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喷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484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滴加四氯化钛使用的混合型喷嘴。它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效克服滴加操作时固体二氧化钛对管道的堵塞。该混合型喷嘴,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管身开有侧接管(2)的下接管(1),其上管口有隔断片(3);一个管内设喷嘴(4)的上接管(5)穿过隔断片插入下接管(1)中,其下端连接有圆柱状水膜形成体(6),所述的形成体与下接管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形成体内有锥台形空腔(6-1),空腔开口于下端面;形成体上端有若干通孔(6-2)与空腔连通。(*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滴加四氯化钛使用的混合型喷嘴
技术介绍
纯四氯化钛具有以下特性a.容易水解,故在潮湿空气中发烟;b.在滴加管头产生大量的固体二氧化钛。因此,在配制滴加四氯化钛时,就出现堵塞加料管的现象,严重影响生产。由于残留四氯化钛极易造成人体危害和环境污染,对管道进行的疏通操作成了稀释配制四氯化钛溶液滴加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效克服滴加操作时固体二氧化钛对管道的堵塞。本技术的混合型喷嘴,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管身开有侧接管的下接管,其上管口有隔断片;一个管内设喷嘴的上接管穿过隔断片插入下接管中,其下端连接有圆柱状水膜形成体,所述的形成体与下接管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形成体内有锥台形空腔,空腔开口于下端面;形成体上端有若干纵向通孔与空腔连通。其中,隔断片的作用是将上、下两接管隔开成彼此独立的管腔。本技术采用了双水膜结构当大量的稀释液从侧接管进入下接管时,一部分稀释液从水膜形成体中间的若干纵向通孔进入,经过锥台形空腔会形成中间湍流水膜;另一部分从水膜形成体的周边沿接管内壁流下,会形成外围水膜,对四氯化钛溶液进行稀释,对酸雾进行抑制。作为优选,上接管内的喷嘴外有内环,内环的下沿低于喷嘴出口,内环与上接管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在上接管与内环高度对应的位置上均布有若干小孔。当稀释液从上接管上部的小孔,进入到内环与上接管内壁之间的缝隙,并沿上接管内壁流下,也会形成小水膜。环形间隙的宽度可以通过试验确定,作为优选,水膜形成体与下接管内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为1.5~2.5mm;内环与上接管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为1.0~2.0mm。这样形成的水膜薄而连续。作为优选,水膜形成体上端的若干通孔和上接管上的若干小孔均布,以使得形成的水膜均匀。作为优选,上接管分为两段,其下段外有法兰,管内固定有内环;其上段外有法兰,管内螺接有喷嘴,喷嘴外有内环;上下段两法兰以螺栓连接,两法兰之间夹有带螺孔的隔断片,隔断片两面衬有垫片,以方便生产和装配。本技术构思巧妙,能够形成多层水膜,使滴加操作平稳,有效克服了由于四氯化钛分解所造成的管道堵塞。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见图1。本例混合型喷嘴,包括一个上接管5穿过隔断片3插入下接管1中。上接管5分为两段,其下段外有法兰9,管内固定有内环7;其上段外有法兰8,管内螺接有喷嘴4,喷嘴外有内环,内环8与上接管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上下段两法兰以螺栓连接,两法兰之间夹有带螺孔的隔断片3,隔断片两面衬有垫片10。上接管5与内环8高度对应的位置上,有均布的12个小孔5-2。上接管的下端连接有圆柱状水膜形成体6,形成体与下接管2内壁之间形成环形间隙;形成体内有锥台形空腔6-1,空腔开口于下端面;形成体上端均布有8个纵向通孔6-2与空腔连通。工作时,从上接管管内喷嘴4滴下的四氯化钛液体,首先接触湍流水膜;由于湍流水膜有混合搅拌的作用,使四氯化钛液体得到有效的混合稀释,它放出的酸雾则被外围水膜及小水膜淋洗,大大降低了二氧化钛固体在上接管5管口和下接管2内壁的结聚,就不可能堵塞喷头。还有少量的稀释液从上接管上部的小孔,进入到内环与上接管内壁之间的缝隙,并沿上接管内壁流下,吸收在上接管内形成的酸雾。经过多次连续配制30~32%四氯化钛溶液,未发生滴加管道堵塞情况,生产情况良好。实施例2,见图2。本例混合型喷嘴,包括一个内设喷嘴4的上接管5,穿过隔断片3插入开有侧接管2的下接管1中。上接管5的下端连接的圆柱状水膜形成体及其与下接管内壁之间的关系同例1。本例混合型喷嘴可以大大延缓四氯化钛分解所造成管道堵塞。权利要求1.一种混合型喷嘴,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管身开有侧接管(2)的下接管(1),其上管口有隔断片(3);一个管内设喷嘴(4)的上接管(5)穿过隔断片插入下接管(1)中,其下端连接有圆柱状水膜形成体(6),所述的形成体与下接管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形成体内有锥台形空腔(6-1),空腔开口于下端面;形成体上端有若干通孔(6-2)与空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型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管内的喷嘴(4)外有内环(7),内环的下沿低于喷嘴出口,内环与上接管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在上接管(5)与内环高度对应的位置上均布有若干小孔(5-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混合型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膜形成体(6)与下接管(1)内壁之间的环形间隙为1.5~2.5mm;内环(7)与上接管(5)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为1.0~2.0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型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膜形成体(6)上端的若干通孔(6-2)和上接管(5)上的若干小孔(5-2)均布。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型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管(5)分为两段,其下段外有法兰(9),管内固定有内环(7);其上段外有法兰(8),管内螺接有喷嘴(4),喷嘴外有内环;上下段两法兰以螺栓连接,两法兰之间夹有带螺孔的隔断片(3),隔断片两面衬有垫片(1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合型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接管(5)分为两段,其下段外有法兰(9),管内固定有内环(7);其上段外有法兰(8),管内螺接有喷嘴(4),喷嘴外有内环;上下段两法兰以螺栓连接,两法兰之间夹有带螺孔的隔断片(3),隔断片两面衬有垫片(1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滴加四氯化钛使用的混合型喷嘴。它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有效克服滴加操作时固体二氧化钛对管道的堵塞。该混合型喷嘴,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管身开有侧接管(2)的下接管(1),其上管口有隔断片(3);一个管内设喷嘴(4)的上接管(5)穿过隔断片插入下接管(1)中,其下端连接有圆柱状水膜形成体(6),所述的形成体与下接管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形成体内有锥台形空腔(6-1),空腔开口于下端面;形成体上端有若干通孔(6-2)与空腔连通。文档编号B05B7/02GK2885429SQ20062010186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1日专利技术者钱雪明 申请人:建德市大洋化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合型喷嘴,其特征在于有一个管身开有侧接管(2)的下接管(1),其上管口有隔断片(3);一个管内设喷嘴(4)的上接管(5)穿过隔断片插入下接管(1)中,其下端连接有圆柱状水膜形成体(6),所述的形成体与下接管内壁之间有环形间隙;形成体内有锥台形空腔(6-1),空腔开口于下端面;形成体上端有若干通孔(6-2)与空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雪明
申请(专利权)人:建德市大洋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