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编机扩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4121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1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经编机扩布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根设置在经编机成圈机构与织物牵拉卷取机构之间的辊轴,以及设置在所述辊轴两侧、用于转动地支承辊轴的墙板;所述辊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左、右相向布置的右旋锯齿型螺纹和左旋锯齿型螺纹。所述右旋和左旋锯齿型螺纹沿辊轴轴线方向左、右相向且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辊轴的外圆周面上。所述右旋、左旋锯齿型螺纹的螺距L优选为10毫米,齿深H优选为1.5毫米,螺纹线数优选为4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扩布装置结构简单,能消除成圈编织后的织物布面出现的紧缩现象,使织物在卷绕前满足工艺要求,布卷质量高,适合在经编机中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扩布装置,特别是涉及经编机上所使用的用于消除织物布面紧缩现象的扩布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经编机在工作时,纱线经成圈机构成圈编织后形成的织物,由牵拉卷取机构牵引并卷绕成布卷。但是,成圈编织后的织物,其布面往往出现紧缩现象,而这种布面紧缩的织物不仅不符合工艺要求,而且卷绕成布卷后变形较大,从而严重影响了布卷质量和后道工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消除成圈编织后的织物布面出现的紧缩现象,使织物在卷绕前能满足工艺要求的经编机扩布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一种经编机扩布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根设置在经编机成圈机构与织物牵拉卷取机构之间的辊轴,以及设置在所述辊轴两侧、用于转动地支承辊轴的墙板;所述辊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左、右相向布置的右旋锯齿型螺纹和左旋锯齿型螺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右旋锯齿型螺纹和左旋锯齿型螺纹沿辊轴轴线方向左、右相向且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辊轴的外圆周面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本专利技术在经编机成圈机构与织物牵拉卷取机构之间设置辊轴,并且在该辊轴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左、右相向布置的右旋和左旋锯齿型螺纹,这样当成圈编织后、布面呈紧缩状态的织物在牵拉卷取机构的牵引力作用下经过所述辊轴时,牵引力在拉动织物的同时使辊轴旋转,辊轴旋转时,在辊轴外圆周面上的锯齿型螺纹与织物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辊轴外圆周面上左边的右旋锯齿型螺纹使织物向左边扩伸,辊轴外圆周面上右边的左旋锯齿型螺纹使织物向右边扩伸,这样布面紧缩的织物在经过辊轴时被迫向两侧扩展,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布面紧缩现象,使织物在卷绕前能满足工艺要求;本专利技术中,当右旋锯齿型螺纹和左旋锯齿型螺纹沿辊轴轴线方向左、右相向且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辊轴的外圆周面上时,则当布面紧缩的织物在经过辊轴时,能从门幅中间位置均匀地向两侧扩展,这样的扩展性能更好,消除布面紧缩的效果更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旋、左旋锯齿型螺纹的螺距L为9 11毫米,齿深H为I 2毫米,螺纹线数为3 5条。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右旋、左旋锯齿型螺纹的螺距L优选为10毫米,齿深H优选为I. 5毫米,螺纹线数优选为4条。采用这样的结构,当布面紧缩的织物经过辊轴时,辊轴外圆周面上的锯齿型螺纹与织物之间的摩擦力最大,织物向两侧扩展的扩展力最强,消除布面紧缩的效果最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辊轴有二根,在该二根辊轴之间还设有一导布辊,所述导布辊与所述墙板转动连接。采用这样的结构后,当织物的布面紧缩现象严重,织物经过一根辊轴扩展时仍未达到理想的布面效果时,再经过第二根辊轴扩展,从而使织物完全消除紧缩状况。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经编机扩布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经编机扩布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辊轴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I处的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辊轴的侧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辊轴与墙板的一种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辊轴旋转时,织物向两侧扩伸的一种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I至图7所示的一种经编机扩布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根设置在经编机成圈机构3与织物牵拉卷取机构4之间的辊轴1,以及设置在所述辊轴I两侧、用于转动地支承辊轴I的墙板2 ;所述辊轴I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左、右相向布置的右旋锯齿型螺纹I 一 I和左旋锯齿型螺纹I 一 2。