中沉降,并在沉降过程中得到清洗。当集砂筒内的砂堆高度接近旋流筒的沉砂口时,需要进行排砂作业此时关闭除砂筒的射流进口,开启集砂筒上部排液管路上的泄压控制阀,将筒体内压力降至许用值后关闭。然后开启高压喷头和排砂管段上的控制阀,使高压水从集砂筒内腔底部射入筒体中,高压喷头附近的砂堆含水量提高后变得易于流动或流态化,在筒体内压力的作用下,砂水混合物经高压喷头下方的排砂口进入排砂管段,由排砂管段排出。筒内砂堆在重力作用下不断填补下方空隙,直至完全排出。与现有的井口除砂装置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所设计旋流筒可拆卸式安装固定在厚壁的除砂筒内部,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既能够在超高压力下有效进行井流除砂作业,又可以根据井流处理量和分级粒度的要求灵活更换;所设计旋流筒由上圆筒形旋流腔和下圆锥形分离腔组成,上下两部分功能分明,其内表面涂覆耐磨陶瓷层,既可以确保井流中的砂粒等固体颗粒快速沉降分离,又可以保证旋流筒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蚀性能, 延长设备使用周期;所设计在集砂筒内腔底部的高压喷头可以喷射高压水冲砂,进行自动排砂作业,提高排砂效率,降低人工作业劳动强度;所有部件均采用防硫材质制造,能够在含H2S腐蚀气体的高压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超高压旋流除砂装置的总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中除砂筒的详细标示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防冲筒的详细标示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中旋流筒的详细标示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I中集砂筒的详细标示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I中排砂管段的详细标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4图中所示的超高压旋流除砂装置,包括自上而下依次相连的端盖I、除砂筒7、集砂筒8和排砂管段10。端盖I与除砂筒7上端之间、除砂筒7下端与集砂筒8上端之间均采用卡箍4固定连接,其接触端面通过O型密封圈3密封。集砂筒8下端与排砂管段10之间采用螺栓连接,金属密封垫密封。在除砂筒7的筒壁表面上、下错位布置有射流进口 7. I和射流出口 7. 2。除砂筒7 内壁上位于射流进口 7. I和射流出口 7. 2之间设有环形台阶7. 3。在除砂筒7的内腔中自上而下依次安装有防冲筒5和旋流筒6。旋流筒6包括上圆筒形旋流腔6. I和下圆锥形分离腔6. 2,其内腔表面涂覆有耐磨陶瓷层。上圆筒形旋流腔6. I的筒壁表面开有与射流进口 7. I相通的切向挖孔6. 3,射流进口 7. I与切向挖孔6. 3的配合间隙处通过橡胶密封圈密封。上圆筒形旋流腔6. I的筒顶设有隔离罩板6. 4,隔离罩板6. 4的外边缘与环形台阶7. 3之间通过键槽配合结构周向定位。 隔离罩板6. 4的中间设有与防冲筒5相通的溢流管6. 5,下圆锥形分离腔6. 2的锥底设有与集砂筒8相通的沉砂口 6.6。防冲筒5的顶部与端盖I抵接,防冲筒5的底部与隔离罩板6. 4抵接。这样可将旋流筒6轴向定位牢靠。防冲筒5的筒壁表面设有与射流出口 7. 2相通的挖孔5. 1,除砂后的井流从此处流出。端盖I和旋流筒6的隔离罩板6. 4上设有便于起吊装卸的吊环2。通过气动葫芦起吊,可方便地更换、清理旋流筒6。集砂筒8的内腔底部呈倒锥台结构8. 4,该倒锥台结构8. 4的底面设有与排砂管段 10相通的排砂口 8. I,该倒锥台结构8. 4内沿周向均布有与排砂口 8. I相通的流砂槽8. 5。 在排砂口 8. I的上方设有闻压喷头9,闻压喷头9与设置在排砂管段10内腔中的输水管路 11的一端螺纹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嵘罗友高刘刚齐军蔡天舒范卫卫李辉胡火焰唐顺杰陈渝戴青谢寅兵刘程超钟汶岑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海王机电工程技术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