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粉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6015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用于喷射冶金用的喷粉罐,该喷粉罐与流化器,补气器以及各阀联接相通,其特征是在喷粉罐内的底部设有一锥形罩帽,可使粉料只能在锥形罩帽与流化器之间形成流化态,使喷粉罐在工作状态时无脉动和枪口堵塞现象,粉料传送时连续均匀。该喷粉罐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少,喷成率高等特点。(*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喷粉装置领域。适用于连续均匀地喷吹冶金各种粉粒物料于金属溶液的喷粉装置。由于喷射冶金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喷粉装置的喷粉精度则要求更高。目前喷射冶金用喷粉装置有西德的TN法用喷粉罐、瑞典的SL法用喷粉罐和中国抚顺钢厂的DLP-1型喷粉罐。上述喷粉罐由于装置的结构限定,均存在有粉料在罐内下料口处流态化的程度不够充分,使输送的粉料在管道内流动形成脉动流,容易造成喷枪口堵塞,影响喷成率,如果加大进气量,又造成金属液的溅射,与生产不利。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装置结构简单而又能够连续、均匀的和喷成率高的喷粉罐。本技术喷粉罐是将现有技术中喷粉罐内的底部设置一锥形罩帽。其具体结构见附图。附图是本技术喷粉罐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罐体;2锥形罩帽;3流化器;4气室,5进气阀;6出粉阀;7补气器;8电子秤;9放气阀;10进料阀。本技术喷粉罐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例可根据附图叙述如下。首先将粉料由进料阀10卸入罐体1内,其粉料卸入量由电子秤8称量并确定,当粉料达到设定量时关闭进料阀10打开进气阀5,使粉料通过气室4在流化器3内充分流化并将罐内充到一定压力后,再打开补气器7的进气阀,最后将已流化的粉料经补气器7再充压后连续均匀的经输送管道和喷枪直接射入金属液中。当流化器3内粉料被连续输送走时,罐内的锥形罩帽2可以使罐内粉料连续均匀的卸入流化器3内,使流化器3内的粉料始终保持在能够充分流化的量。本技术喷粉罐内的锥形罩帽2的下口与流化器3的上口相对应,锥形罩帽2下口外径≥流化器3上口内径的1倍,锥形罩帽2下口与流化器3上口之间距离为流化器3内径的1/3~1/2,锥形罩帽2的高度是其下口外径的1~3倍。本技术喷粉罐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由于本技术喷粉罐内采用锥形罩帽,使粉料只能在锥形罩帽与流化器之间形成流态化,因此粉料的输出与输入量始终保持定量,则流化器内的粉料能够得到全部充分的流化态,使喷出的粉料能够达到连续均匀,而粉料输送过程无脉动现象和枪口无堵塞现象。本技术喷粉罐简化了气路,只设两路气体,可分别控制各路的气体流量,能够方便的调节单位时间内的流粉量,因此该喷粉罐可根据需粉量的多少任意调节粉流量的输出。另外该喷粉罐还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少,喷成率高等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适用于喷射冶金用的喷粉罐,该喷粉罐与流化器、补气器及各阀联接相通,其特征在于喷粉罐内的底部设有一锥形罩帽,该锥形罩帽的下口与流化器上口相对应,锥形罩帽下口的外径≥流化器上口内径的一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喷粉罐,其特征在于罐内锥形罩帽下口与流化器上口之间距离是流化器内径的1/3~1/2,锥形罩帽的高度是其下口外径的1~3倍。专利摘要一种适用于喷射冶金用的喷粉罐,该喷粉罐与流化器,补气器以及各阀联接相通,其特征是在喷粉罐内的底部设有一锥形罩帽,可使粉料只能在锥形罩帽与流化器之间形成流化态,使喷粉罐在工作状态时无脉动和枪口堵塞现象,粉料传送时连续均匀。该喷粉罐具有结构简单,设备投资少,喷成率高等特点。文档编号B05B7/14GK2104709SQ91217988公开日1992年5月20日 申请日期1991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1年7月16日专利技术者冯庆田 申请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喷射冶金用的喷粉罐,该喷粉罐与流化器、补气器及各阀联接相通,其特征在于喷粉罐内的底部设有一锥形罩帽,该锥形罩帽的下口与流化器上口相对应,锥形罩帽下口的外径≥流化器上口内径的一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庆田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