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鹏专利>正文

多镜头航测中心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70595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1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镜头航测中心机构,包括Z轴转盘、X轴调整装置和Y轴调整装置,所述X轴调整装置下设置Y轴调整装置,所述Z轴转盘安装于所述Y轴调整装置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三轴姿态调整,Z轴转盘上可做回转运动其中Z轴运转电机内置,其中Z轴及其驱动的外部转盘和夹板为Y轴控制子对象,Y轴又为X轴子对象,从而机械上实现一种三个轴互相垂直的旋转运动,保持了相机姿态三维调整。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应用军事作战计划实施,数字沙盘建模,抢险救灾,现场侦查等领域。(*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相机航空航拍平台的调整技术,具体为一种质量轻,结构稳定的多镜头航测中心机构
技术介绍
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在航空摄影中,如果能够快速地获取地面影像并快速地整理拼图,就能更迅速地及时全面了解目标区域的现实情况。这样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作战计划实施,数字沙盘建模,抢险救灾,现场侦查等领域。然而,现有的航空摄影一般只设置一台航拍相机,航拍获取信息量太小,不能快速地获取地面影像并快速地整理拼图,就能更迅速地及时全面了解目标区域的现实情况。再者,受到直升机发动机震动的影响,拍摄效果不佳;另外稳定性也存在不足,不能消除由于低频晃动或机体倾斜造成的影响。因此很难拍摄出高质量的图像,无法满足专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航空摄影装置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机械运动更加精确稳定的多镜头航测中心机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多镜头航测中心机构,包括Z轴转盘、X轴调整装置和Y轴调整装置,所述X轴调整装置下设置Y轴调整装置,所述Z轴转盘安装于所述Y轴调整装置上。这样可以在Z轴转盘上可做回转运动,其中Z轴为Y轴控制子对象,Y轴又为X轴子对象,从而机械上实现一种三个轴互相垂直的旋转运动,保持了相机姿态三维调整。所述X轴调整装置包括X轴伺服舵机,X轴驱动同步带轮和X轴被动同步带轮,所述X轴伺服舵机固定于顶部用于减震的连接板上,所述X轴伺服舵机上安装X轴驱动同步带轮,所述X轴被动同步带轮固定于Y轴连接边框上,所述X轴驱动同步带轮和X轴被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X轴伺服舵机固定于X轴伺服舵机座上,所述X轴伺服舵机座固定于连接板下。所述Y轴调整装置包括Y轴伺服舵机、Y轴驱动同步带轮和Y轴驱动同步带轮,所述Y轴伺服舵机固定于X轴伺服舵机座下,Y轴伺服舵机与所述Y轴驱动同步带轮连接,所述Y轴驱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所述Y轴被动同步带轮连接。所述X轴伺服舵机座与所述Y轴伺服舵机之间设置有中心实体,用于主体悬挂。所述Z轴转盘活动设置于所述Y轴调整装置外侧,用于对Z轴方向进行转动调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三轴姿态调整,Z轴转盘上可做回转运动其中Z轴运转电机内置,其中Z轴及其驱动的外部转盘和夹板为Y轴控制子 对象,Y轴又为X轴子对象,从而机械上实现一种三个轴互相垂直的旋转运动,保持了相机姿态三维调整。可以广泛应用于技术应用军事作战计划实施,数字沙盘建模,抢险救灾,现场侦查等领域。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多镜头航测中心机构的实施例中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多镜头航测中心机构的实施例中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多镜头航测中心机构的实施例中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多镜头航测中心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多镜头航测中心机构,如图4所示,中心调整机构包括Z轴转盘、X轴调整装置和Y轴调整装置,所述X轴调整装置下设置Y轴调整装置,所述Z轴转盘安装于所述Y轴调整装置上。