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炳钏专利>正文

自旋式喷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67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旋式喷球,可提供给各式出水口安装,其利用一中空柱体配合一球体,由中空柱体一侧的偏向开孔,使水注入中空球体并使球体旋转,且使水液由球体上的各种排列的出口孔喷出水柱,该水柱并能随球体旋转时产生具不同喷射点的动态水柱。(*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水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偏向水压促使出水球体产生自动旋转,并由球体旋转同时使其上的出口孔喷出具有旋转态样的不同喷射点的自旋式喷球
技术介绍
举凡各种喷水或洒水装置,例如淋浴的莲蓬头、庭院园艺的洒水器、消防用的灭火洒水器、事业用喷湿器或喷水池喷水器等产品,该等喷水头或洒水器主要缺点有二;一为若其结构简单,都为固定水柱式喷水或洒水头,其无法提供完整而全面或多落点喷水或洒水,另一类属于可旋转式动态喷水或洒水器,但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易产生故障及维修不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旋式喷球,其结构精简、效果良好且无须维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旋式喷球,主要由一基座、上半球壳、下半球壳、端板组成;该基座下端为衔接水管出水口端的中空连接段,中空连接段上方设有一环状档板,环状档板上方为一中空柱体,中空柱体腹侧上适当位置上开设一偏向贯穿孔,中空柱体末端呈开口状;上半球壳及下半球壳对称组成一中空球体,其中央都设有与中空柱体相对称的贯穿孔,上半球壳上设有小贯穿孔,中空球体可以其贯穿孔套入基座的中空柱体内,该球体可于中空柱体上旋转;一端板,其于中空球体套入中空柱体后,封闭于中空柱体末端开口处。使水液由中空连接段进入中空柱体后,因水压而由腹侧上的偏向贯穿孔进入中空球体的中空部,其同时可使中空球体旋转,并使水液由上半球壳的小贯穿孔及端板的小贯穿孔喷出水柱,且因中空球体旋转时将使上半球壳小贯穿孔喷出水柱,产生连续旋转并具不同喷射点的动态旋转水注。基座的中空连接段,其外围可设计成螺纹段及凸纹段。端板可为密合端板或其上设有小贯穿孔。上半球壳上的小贯穿孔可为环状排列小贯穿孔,也可设计成呈十字形排列小贯穿孔或呈螺旋状排列小贯穿孔。上半球壳上设计的环状排列小贯穿孔、十字形排列小贯穿孔、螺旋状排列小贯穿孔与端板的小贯穿孔,为呈适当角度或方向贯穿。所述中空柱体可与基座连成一体。所述中空柱为与端板连成一体的独立中空柱,其上具偏向贯穿孔、档板凸缘,其下端呈螺纹段,并螺入基座内的螺纹内。基座上的中空柱体,其腹侧上开设的偏向贯穿孔,可设计为二个或四个偏向贯穿孔。下半球壳上也可设置有环状排列小贯穿孔。上半球壳可为一弧型壳,其上并设置有环状排列小贯穿孔,且端板中央设为大贯穿孔。本技术的自旋式喷球,可提供给各式管端出水口安装,其结构设计是将喷水球制成可连接各出水口,而喷水球中设有一中空柱体,中空柱体外围上套有一中空球体,由中空柱体的偏向开孔,使水液注入中空球体并促球体旋转,且使水液由球体上的各种排列的出口孔喷出水柱,该水柱并能随球体旋转时产生具不同喷射点的动态水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解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剖视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剖视组合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立体图。图6至图8为本技术上半球壳的小贯穿孔实施例前视图。图9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立体图。图10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剖视组合图。图11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剖视组合图。附图标号基座1基座1A中空连接段11螺纹段11A凸纹段11B环状档板12中空柱体13偏向贯穿孔131偏向贯穿孔131A开口132中空柱14螺纹15具偏向贯穿孔141档板凸缘142 螺纹段143上半球壳2弧型壳2A贯穿孔21环状排列小贯穿孔22十字形排列小贯穿孔22A呈螺旋状排列小贯穿孔22B环状排列小贯穿孔22C下半球壳3贯穿孔31环状排列小贯穿孔32端板4端板4B小贯穿孔41密合端板4A大贯穿孔41B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的自旋式喷水球,其主要包含一基座1、上半球壳2、下半球壳3端板4等构件。