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及其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37007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4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Eustigmatoacf.polyphem)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及其培养方法,类波氏真眼点藻在氮缺乏时会促进微藻生物量和总脂的积累,因此,一步法培养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为:选用尿素或硝酸盐为氮源,氮元素浓度为2-6mM,控制培养光强为100-600μE/m2s,培养周期8-12天,可以实现类波氏真眼点藻油脂的高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及其培养方法,其生产工艺简单,可以大幅提高类波氏真眼点藻的油脂产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藻领域,确切地说是指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石化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逐渐恶化,寻找一种持续可再生、环境友好型的能源形式成为各国科学家关注的焦点。生物柴油是一类由植物、动物或微生物油脂与低碳醇发生转酯化反应所形成的单烷基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的混合物。在众多的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地热能、水能、太阳能、海洋能),生物柴油以其在能量密度、燃烧性等方面与石化柴油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并且具有易降解、不含硫及芳香类化合物、对环境友好等特性,受到世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石化柴油最具潜力的替代品。目前,餐饮业废弃油脂和高等油料作物的油脂是制备生物柴油的主要原料。餐饮业废弃油脂是现代餐饮业的副产品,随着餐饮业的迅速发展,餐饮业排出的含油脂废水逐年增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不断加重,同时,有不法分子通过回收加工餐饮废油作为食用油销售给居民及饮食摊点,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发展餐饮废油制备生物柴油,对于控制环境污染,保障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餐饮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工艺流程包括物理精炼一甲醇预酯化一酯交换反应一重力沉淀、水洗与分层一甘油的分离与粗制甲酯的获得一水份的脱出一甲醇的释出、催化剂的脱出与精制生物柴油的获得。国内外已经有许多企业实现了利用餐饮废油生产生物柴油的产业化,但最新的报道显示,国内多数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已经陷入半停产状态,原因是餐饮废油价格上涨、原料收购困难。因此,餐饮废油作为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仍然存在较大的问题。高等植物油脂的合成仅需光能和无机碳、且自然界中储量大、形式多,是生物柴油生产较为理想的原料(大豆、油菜、葵花籽、麻疯树等),但这种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生物柴油生产方式,不仅需要占用大量的粮食用地、产量低,并且还会对食用油市场产生一定冲击,因此,不能满足生物柴油产业对原料持续增长的需求。微藻是一类系统发生各异、个体较小、通常为单细胞或群体的、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水生(或陆生、气生、共生)低等植物,是自然界起源最早、分布最广、种类和数量最多的生物质资源。在一定条件下,许多微藻能够积累超过细胞干重的50%以上储藏性三酰甘油。微藻作为一种新型的油料生物,相对于陆生油料作物,具有细胞结构简单、光合效率高、生长速率快、单位面积油脂产量高、可合成高附加值产品、可在废水中生长、同时可吸收二氧化碳(发电厂、水泥厂等)净化环境等优势,已成为生物能源研究领域关注的焦点。目前仅有4项专利涉及高产油微藻藻株的保护1)吴庆余(清华大学,2008)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一株油脂含量高并且可进行异养培养的原囊壳小球藻(Chlorellaprotothecoides 0710,未见藻种保藏信息),其干重可达108g I71,总脂含量61 % dw ;2)胡洪营(清华大学)分别于2009和2010年公开一株小球藻(藻种保藏登记号CGMCCNO. 3037)和一株栅藻(藻种保藏登记号CGMCCN0. 3036),其可在城市污水中生长并进行生物柴油的生产;3)邓晓东(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2010公开了一株高产油小球藻突变株(藻种保藏登记号CCTCC NO. M2010170),但其生物量仅有0. 4g L—1,油脂含量最高达到干重40 %,不具备产业化潜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其生产工艺简单,可以大幅提高类波氏真眼点藻的油脂产量。为了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类波氏真眼点藻,其可以应用于生产微藻油脂。一种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微藻油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由藻种保藏室获得藻种后,将获得的藻种置于500mL培养瓶中静置培养3-5天,然后转移至IOOOml的培养瓶中继续静置培养3-5天,待藻液光密度OD75tl达到I. 5后,进行第二步操作;2)转移“步骤I”中的藻株至柱状光生物反应器中通气培养,通入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为1_5%,培养光强为150-200 ii E/m2S。3)在“步骤2”的基础上将藻株继续进行放大培养,并按接种比例20-30%,计算所需藻液的量;4)待藻液光密度OD75tl达到2. 5后,转入户外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规模化养殖;5)规模化养殖选用尿素或硝酸盐为氮源,氮元素浓度为2_6mM,控制培养光强为100-600 u E/m2s,培养周期 8-12 天。优选地,在“步骤I”中,由藻种保藏室获得藻种后,先利用显微镜观察藻株是否被其他微藻、原生动物或真菌污染,再进行培养。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类波氏真眼点藻的培养方法,其中培养环境条件适宜生长温度为15-30°C,光照强度为30-600 u E/m2s, pH为6-8 ;培养营养条件a).NaNO3 300-1500mg/L 或 NH2-CO-NH2 150-750mg/L ;b) K2HPO4 3H20 20-100mg/L ;c) MgSO4 7H20 50_80mg/L ;d) CaCl2 2H2030_50mg/L ;e). NaC0310-30mg/L ;f). FeCl3 6H20 2-6mg/L ;g).Citric acid 4_8mg/L ;h) EDTANa22-5mg/L ;i). H3BO3 2_4mg/L ;j). MnCl2 4H201_2mg/L ;k). ZnSO4 7H20 0. 1-0. 3mg/L ;I) Na2MoO4 2H20 0. 2-0. 4mg/L ;m) Co (NO3) 2 6H20 0. 02-0. 05mg/L ;n) CuSO4 5H200.06-0. 09mg/L。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类波氏真眼点藻进行生物柴油生产的技术具有以下优点I)类波氏真眼点藻在正常培养条件下的生物量可达8. Og/L以上,对它进行胁迫培养后,其总脂含量可占细胞干重的66 % (大多为三酰甘油TAG),脂肪酸组成分析发现,类波氏真眼点藻的脂肪酸以C16:0和C18:1为主,适宜用来生产生物柴油;2)类波氏真眼点藻细胞中含有超过总脂肪酸8. 6%的EPA和细胞干重6.0%的 胡萝卜素,在利用类波氏真眼点藻生产生物柴油的同时,还可以进行EPA和¢-胡萝卜素的生产,提高了藻体的利用率;3)类波氏真眼点藻细胞结构简单,可以通过改变环境条件或进行相关基因的定向改造,提闻其油脂广量;4)利用光生物反应器可以实现类波氏真眼点藻的规模化养殖,可以减少季节和地域限制。附图说明图1为类波氏真眼点藻营养细胞的形态;图2为类波氏真眼点藻细胞分裂方式,其中A.细胞二分裂,B.细胞四分裂,C.细胞八分裂,D.细胞十六分裂;图3类波氏真眼点藻随着培养液中营养的不断消耗,细胞中大量积累油体和类胡萝卜素的过程;图4为类波氏真眼点藻的生长曲线;图5为类波氏真眼点藻细胞中总脂含量的时相变化。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阐述。本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高产油能源的微藻及其培养方法,该微藻拉丁名称为类波氏真眼点藻(Eustigmatoscf. polyphem),已于2011年9月13日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成功;地址中国科学院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武吴洪李涛万凌琳李爱芬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