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蚊锦纶6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42909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21: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驱蚊锦纶6纤维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将凹凸棒土吸附驱蚊酯后,加入添加剂和锦纶6树脂,在双螺杆挤出机中挤出、造粒,制得驱蚊锦纶6母粒。驱蚊锦纶母粒中的重量百分比配方为:纤维级锦纶6树脂60~70%,凹凸棒土15~30%,抗氧剂为MD697与受阻酚类、亚磷酸酯、硫代二丙酸酯类抗氧剂其中一种的组合物0.1~1%,光稳定剂7830.1~1%,驱蚊酯5~15%。再将锦纶6切片与上述驱蚊锦纶6母粒按照80~90∶10~20重量比进行共混纺丝,制得驱蚊锦纶6纤维。该驱蚊锦纶6纤维具有驱蚊效果持久,工艺简单、成本低、应用广泛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性纤维
,具体为。
技术介绍
锦纶6纤维具有断裂强度高、耐磨性优、比重小、弹性和吸湿性好、化学稳定性优良、抗霉蛀等特点,因此,广泛应用于袜子、内衣、服装面料、非织造布,尤其是服装、织袜非织造布等领域,随着国内锦纶产量的迅速增加,常规产品的市场竞争加剧,开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已成为锦纶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制备具有驱蚊效果的纺织品已有专利报导,如专利CN1468983A、CN1468984采用驱蚊胺与PP熔融造粒进行共混纺丝,日本专利特开平8-188966、7-279050将避蚊胺涂覆、浸溃热处理,从而赋予纤维驱蚊效果。专利200510016027. O采用皮芯结构将驱蚊胺、聚乙 烯、聚丙烯等作为芯层,皮层则以线性聚合物进行包裹。然而,已有制备驱蚊纺织品的方法存在加工过程中驱蚊剂容易大量挥发、损耗大,驱蚊涂覆容易脱落,工艺复杂、使用中驱蚊剂缓释效果差等问题,驱蚊效果不理想。且采用的驱蚊剂多为驱蚊胺、菊酯类等,毒性较大,长期吸入会影响人体健康。驱蚊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昆虫趋避剂,耐高温,耐汗溃,无毒,无皮肤渗透,无过敏性。与驱蚊胺相比,毒性更低,刺激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翠玉李金福刘校奎仵君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鑫福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