在本专利技术中,如图3、5所示,所述辊轴I呈圆筒形,所述右旋、左旋锯齿型螺纹I 一 1、1 一 2可在辊轴I的外圆周面上通过车削加工而成;如图6所示,所述辊轴I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6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墙板2上。如图I所示,经编机在工作时,纱线经成圈机构3成圈编织后形成的织物7经辊轴I扩伸、消除紧缩状态后以及在一些导纱辊8引导下被牵拉卷取机构4牵引并卷绕成布卷。在本专利技术中,如图6、7所示,所述右旋锯齿型螺纹I 一 I和左旋锯齿型螺纹I 一 2沿辊轴I轴线方向左、右相向且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辊轴I的外圆周面上。这样当布面紧缩的织物7经过辊轴I时,能从门幅中间位置均匀地向左、右两侧扩展,这样的扩展性能更好,消除布面紧缩的效果更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右旋、左旋锯齿型螺纹I 一 I、I - 2的螺距L为9 11毫米,齿深H为I 2毫米,螺纹线数为3 5条。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右旋、左旋锯齿型螺纹I 一 I、I 一 2的螺距L优选为10毫米,齿深H优选为I. 5毫米,螺纹线数优选为4条。这种结构的锯齿型螺纹,当布面紧缩的织物7经过辊轴I时,辊轴I外圆周面上的右旋、左旋锯齿型螺纹I 一 1、1 一 2与织物7之间的摩擦力最大,织物7向两侧扩展的扩展力最强,消除布面紧缩的效果最佳。参见图2,本专利技术的所述辊轴I优选有二根,在该二根辊轴I之间还设有一导布辊5,所述导布辊5通过轴承与所述墙板2转动连接,在图中,所述导布辊5转动地安装在二根辊轴I的下方。在工作时,当成圈编织后的织物7布面紧缩状态严重、经过一根辊轴I扩展时仍未达到理想布面效果的情况下,再经过第二根甚至更多根辊轴I的扩展,从而使织物7完全消除紧缩状况。 本专利技术经编机扩布装置的工作过程以下参见附图说明图1、2和7,纱线经成圈机构3成圈编织后形成的织物7,在牵拉卷取机构4的牵引力作用下经过所述辊轴I时,牵引力在拉动织物7的同时使辊轴I旋转,辊轴I旋转时,在辊轴I外圆周面上的右旋、左旋锯齿型螺纹I - 1、1 一 2与织物7之间摩擦力的作用下,辊轴I外圆周面上左边的右旋锯齿型螺纹I 一I使织物7向左边扩伸,辊轴外圆周面上右边的左旋锯齿型螺纹I 一 2使织物7向右边扩伸,这样布面紧缩的织物7在经过辊轴I时被迫向两侧扩展,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布面紧缩现象,使织物7在卷绕成布卷前满足了工艺要求,保证了布卷质量和后道工序质量。经过试用,本专利技术的扩布装置结构简单,消除了成圈编织后的织物布面出现的紧缩现象,使织物在卷绕前满足了工艺要求,保证了布卷质量和后道工序质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经编机扩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至少一根设置在经编机成圈机构(3 )与织物牵拉卷取机构(4 )之间的辊轴(I),以及设置在所述辊轴(I)两侧、用于转动地支承辊轴(I)的墙板(2);所述辊轴(I)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沿其轴线方向左、右相向布置的右旋锯齿型螺纹(I - I)和左旋锯齿型螺纹(I 一 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经编机扩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旋锯齿型螺纹(I一 I)和左旋锯齿型螺纹(I - 2)沿辊轴(I)轴线方向左、右相向且对称地布置在所述辊轴(I)的外圆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编机扩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旋、左旋锯齿型螺纹(I 一 1、1 一 2)的螺距L为9 11毫米,齿深H为I 2毫米,螺纹线数为3 5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编机扩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旋、左旋锯齿型螺纹(I 一 I、I 一 2)的螺距L为10毫米,齿深H为I. 5毫米,螺纹线数为4条。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经编机扩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轴(I)有二根,在该二根辊轴(I)之间还设有一导布辊(5),所述导布辊(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占洪蔡金伟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润源经编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