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武杰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保温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498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2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壶,包括壶体和与壶体连接的壶盖,所述壶盖上设有泵水装置以及与该泵水装置连接的摇臂吸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夜间取水饮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保温壶,特别涉及一种润喉保温壶。
技术介绍
一些中老年人睡眠时间感到喉干,口渴时想起来找水喝但有十分麻烦。另外,在天气炎热时,人们多数睡眠于空调房间中,容易感到喉干,也需要饮水。本技术可以放置于床头等方便取用的位置,使用起来简单方便。目前,市面上并未存在类似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添加荧光粉的松果形一种新型保温壶。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种新型保温壶,其整体呈一松果形,外壳中添加有荧光粉。一种新型保温壶,包括壶体和与壶体连接时壶盖,所述壶盖上设有泵水装置以及与该泵水装置连接的摇臂吸管。进一步,所述泵水装置包括泵体以及设于泵体内的挤压件和弹簧装置,所述泵水装置底部还设有吸水管。进一步,所述壶盖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摇臂吸管从第一通孔中伸出, 所述挤压件从第二通孔中伸出。进一步,所述摇臂吸管与所述泵水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壶盖上还设有容纳所述摇臂吸管的空腔。进一步,所述摇臂吸管上设有控制出水的转接眼。进一步,所述壶体内设有保温内胆,所述壶体底部设有透气孔。进一步,所述壶体呈葫芦状。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I)结构简单,使用方便;(2)方便夜间取水饮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能有更进一步地了解和认识,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如图I所示,本技术所述的润喉保温壶1,包括壶体2和与壶体连接的壶盖3, 所述壶体2呈葫芦状,内部设有保温内胆21,所述壶体底部设有透气孔22。所述壶盖3上设有泵水装置4以及与该泵水装置连接的摇臂吸管5。所述泵水装置4包括泵体42以及设于泵体42内的挤压件41和弹簧装置43,所述泵水装置底部还设有吸水管6。所述壶盖3 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摇臂吸管5从第一通孔中伸出,所述挤压件41从第二通孔中伸出。所述摇臂吸管5与所述泵水装置4活动连接,所述摇臂吸管5上设有控制出水的转接眼52,所述壶盖3上还设有容纳所述摇臂吸管的空腔51。使用时,扭动壶盖,用手指把摇臂吸管5勾出,再用手指挤压泵水件,此时从壶体2 中吸出。饮用完毕后再把摇臂吸管向上收入空腔中,把壶盖扭回原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以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熟悉此项技术者,运用本技术的原则及技术特征,所作的各种变更及装饰,皆应涵盖于本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保护范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保温壶,包括壶体和与壶体连接的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上设有泵水装置以及与该泵水装置连接的摇臂吸管。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装置包括泵体以及设于泵体内的挤压件和弹簧装置,所述泵水装置底部还设有吸水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上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摇臂吸管从第一通孔中伸出,所述挤压件从第二通孔中伸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吸管与所述泵水装置活动连接,所述壶盖上还设有容纳所述摇臂吸管的空腔。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吸管上设有控制出水的转接眼。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新型保温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体内设有保温内胆,所述壶体底部设有透气孔。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保温壶,包括壶体和与壶体连接的壶盖,所述壶盖上设有泵水装置以及与该泵水装置连接的摇臂吸管。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方便夜间取水饮用。文档编号A47G19/22GK202341577SQ20112019801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3日专利技术者陈武杰 申请人:陈武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武杰
申请(专利权)人:陈武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