这样可以在Z轴转盘上可做回转运动,其中Z轴为Y轴控制子对象,Y轴又为X轴子对象,从而机械上实现一种三个轴互相垂直的旋转运动,保持了相机姿态三维调整。所述X轴调整装置包括X轴伺服舵机9,X轴驱动同步带轮14和X轴被动同步带轮17,所述X轴伺服舵机9固定于顶部用于减震的连接板13上,所述X轴伺服舵机9上安装X轴驱动同步带轮14,所述X轴被动同步带轮14固定于中心实体19外围固招板上,所述中心实体19固定于X轴伺服舵机座上,所述X轴驱动同步带轮14和X轴被动同步带轮17通过同步带连接。所述X轴被动同步带轮17通过一转轴可以转动的穿过所述中心实体19。X轴伺服舵机9驱动中心实体19外围所有机构在X轴上转动。其中,所述X轴伺服舵机9固定于X轴伺服舵机座15上,所述X轴伺服舵机9固定于连接板13和X轴伺服舵机座15内部。所述Y轴调整装置包括Y轴伺服舵机10、Y轴驱动同步带轮21和Y轴被动同步带轮25,所述Y轴伺服舵机10固定于X轴伺服舵机座15下,Y轴伺服舵机10通过连接盘20与所述Y轴驱动同步带轮21连接,所述Y轴驱动同步带轮21通过同步带与所述Y轴被动同步带轮25连接,所述Y轴被动同步带轮25与Y轴边框板16固定连接。所述Y轴被动同步带轮25通过Y轴连接法兰18与所述中心实体19的安装板进行连接。所述Y轴被动同步带轮25内设置有滚珠轴承23。其中,所述X轴伺服舵机座15与所述Y轴伺服舵机10之间设置有中心实体19,用于起到很好的固定支撑作用。所述Z轴转盘12活动设置于所述Y轴调整装置的Y轴边框板16外侧,用于对Z轴方向进行转动调整。所述第一层夹板3,第二层夹板4以及第三层夹板5组成的整体在Z轴转盘12上可做回转运动其中Z轴转盘12的运转电机内置,其中Z轴及其驱动的外部转盘和夹板为Y轴控制子对象,Y轴又为X轴子对象,从而机械上实现一种三个轴互相垂直的旋转运动,保持了相机姿态三维调整。本技术采用三轴姿态调整,主要是根据机械陀螺仪结构设计一种电机驱动的自动稳定的机械平台,若干多相机固定架被该平台所驱动,使得多相机平台始终保持传动部分;其中的三层夹板中间固定链接相机座(包括相机在内),加强板,形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在Z轴转盘上可做回转运动其中Z轴运转电机内置,其中Z轴及其驱动的外部转盘和夹板为Y轴控制子对象,Y轴又为X轴子对象,从而机械上实现一种三个轴互相垂直的旋转运动,保持了相机姿态三维调整。本技术用于相机航空航拍平台,如图1-3所示,相机航空航拍平台包括第一层夹板3,第二层夹板4以及第三层夹板5和Z轴转盘12,所述第一层夹板3与第二层夹板4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在所述第二层夹板4的圆周内最少固定有一个拍摄装置7 ;所述第三夹板5与所述第二层夹板4通过若干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三层夹板5中设置有中心拍摄装置71。所述第一层夹板3,第二层夹板4以及第三层夹板5组成三层结构的多相机固定架,通过可以是螺杆的连接杆紧密连接到一起,即使在飞行中脱落几个螺母也不会造成这个固定架变形松动。所述第一夹板固3定于Z轴转盘12下,所述Z轴转盘12与Z轴电机9连接,所述第一层夹板3和第二层夹板4之间安装有中心调整电机10。本技术采用三轴姿态调整,主要是根据机械陀螺仪结构设计一种电机驱动的自动稳定的机械平台,若干多相机固定架被该平台所驱动,使得多相机平台始终保持传动部分;其中的三层夹板中间固定链接相机座(包括相机在内),加强板,形成一个整体,该整体在Z轴转盘上可做回转运动其中Z轴运转电机内置,其中Z轴及其驱动的外部转盘和夹板为Y轴控制子对象,Y轴又为X轴子对象,从而机械上实现一种三个轴互相垂直的旋转运动,保持了相机姿态三维调整。调整的过程中相机的相对位置及其光轴的角度为确定值,经过计算保持给定的角度放置,相机设置好后,所拍摄地面物体的航片具有设定的重叠率,然后就是后期软件处理;机械部分的极限位置设置为正负15度,电机经过减速器及其同步带轮减速后设定转角为正负12度,从而整个Z轴及其子对象在这个正负12度范围内运动,Z轴在保持在正负15度内运动;以上角度范围均根据实际飞行情况而设计。有效的解决了飞机在空中的横滚,侧翻,俯仰带来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鹏
申请(专利权)人:徐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