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从鱼体分离并吸取刺激隐核虫滋养体细胞的微吸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375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10 11: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从鱼体分离并吸取刺激隐核虫滋养体细胞的微吸管,包括折形玻璃管、橡胶吸头,所述的折形玻璃管由上而下分为直管部分、折管部分、尖头部分,所述的直管部分上端套有橡胶吸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不破坏或致死宿主鱼的情况下,只通过轻微刺破患病鱼体白点外包被膜,就可吸取其内部滋养体细胞,结构合理且简单、操作方便、生产制造容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鱼类疾病治疗仪器
,特别是涉及一种从鱼体分离并吸取刺激隐核虫滋养体细胞的微吸管
技术介绍
刺激隐核虫俗称“海水小瓜虫”,是一种寄生在海水硬骨鱼体的寄生纤毛虫。其生长史分为滋养体、包囊体和幼虫3个阶段。滋养体主要寄生在宿主体表,在病灶处形成边缘明显的白点,该白点是虫体在鱼体表皮上钻孔,鱼受刺激分泌大量粘液和伴随表皮细胞增生产生的白色小囊包。故该寄生虫病也称海水鱼“白点”病。该寄生虫最初发现于1937年,由Sikama在日本的水族馆内发现。近年来,随着我国海水鱼人工养殖业的发展,养殖密度的增加,及养殖管理方面的失误,刺激隐核虫病在沿海省市常有发生,给养殖户和相关单位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长久以来,为了探明刺激隐核虫致病机理,找寻抗虫药物的作用靶点,最终找到有效防治刺激隐核虫病的方法,研究者开展了大量探索。除了对患病鱼进行药物治疗外,直接对刺激隐核虫不同发育阶段细胞进行研究成为重点。其中,滋养体期细胞由于全程寄生于鱼类体表,而不易获得。目前采集滋养体主要通过杀死宿主或解剖取下患病部位,待细胞自行脱离。这不利于经常、反复、实时选取特定生命周期的细胞。因此需要一种不用破坏或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飞孙鹏施兆鸿彭士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