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式捕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3705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0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螺旋式捕虫机,包括:螺旋筒、螺旋门、螺旋轮组成,所述的螺旋筒由上固定盖、下固定盖、固定螺圈、升降传动组件组成;所述的固定螺圈为圆柱螺旋形,所述的升降传动组件包括电机、小齿轮、大齿轮、斜面块;所述的螺旋门,设在螺旋筒的内侧,由活动螺圈、活动连杆组成,所述的螺旋轮,设在螺旋门的内侧,由螺旋叶片、灯管筒组成,所述的螺旋叶片的下端可设置螺旋叶片的开阖门。本发明专利技术不用高压电击,因此没有明显的声响,特别适宜安静的环境;用在农田上灭害虫,避免了传统高压电网容易短路造成的灭虫功能不稳定的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是相隔一段时间才启动小电机工作,所以省电;结构简单,便于注塑成型生产,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灭害虫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螺旋式捕虫机
技术介绍
杀灭害虫的方法很多,一般为农药杀灭,农药杀虫会带来环境的污染,给人们身体带来危害;目前也普遍采用高压电击灭虫装置灭虫,这种装置用在室外还好,但用在室内灭虫过程中有较大的响声,给室内使用带来干扰,特别是办公场所很多地方需要安静,因此高压电击显然不太适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螺旋式捕虫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螺旋式捕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旋筒,由上固定盖、下固定盖、固定螺圈、升降传动组件组成;所述的固定螺圈为圆柱螺旋形,固定螺旋圈的圈线设有上下向的宽度,螺距间设有螺旋形的螺旋筒开口,固定螺圈上端固定连接上固定盖,下端固定连接下固定盖;所述的上固定盖上设有升降传动组件,所述的升降传动组件包括电机、小齿轮、大齿轮、斜面块,所述的电机其轴垂直向下设置,轴中部设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的上部边沿设有起升降作用的斜面块,小齿轮与大齿轮设在上固定盖的上端盖面上,下固定盖的下端活动连接集虫盒;螺旋门,设在螺旋筒的内侧,由活动螺圈、活动连杆组成,所述的活动连杆上端设有水平连杆,水平连杆的两端设有垂直连杆,垂直连杆分别连接活动螺圈的上端;所述的活动螺圈的外径略小于固定螺圈的内径,使活动螺圈与固定螺圈之间保持有上下移动的间隙,活动螺圈的螺距与固定螺圈的螺距相等,螺旋圈线的宽度等于固定螺圈螺旋筒开口的宽度, 并且在抬升组件的作用下可上下移动活动连杆和活动螺圈打开或关闭螺旋筒开口 ;活动连杆上部的水平连杆的内侧设有抬升轮,抬升轮的位置与斜面块旋转移动的位置对应,活动连杆两端的垂直连杆穿过螺旋筒的上固定盖与活动螺圈连接;螺旋轮,设在螺旋门的内侧,由螺旋叶片、灯管筒组成,所述的螺旋叶片的外径略小于活动螺圈内径,使活动螺圈与螺旋叶片之间保持有移动的间隙,螺旋叶片的螺距与固定螺圈的螺距相等,螺旋叶片的轴向上设有透明的灯管筒,灯管筒的上端与电机轴连接,灯管筒的下端连接下固定盖轴向上的灯管孔,当电机转动,能带动灯管筒及螺旋叶片绕灯管孔转动,灯管孔下端为开口,诱虫灯的灯管设在灯管筒内。所述的螺旋叶片的下端可设置螺旋叶片的开阖门。所述的螺旋叶片其下部可设置螺距小于上部螺距的螺旋叶片,所设的螺旋叶片圈数在一圈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在电机没转动前,连接螺旋门的活动连杆处于斜面升降块的最高点,螺旋门处于打开状态,定时电路过一段时间就启动小型的变速电机工作,当电机转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大齿轮上的斜面升降块转动,当电机转动,活动连杆迅速下降到斜面升降块的最低点,使螺旋们迅速关闭,同时螺旋轮转动,将害虫强制带到集虫盒内,使害虫不能飞出;当转动结束,在电路的控制下螺旋门打开,活动连杆处在原先的位置等待下一次的动作,以此往复,每间隔一段时间就突然关门一次达到不断捕捉害虫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不用高压电击,因此没有明显的声响,特别适宜安静的环境;用在农田上灭害虫,避免了传统高压电网容易短路造成的灭虫功能不稳定的弊端;本专利技术由于是相隔一段时间才启动小电机工作,所以省电;结构简单,便于注塑成型生产,成本低。