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可安专利>正文

具快速翘起箍合的撑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53861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6 0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快速翘起箍合的撑架结构,主要装设于一电子装置的背面,其包括有一盖体及至少一弯折机构;盖体可装设于一电子装置的背面,且弯折机构设于盖体背面,其包括有至少一呈弯曲圆弧状的变形片体,并于变形片体上设有一压合点;如此,借助按压该压合点,即可迫使呈弯曲圆弧状的变形片体,产生扁平状态形变,快速使得变形片体其端缘,可向外部弯曲翘起,通过变形片体其弯曲部分可作支撑或夹合,以使电子装置可立于一物体(如:桌子)上,或者可进一步佩戴于人体(如:手部)上,达到增加该撑架结构的功能性、运用性及便利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于ー种具快速翘起箍合的撑架结构,尤指ー种于ー盖体背面设有至少ー弯折机构,该弯折机构的变形片体,其端缘可向外部弯曲翘起,借助通过变形片体其弯曲部分可作为支撑或夹合使用,以使电子装置可立于一物体(如桌子)上,或者可进ー步佩戴于人体(如手部)上,达到可増加该撑架结构的功能性、运用性及便利性。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技术及网络技术的 发展成熟,传统电子装置(如按键式通信装置或笔记本电脑)已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乃为已被广泛应用的智能手机(如iPhone)或平板电脑(如iPad)。而智能手机(如iPhone)或平板电脑(如iPad)具有多媒体娱乐功效,例如智能手机可通过网际网络连线,浏览各网站或下载音乐、电影、游戏等各式多媒体信息;因此,使用者对于操作或观看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时间也相对增加,导致使用者必须长时间以手持方式,握持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不仅造成使用上不便,且利用手持方式握持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也会造成晃动情况,进而影响到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观赏影片品质。因此,针对上述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研发出相关的放置架,以通过该放置架使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可立于桌面上,避免使用者长时间以手持方式握持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所造成使用上不便及晃动情况。然而,借助该放置架虽可提供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可立于桌面上;但,该放置架体积往往较大,且无法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融为一体,导致使用者需额外携带该放置架,造成携帯与使用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问题,本技术乃提供ー种具快速翘起箍合的撑架结构,借此克服现有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的放置架,因体积较大,且无法与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融为一体,导致使用者需额外携带该放置架,造成使用上的不便。本技术揭露了ー种具快速翘起箍合的撑架结构,装设于电子装置的背面,该撑架结构包括有ー个盖体,装设于该电子装置的背面;至少ー个弯折机构,设于该盖体背面,所述弯折机构包括有至少ー个变形片体及至少ー个抵合片体,该变形片体设有ー个压合点,而该抵合片体设置于该变形片体下方并远离该压合点以使按压该压合点能迫使该变形片体产生形变并呈朝外部弯曲翘起状。优选的,该变形片体其剖面形状呈弯曲圆弧状。优选的,该变形片体两端呈朝外部弯曲翘起状。优选的,该变形片体呈两端窄中间宽的形式。优选的,该变形片体的压合点设有ー个旋转轴心。优选的,该变形片体外部包覆有ー个包覆层,而盖体的外部也包覆有ー个包覆层。优选的,该盖体设有滑移槽,而变形片体相对设置于滑移槽内,使变形片体于滑移槽中作伸縮位移。优选的,该位于滑移槽外部的变形片体呈向外部弯曲翘起状。优选的,该盖体包括有ー个第一盖体部及ー个第二盖体部,而第一盖体部与第二盖体部之间,以变形片体作连接。优选的,该盖体包括有一个上盖部及一个下盖部,而上盖部设有至少ー个开槽,而下盖部设有ー个背面,该上盖部相对设于下盖部的背面,且该弯折机构的变形片体及抵合片体,相对位于上盖部的开槽位置。优选的,该变形片体两端连接ー个带体。优选的,该弯折机构进一歩包括有ー个支撑片,该支撑片设置于变形片体下方并与该压合点相对应,且支撑片与变形片体呈垂直方向交错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撑架结构未使用时,弯折机构的变形片体以平贴形式贴于盖体的背面;当需使用撑架结构时,借助按压压合点,即可迫使呈弯曲圆弧状的变形片体,可快速产生扁平状态形变,使变形片体其端缘可向外部弯曲翘起,借此通过变形片体其弯曲部分,即可作为支撑或夹合使用,而所配装的电子装置,即可立于一物体(如桌子)上,或者可进ー步佩戴于人体(如手部)上,达到增加该撑架结构的功能性、运用性及便利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一实施例组合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一实施例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二实施例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二实施例操作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二实施例第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二实施例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二实施例第三使用状态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三实施例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二实施例第四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四实施例示意图。图11A、图IlB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四实施例一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五实施例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六实施例示意图。图14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第七实施例示意图。其中I弯折机构,10变形片体,11卡持部,13支撑片,15弯曲部,20抵合片体,40旋转轴心,50盖体,51上盖部,51a开槽,52下盖部,52a背面,53第一盖体部,54第二盖体部,55滑移槽,60带体,100电子装置,C充电孔,P压合点,E物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方便简捷了解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内容与优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能够更为显现,此将本技术配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的特征以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歩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技术的范畴。请參阅图I、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本技术揭露ー种具快速翘起箍合的撑架结构,主要装设于ー电子装置100 (如图13所示)的背面,该撑架结构包括有ー盖体50及至少ー弯折机构1,其中盖体50装设于ー电子装置100的背面(如图13所示),该盖体50包括有一上盖部51及一下盖部52,而上盖部51设有至少ー开槽51a,而下盖部52具有一背面52a,且上盖部51可相对设于下盖部52的背面52a。弯折机构I设于该盖体50背面,其包括有至少ー变形片体10、至少ー抵合片体20及一支撑片13 ;变形片体10为条状片体,且其剖面形状呈弯曲圆弧状,并于变形片体10上设有ー压合点P ;而抵合片体20其一表面可呈圆弧状,且抵合片体20设置于变形片体10下方并远离该压合点P ;又,抵合片体20与变形片体10呈相同方向设置;而,支撑片13其一表面可呈圆弧状,且支撑片13设置于变形片体10下方并与该压合点P相对应;又,支撑片13与变形片体10呈垂直方向交错设置;该弯折机构I相对设于该盖体50背面,并相对位于上盖部51与下盖部52之间,且弯折机构I的变形片体10及抵合片体20相对位于上盖部51的开槽51a位置;此外,该变形片体10也可呈两端窄中间宽的形式设计(如图8所示)。请同时參阅图3所示,弯折机构I的变形片体10外部可包覆有一包覆层(如布料、真皮材料等材质),以成为弯折机构I的卡持部11 ;盖体50的上盖部51外部同样可包覆有一包覆层(如布料、真皮材料等材质)。请同时參阅图4、图5、图6所示,本技术的撑架结构未使用时,该弯折机构I的变形片体10 (即卡持部11)以平贴形态位于盖体50的背面52a,可使盖体50安装于电子装置100时,如同一般电子装置保护壳模式;当本技术的撑架结构需使用时,即可借助按压变形片体10 (即卡持部11)的压合点P,以迫使呈弯曲圆弧状的变形片体10 (即卡持部11)可产生扁平状态形变,快速使变形片体10 (即卡持部11)其端缘可向外部弯曲翘起,借助通过变形片体10 (即卡持部11)其弯曲部分可作支撑;借此,电子装置100可通过盖体50所设的变形片体10 (即卡持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可安金玄锺
申请(专利权)人:陈可安金玄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