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74738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2 1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天线装置,该天线装置(100)具备放射元件(101)和与放射元件(101)对置地配置的导体板(102)。放射元件(101)和导体板(102)通过短路部(104)而被短路,构成供电线(121)的外部导体(122)和内部导体(123)均与放射元件(101)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放射元件和导体板的天线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用于将高频电流变换为电磁波,且将电磁波变换为高频电流的装置,很早就开始使用天线。天线按其形状被分为线状天线、面状天线、以及立体天线等,而且,线状天线按其构造被分为偶极天线、单极天线以及环形天线等。偶极天线为具有极简单的构造的线状天线,作为基站天线等,现在也被广泛利用。 另外,单极天线与偶极天线相比,为一半的长度就可以,所以多用于便携式设备的天线等。单极天线和环形天线在原理上需要设置无限宽的底板,但在空间有限的便携式设备中,很难设置足够尺寸的底板。另外,若在天线的附近配置金属部件等,则天线的输入阻抗大幅变化,与供电线之间不能取得阻抗匹配。一般来说,环形天线与单极天线相比,不易受到附近的金属部件的影响。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通过使形成于平面板上的导体图案与底板相互对置,而使输入阻抗稳定化的技术。另外,专利文献2公开了通过将显示器的反射板、框架等作为底板来使用,而无需另行设置底板的天线。专利文献I :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4-80108号公报” (2004年3月11日公开)专利文献2 :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3-60442号公报” (2003年2月28日公开)内置于便携式设备的天线装置,除了要求(I)小型、(2)输入阻抗稳定之外,还要求(3)放射增益高。在内置于便携式设备的天线装置中要求较高的放射增益的理由为,需要考虑因设置在便携式设备的壳体内的金属部件引起的的衰减。专利文献f 2所记载的天线装置虽然满足(I)小型、(2)输入阻抗稳定的条件,但不满足(3)放射增益高这个条件。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实现不导致大型化而兼具稳定输入阻抗和高的放射增益的天线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是具备配置在特定的平面内的放射元件和与上述特定的平面对置配置的导体板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放射元件和上述导体板被短路,构成供电线的I对导体均与上述放射元件连接。根据上述的构成,上述放射元件和上述导体板被短路,并且,构成供电线的I对导体均与上述放射元件连接,因此,上述导体板作为上述放射元件的延长部分发挥功能。因此,与未设置上述导体板的情况相比,放射增益变大。同时,由于上述导体板与上述放射元件对置地配置,因此,即便在上述导体板的与上述放射元件侧相反的一侧存在金属部件等,上述放射元件也不易受到其影响。即,与不设置上述导体板的情况相比,输入阻抗的稳定性提高。并且,因为使上述导体板与上述放射元件对置地配置,因此,不导致因设置导体板所带来的尺寸的大型化,就能够得到上述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天线装置具备配置在特定的平面内的放射元件和与上述特定的平面对置地配置的导体板,上述放射元件和上述导体板被短路,构成供电线的I对导体均与上述放射元件连接,因此,能够不导致大型化而同时实现输入阻抗的稳定化和放射增益的提高。附图说明图I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图I以及图2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平面天线的第I构成例的俯视图。图4是图3的平面天线的供电部附近的放大图。图5是表示图I以及图2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平面天线的第2构成例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图I以及图2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平面天线的第3构成例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图I以及图2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平面天线的第4构成例的俯视图。图8是表示图I以及图2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平面天线的第5构成例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图10是表示图9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平面天线的第6构成例的俯视图。图11是表示设置有第2分支时(有寄生元件)和未设置第2分支时(无寄生元件) 的、图9所示的天线装置的VSWR (电压驻波比)特性图表。图12是表示图9的天线装置所具备的平面天线的第7构成例的俯视图。图13是表示安装了图12所示的平面天线的天线装置的构成的立体图,是对其一部分进行放大的立体图。图14是表示粘贴到充电型平面电池上的图9的天线装置的立体图。图15是表示图14的天线装置的770MHz频带以及770MHz频带中的针对XY平面的放射指向性的图表。图16是表示图14的天线装置的VSWR特性的图表。图17是表示在内置到便携式电话终端的状态下测定的、图14的天线装置的VSWR 特性的图表。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I〕参照图I对本专利技术的第I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I的构成进行说明。图I是表示天线装置I的构成的立体图。如图I所示,天线装置100具备形成于特定的平面(以下称为“放射元件形成面”) 内的放射元件(平面天线)101和与放射元件形成面对置地配置的导体板102。如图I所示,使放射元件101和导体板102对置地配置是为了使天线装置I的尺寸保持紧凑,并且如后述那样,是为了提高输入阻抗的稳定性。此外,如图I所示,在放射元件101和导体板102之间夹入有电介质板103,放射元件101的导体板对置面与导体板102 的放射元件对置面之间未直接导通。如图I所示,天线装置100还具备短路部104,放射元件101和导体板102通过该短路部104而短路。另外,构成供电线121的I对导体均与放射元件101连接。结合图I 具体来说,作为供电线121的同轴电缆的外部导体122和内部导体123与放射元件101连接。因此,导体板102作为放射元件101的延长部分发挥功能。即,若通过供电线121 供给高频电流,则导体板102和放射元件101成为一体,作为一个放射元件发挥功能。因此, 能够得到比放射元件101单体的放射增益高的放射增益。此外,短路部104的个数以及设置短路部104的位置尽量以不使VSWR上升,且使放射增益变高的方式选择即可。参照其他附图在后面叙述放射元件101的构成例。此外,期望向导体板102在放射元件形成面上的正投影包含放射元件101。简单地说,优选从与放射兀件101侧相反的一侧观察导体板102时,导体板102遮盖放射兀件101。 由此,能够使放射增益进一步增大,并且,能够使在导体板102的与放射元件101侧相反的一侧上配置了导体时产生的天线装置100的输入阻抗的变动减小。〔实施方式2〕参照图2对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天线装置100’的构成进行说明。图2 (a) 是从表面观察的天线装置100’的立体图,图2 (b)是从背面观察的天线装置100’的立体图(天线装置100’的表面与后述的液晶显示器的背面对应,天线装置100’的背面与后述的显示器装置的正面对应)。如图2 (a)以及图2 (b)所示,天线装置100’是与液晶显示器一体化的天线装置, 将保持液晶面板105’的金属框架102’的背面作为第I实施方式中的导体板102来利用。 在放射元件101’和金属框架102’之间,像图2 (a)所示那样,夹入有电介质板103’,在放射元件101’的金属框架对置面和金属框架102’的背面之间未直接导通。另外,金属框架 102’与开路电压或地线等的恒压源连接。如图2 (a)所示,天线装置100’还具备可挠性电缆104’,放射元件101’和金属框架102’通过该可挠性电缆104’而短路。另外,构成供电线121’的I对导体均与放射元件 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宁田山博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藤仓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