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部件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螺旋们打开时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螺旋们关闭时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螺旋叶片下设置开阖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螺旋筒2,由上固定盖26、下固定盖24、固定螺圈25、升降传动组件组成;所述的固定螺圈为圆柱螺旋形,每圈螺旋圈线设有上下向的宽度,螺距间设有螺旋形的螺旋筒开口 211, 固定螺圈上端固定连接上固定盖,下端固定连接下固定盖;所述的上固定盖上设有升降传动组件,所述的升降传动组件包括电机21、小齿轮23、大齿轮27、斜面块28,电机固定在支架22上,电机轴210垂直向下设置,轴中部设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大齿轮啮合,大齿轮的上部边沿设有升降斜面块28,小齿轮与大齿轮设在上固定盖26的上端盖面上,上固定盖上部连接上盖1,下固定盖的下端活动连接的集虫盒5 ;螺旋门3,由活动螺圈35、活动连杆组成,所述的活动连杆两端设有垂直连杆31、34,其垂直连杆分别连接活动螺圈的上端;所述的活动螺圈的外径略小于固定螺圈的内径,使活动螺圈与固定螺圈之间保持有上下移动的间隙,活动螺圈的螺距与固定螺圈的螺距相等, 螺旋圈的宽度等于固定螺圈螺旋筒开口 211的宽度,并且在抬升组件的作用下可上下移动活动连杆和活动螺圈从而打开或关闭螺旋筒开口 ;活动连杆上部水平连杆33的内侧设有抬升轮32,抬升轮的位置与斜面块旋转移动的位置对应,也就是斜面块随大齿轮转动时,会经过抬升轮,从而将其顶起,使螺旋门打开。活动连杆两端的垂直连杆穿过螺旋筒的上固定盖与活动螺圈连接;活动螺圈每圈的宽度等于固定螺圈螺旋筒开口 211的宽度,能使活动螺圈向下能完全关闭固定螺圈之间所形成的螺旋筒开口,活动螺圈向上移动后又能完全打开螺旋形的螺旋筒开口,使害虫进入的通道有足够大(参照图3、图4);螺旋轮4,由螺旋叶片43、灯管筒42组成(如图2所示),所述的螺旋叶片的外径略小于活动螺圈内径,使活动螺圈与螺旋叶片之间保持有移动的间隙,螺旋叶片的螺距与固定螺圈的螺距相等,螺旋叶片的轴向上设有透明的灯管筒,灯管筒的上端41与电机轴210连接, 灯管筒的下端连接下固定盖24轴向上的灯管孔,当电机21转动,能带动灯管筒及螺旋叶片绕灯管孔转动,灯管孔下端为开口,诱虫灯的灯管设在灯管筒内,即灯头固定在下固定盖上,灯管6设在灯管筒内,当电机带动转动时,只灯管筒转动,而灯管不转动。如图5所示,所述的螺旋叶片的下端可设置螺旋叶片的开阖门7,设置开阖门主要是为了避免已经驱赶到集虫盒的昆虫不再顺着螺旋叶片旋转的通道飞出去。但更理想的结构是在螺旋叶片的下部设有螺距小于上部螺距的螺旋叶片,由于下部螺旋叶片螺距明显减小,减小螺距的螺旋叶片可设置2-3圈,凭着昆虫的技能它们不可能沿人为设置的螺旋通道转几圈再飞出去的可能。即使快飞出去了,后续的螺旋叶片的旋转又可把它重新带入集虫盒。本专利技术在电机21没转动前,连接螺旋门的活动连杆处于斜面升降块的最高点,螺旋门处于打开状态,定时电路过一段时间就启动小型的变速电机工作,当电机转动,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大齿轮上的斜面升降块转动,当电机转动,活动连杆迅速下降到斜面升降块的最低点,使螺旋门迅速关闭,同时螺旋轮转动,将害虫强制带到集虫盒内,使害虫不能飞出; 当转动结束,在电路的控制下螺旋门打开,活动连杆处在原先的位置等待下一次的动作,活动连杆所处的位置由光耦合器和相关电路来控制具体的位置,也就是活动连杆的抬升轮32 与斜面块的位置,不需要十分准确,只要接近斜面块顶点的大概位置就可,抬升螺旋门时由于抬升轮在旋转中通过斜面块的斜面逐步上升,螺旋门就可打开,完全打开后使电机停止转动,下次电机启动时,活动连杆的抬升轮迅速滑到斜面块的低部,这是由斜面的设置确定的,也就是斜面块一边是斜面,另一边是垂直或接近于垂直的面,活动连杆的抬升轮迅速下降,同时也带动螺旋门下降。以此往复,每间隔一段时间螺旋门就突然关门一次,螺旋叶片就旋转几圈把进入的蚊虫赶进集虫盒,以此达到不断捕捉害虫的目的。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志王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鹤山市雷迅新农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