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农用杀虫机械。目前使用的喷雾器多为背负式,功能单一,结构复杂,在操作过程中手摇机械装置易出故障,修理比较麻烦,农药必须稀释方能使用,远离水源的地方更是不便,再者使用者要背负毛重近三十公斤的容器,劳动强度较大,且工作效率低,喷雾的均匀程度也不够理想。本技术是为解决现有不足而改进设计的一种新型喷雾器,这种新设计的喷雾器,使其达到下述目的简单轻便,喷洒范围大、雾均匀,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一机能多用。附附图说明图1是喷雾器的主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微电机(6)与甩液板(7)结构图;附图3是滴液器(5)的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该喷雾器作进一步的详述喷头安装在喷雾器臂(3)顶端。容器(4)是两支并列倒立的塑料瓶,瓶口与滴液器(5)连接,药液因高位差经漏斗形滴液孔(10)滴入高速旋转的甩液板(7),药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甩液板表面和边缘沿切线方向飞离,形成雾状,太阳光下可见壮观的七色雾环。使用市售一号电池作电源,电池筒卸下可作普通手电筒使用,喷雾器臂(3)上装有电子表,便于操作人员掌握喷药的间隔时间和作息时间。在作业途中,如有间隙时间不喷药,只需将容器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轻便型电动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喷雾器由电池筒(1)喷雾器臂(3)和喷头等组成;电池筒(1)为手电筒式结构;喷头由容器瓶(4),滴液器(5),微型电机(6)和甩液板(7)组成;电池筒(1)与喷头由喷雾器臂(3)连结,甩液板(7)仅为平面园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华,岳永琴,杨越,
申请(专利权)人:杨华,岳永琴,杨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