其中基座1,其下端为衔接各种水管出水口端的中空连接段11,中空连接段11上方设有一环状档板12,环状档板12上方为一中空柱体13,中空柱体13腹侧上适当位置上开设一偏向贯穿孔131,中空柱体13末端呈开口132状。如图3所示,上述上半球壳2及下半球壳3中央都设有与中空柱体相对称的贯穿孔21、31,该上半球壳2与下半球壳3组成一中空球体、并以其贯穿孔21、31套入基座1的中空柱体13内,使该球体呈可于中空柱体1上旋转状态。由上半球壳2及下半球壳3组成的中空球体套入中空柱体13后,于中空柱体13未端呈开口132处封闭一端板4,使中空球体被定位限定于中空柱体13范围中呈自由旋转状态。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上述上半球壳2上设有环状排列小贯穿孔22,且端板4上也设有小贯穿孔41,由此,水液由中空连接段11进入中空柱体13后,因水压而由腹侧上的偏向贯穿孔131进入中空球体的中空部,其水压及推动力将同时使中空球体旋转,并使水液由上半球壳2的环状小贯穿孔22及端板4的小贯穿孔41喷出水柱,且因中空球体旋转时使上半球壳2小贯穿孔21喷出水柱,产生连续旋转并具不同喷射点的动态旋转水柱。如图4及图5所示,上述基座1的中空连接段11,其外围也可设计成螺纹段11A及凸纹段11B,以适合各种出水管末端型式连接。如图4及图5所示,上述端板4实施时也可不设小贯穿孔41,而制成密合端板4A。如图6至图8所示,上述上半球壳2上设计的环状排列小贯穿孔22,也可设计成呈十字形排列小贯穿孔22A或呈螺旋状排列小贯穿孔22B,由此,其射出或喷出的水液更具水舞的动态效果或水按摩效果或均匀的喷水柱。如图5所示,上述基座1上连成一体的中空柱体13,也可制成中空柱13与端板4连成一体的独立中空柱14,其上同样具偏向贯穿孔141、挡板凸缘142,其下端呈螺纹段143,其可螺入无中空柱体基座1A内的螺纹15内,而具同样效果。本技术中上述上半球壳2上设计的环状排列小贯穿孔22、十字形排列小贯穿孔22A、螺旋状排列小贯穿孔22B与端板4的小贯穿孔41,呈适当角度或方向贯穿,使其喷射的水柱具有特定预设方向。如图9所示,其中基座1上连成一体的中空柱体13,腹侧上适当位置上开设的偏向贯穿孔131,实施时可设计为二个或四个偏向贯穿孔131A。如图10所示,其中下半球壳3上也可如同上半球壳2般设置有环状排列小贯穿孔32。如图11所示,其中上半球壳2可以一孤型壳2A替代,其上并设置有环状排列小贯穿孔22C,并将端板4B中央设为大贯穿孔41B,以供淋浴用莲蓬头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自旋式喷球,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一基座(1)、上半球壳(2)、下半球壳(3)、端板(4)组成;该基座(1)下端为衔接水管出水口端的中空连接段(11),中空连接段(11)上方设有一环状档板(12),环状档板(12)上方为一中空柱体(13),中空柱体(13)腹侧上适当位置上开设一偏向贯穿孔(131),中空柱体(13)末端呈开口(132)状;上半球壳(2)及下半球壳(3)对称组成一中空球体,其中央都设有与中空柱体相对称的贯穿孔(21)、(31),上半球壳(2)上设有小贯穿孔(22),中空球体可以其贯穿孔(21)、(31)套入基座(1)的中空柱体(13)内,该球体可于中空柱体(13)上旋转;一端板(4),其于中空球体套入中空柱体(13)后,封闭于中空柱体(13)末端开口(132)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旋式喷球,其特征在于基座(1)的中空连接段(11),其外围可设计成螺纹段(11A)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旋式喷球,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一基座(1)、上半球壳(2)、下半球壳(3)、端板(4)组成;该基座(1)下端为衔接水管出水口端的中空连接段(11),中空连接段(11)上方设有一环状档板(12),环状档板(12)上方为一中空柱体( 13),中空柱体(13)腹侧上适当位置上开设一偏向贯穿孔(131),中空柱体(13)末端呈开口(132)状;上半球壳(2)及下半球壳(3)对称组成一中空球体,其中央都设有与中空柱体相对称的贯穿孔(21)、(31),上半球壳(2)上设 有小贯穿孔(22),中空球体可以其贯穿孔(21)、(31)套入基座(1)的中空柱体(13)内,该球体可于中空柱体(13)上旋转;一端板(4),其于中空球体套入中空柱体(13)后,封闭于中空柱体(13)末端开口(132)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钏
申请(专利权)人:李炳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