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金玲专利>正文

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67169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20:47
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车架(16)上安装主轴(17)和驱动轴(21),主轴(17)上两侧分别同轴安装脚蹬(2)和扇轮(6),扇轮(6)外缘一端铰接弧装链轮(5),驱动轴(21)两侧分别同轴安装棘轮(9),同侧弧装链轮(5)和棘轮(9)分别以链条(7)连接。采用双侧双链轮单向弧度转动,实现快速驱动同时快捷增速,脚踏行程有效缩短,省力操控方便效果显著,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脚踏车双侧脚踏板错开180弧度,双脚同向交替轮番循环踩动通过链轮带动驱动轮行走,由于脚踏行程较长,变速装置复杂,费力较大,易于疲劳,骑行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实现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措施在于车架上安装主轴和驱动轴,主轴上两侧分别同轴安装脚蹬和扇轮,扇轮外缘一端铰接弧装链轮,驱动轴两侧分别同轴安装棘轮,同侧弧装链轮和棘轮分别以链条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采用双侧双链轮单向弧度转动,实现快速驱动同时快捷增速,脚踏行程有效缩短,省力操控方便效果显著,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脚踏板I、脚蹬2、上限位装置3、铰销4、弧装链轮5、扇轮6、链条7、驱动轮8、棘轮9、挂臂10、下限位装置11、固定杆12,压簧槽13,支撑弹簧14,脚蹬回位簧15,车架16,主轴17,轴承18,飞轮19,链条绷紧簧20,驱动轴21。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车架16上安装主轴17和驱动轴21,主轴17上两侧分别同轴安装脚蹬2和扇轮6,扇轮6外缘一端铰接弧装链轮5,驱动轴21两侧分别同轴安装棘轮9,同侧弧装链轮5和棘轮9分别以链条7连接。驱动轴21上同轴安装驱动轮8。驱动轮8可以是前轮或后轮。两侧脚蹬2同角度安装。两侧脚蹬2外端分别铰接脚踏板I。链条7 —端通过铰销4与弧装链轮5铰接,另一端绕过棘轮9后通过链条绷紧簧20固定在扇轮6另一侧。扇轮6下侧连接挂臂10,链条绷紧簧20固定在挂臂10外端。以主轴I为中点的车架16上的上、下方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用于阻挡脚蹬2向驱动轮8防向过度转动的上限位装置3和下限位装置11,以主轴I为圆心上限位装置3和下限位装置11与该圆心连线间夹角小于180°,尤其是以主轴I为圆心上限位装置3和下限位装置11与该圆心连线间夹角小于140°。扇轮6外缘中部与弧装链轮5间安装固定杆12、压簧槽13和支撑弹簧14,扇轮6外缘中部有压簧槽13,固定杆12上端铰接在弧装链轮5内侧,固定杆12下端穿入压簧槽13底部,支撑弹簧14上端靠紧弧装链轮5内壁,下端嵌坐在压簧槽13内。脚蹬2上安装有脚蹬回位簧15,脚蹬回位簧15为扭簧安装在主轴17上;或者,脚蹬回位簧15为拉簧,脚蹬回位簧15 —端固定在主轴17和驱动轮8间的车架16上,脚蹬回位簧15另一端固定在脚蹬2上。脚蹬回位簧15保持脚蹬2常处于主轴I上方位置。 主轴17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8和扇轮6同轴连接。驱动轮8上,棘轮9与飞轮19同轴安装。本技术使用中,一侧或双侧踩动脚踏板I,脚蹬2离开上限位装置3,带动扇轮6转动,同时带动弧装链轮5转动,并进一步通过棘轮9带动驱动轮8,这时由于链条绷紧簧20的作用,链条7绷紧下压弧装链轮5,但同时由于支撑弹簧14上顶,使得链条7传动比变化,实现驱动同时增速;当脚蹬2转动到下方并抵到下限位装置11时,停止踩动,脚蹬2在脚蹬回位簧15作用下向上转动并最终停止在上限位装置3旁。本技术可以一侧交替踩动或双侧同时踩动保持驱动轴21持续不断得到扭矩。在以上实施例中,未及叙述的安全,及安装技术,以及涉及实施的其他必要技术等采用现有技术,不再依次列举详述。权利要求1.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车架(16)上安装主轴(17)和驱动轴(21),主轴(17)上两侧分别同轴安装脚蹬(2)和扇轮(6),扇轮(6)外缘一端铰接弧装链轮(5),驱动轴(21)两侧分别同轴安装棘轮(9),同侧弧装链轮(5)和棘轮(9)分别以链条(7)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脚蹬(2)同角度安装。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侧脚蹬(2)外端分别铰接脚踏板(I)。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链条(7)—端通过铰销(4)与弧装链轮(5)铰接,另一端绕过棘轮(9)后通过链条绷紧簧(20)固定在扇轮(6)另一侧,扇轮(6)下侧连接挂臂(10),链条绷紧簧(20)固定在挂臂(10)外端。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主轴(I)为中点的车架(16)上的上、下方对应位置上设置有用于阻挡脚蹬(2)向驱动轮(8)防向过度转动的上限位装置⑶和下限位装置(11),以主轴⑴为圆心上限位装置⑶和下限位装置(11)与该圆心连线间夹角小于180°。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扇轮(6)外缘中部与弧装链轮(5)间安装固定杆(12)、压簧槽(13)和支撑弹簧(14),扇轮(6)外缘中部有压簧槽(13),固定杆(12)上端铰接在弧装链轮(5)内侧,固定杆(12)下端穿入压簧槽(13)底部,支撑弹簧(14)上端靠紧弧装链轮(5)内壁,下端嵌坐在压簧槽(13)内。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脚蹬(2)上安装有脚蹬回位簧(15),脚蹬回位簧(15)为扭簧安装在主轴(17)上;或者,脚蹬回位簧(15)为拉簧,脚蹬回位簧(15) —端固定在主轴(17)和驱动轮(8)间的车架(16)上,脚蹬回位簧(15)另一端固定在脚蹬(2)上。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轴(17)两端分别通过轴承(18)和扇轮(6)同轴连接。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轮(8)上,棘轮(9)与飞轮(19)同轴安装。专利摘要双链轮增速脚踏车驱动装置,车架(16)上安装主轴(17)和驱动轴(21),主轴(17)上两侧分别同轴安装脚蹬(2)和扇轮(6),扇轮(6)外缘一端铰接弧装链轮(5),驱动轴(21)两侧分别同轴安装棘轮(9),同侧弧装链轮(5)和棘轮(9)分别以链条(7)连接。采用双侧双链轮单向弧度转动,实现快速驱动同时快捷增速,脚踏行程有效缩短,省力操控方便效果显著,工作效率高,安全可靠。文档编号B62M1/24GK202368749SQ201120503288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李金玲 申请人:李金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玲
申请(专利权)人:李金玲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