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的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36087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的一体化装置,包括后盖,后盖具有孔部;调光心轴,调光心轴是中空的并且具有回转体的前部和后部,前部的半径是变化的;连接件,连接件为环状,其内环卡合调光心轴,以使调光心轴沿与轴向垂直的平面方向可旋转而在轴向定位,并且将连接件固定到后盖,使得调光心轴的孔与后盖的孔部贯通或者调光心轴穿过后盖的孔部;滑动轴,滑动轴穿过调光心轴,滑动轴在调光心轴内沿轴向可移动,并在移动到所需位置后利用固定机构固定;至少一个法兰,连接至滑动轴,并且具有用以安装光源机构的安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实现多种不同光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的一体化装置。技术背景 目前,在照明灯具中,光心和光源与焦点的位置关系基本是一定的,也就是在灯具中,光源机构是固定安装在灯具中,其与灯具的镜头的位置关系保持恒定。由于灯具发光的最佳效果是当光心与焦点重合,所以一般来说,光源与镜头的位置关系是光源的光心位于镜头焦点的位置。在现有的技术中,灯具调节光源沿中心轴前后移动的光学变焦采用一个装置,而调校光源处于中心轴线又采用另一装置。一个灯具同时采用两个装置对于灯具的结构、外观、和应用都产生不少不利影响。随着灯具的发展,在如舞台演艺、电视拍摄等方面,需要根据情景实现不同的光效需求,而这种需求通常用多个灯具实现,这就要求使用者配备多个不同类型的灯具,且使用过程十分复杂与沉重。急需一种灯具,可以通过改变灯具中的光源与镜头二者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实现不同的情况下对光效的不同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灯具光心和光源与焦点的位置关系固定情况而提出本技术,为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进行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的一体化装置,以在不采用工具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灯具中的光源与镜头二者之间的距离和位置关系,便捷地对灯具进行变焦调节和光心调校,实现不同光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的一体化装置,包括调光心轴,调光心轴是中空的;滑动轴,滑动轴穿过调光心轴并沿调光心轴的轴向可移动并根据需要固定;连接件,连接件卡合调光心轴,以使调光心轴沿与轴向垂直的平面方向可旋转。其中,该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具有孔部的后盖和法兰,调光心轴穿过后盖的孔部,连接件固定至后盖;法兰与滑动轴连接并固定光源机构。其中,调光心轴包括前部和后部,前部为梭状或球状,后部为柱状的后部。其中,连接件为两个,分别为具有孔的圆环状,孔的半径是渐变的连接件的孔内轮廓与调光心轴的前部的外轮廓相对应,连接件的孔的最大半径位于边缘处,孔的一端的半径等于或大于调光心轴的前部的最大半径,孔的另一端的半径小于前部的最大半径。其中,调光心轴的后部具有定位孔,利用螺丝穿过定位孔限定滑动轴的位置。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的一体化装置,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实现多种不同光效,在不采用工具的情况下便捷地对灯具进行变焦调节和光心调校,实现不同光效并且可以反复用于多个灯具,使用领域广泛。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的一体化装置的侧视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的一体化装置的各个部件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后盖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调光心轴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连接件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滑动轴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法兰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二法兰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一体化装置的实现方案,在该实现方案中,一体化装置包括具有孔部的后盖,穿过后盖的调光心轴,卡合调光心轴使其可旋转并固定到后盖的连接件,穿过调光心轴并可以轴向移动的滑动轴,以及与滑动轴连接并且用以安装光源机构的法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首先,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对于采用抛物曲面反光杯的灯具,光源发光体所处位置与反光杯焦点的位置关系对应用效果产生巨大影响。可以将反光杯剖面视作为无数个直径不同的同心圆,这些同心圆的圆心所构成的直线可视作为中心轴。反光杯焦点为中心轴上的某一点。如光源发光体偏离中心轴,就会使灯具发光不对称、不均匀、亮度也会降低。所以,控制精良的灯具需要具有光心调校功能,以保证不规则的光源发光体最大限度地置于中心轴上,理论上称之为光心调校。抛物面反光杯当光源发光体处于焦点位置时,亮度最高、光束角度也最小。沿同心轴前后移动的一段过程中,会使灯具发光角度增大,理论上称之为发散。光源发光体围绕焦点沿中心轴前后移动得出宽窄变化的投光,理论上称之为变焦,是采用抛物线反光杯灯具实现光学变焦的基本原理。对于很多对照明质量要求高的应用,灯具的光学变焦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本专利技术便是利用一个装置便捷地实现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的功能。图I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一体化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一体化装置的各部件的分解图。如图所示,光学变焦与光心调校一体化装置至少包括后盖I,调光心轴2,滑动轴3,连接件4,第一法兰5和第二法兰6,手拧螺丝7。调光心轴2是回转体,在本实施例中,其为中空的柱体,其前部为被切除一部分的球状,后部的柱体半径小于球状部分的半径,如图4所示。当然,其前部也可以是完整球状或者是梭型,或者是其他任何半径变化的回转体。调光心轴2的后部柱体的半径小于后盖I的孔的半径,调光心轴3的前部的球状部分的半径大于后盖I的孔的半径,因而调光心轴3的后部可以安装在后盖I的孔中。调光心轴2的后部外侧具有可以利用螺丝等固定件穿过的通孔,以便于其中的滑动轴3的移动和固定。通孔可以是螺纹孔,通过在其中拧入手拧螺丝7将滑动轴3相对调光心轴2紧固。后盖I用于安装灯具的外壳,后盖I可以是带有孔的板,如图3所示,材料为金属(合金)或塑料或其他合适的材料。后盖I的孔可以是如图所示的位于其中间,或者位于其他合适的位置。调光心轴2与后盖I之间的连接可以通过连接件4完成,连接件为环状,内环卡合调光心轴2的前部外侧,以使调光心轴2沿与轴向垂直的平面方向可旋转而在轴向定位,如图5所示,调光心轴2的孔与后盖I的孔部贯通或者调光心轴2穿过后盖I的孔部。连接件4可以是两个或者一个,通过如螺丝连接等连接方式连接至后盖1,将调光心轴2固定到后盖的合适位置。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4是两个,如图所示,一个位于后盖侧,其靠后盖一侧的内径等于或小于后盖的内径,也小于球状部分的半径,其另一侧的内径等于或略大于调光心轴3的前部的球状部分的半径;另一个位于调光心轴2的前侧,连接件4的孔内轮廓与调光心轴2的前部的球状部分的轮廓对应,其也为半径渐变的环形,最大半径处为开口处, 最大半径等于或略大于调光心轴3的前部的球状部分的半径,而另一端的半径小于球状部分的半径。也就是说,连接件4位于球状部分中心两侧,由于两个连接件相抵靠位置的内环半径等于或略大于球状部分的最大半径,连接件4可以卡合调光心轴2,使其无法沿轴向移动,但是可以在与轴向垂直的方向旋转。因而可以利用两个连接件4固定调光心轴2的位置,其可以部分地伸出后盖I和连接件4。连接件4还可以仅有一个,在此情况下,连接件4的内部轮廓可以与调光心轴2前部的球状部分的外部轮廓对应以卡合,其也为半径渐变的环形,最大半径处为开口处,最大半径等于或略大于调光心轴3的前部的球状部分的半径。而后盖I的孔的直径小于调光心轴2的球状部分,而连接件4也可以利用例如螺丝连接等连接方式连接至后盖I以固定。当然,连接件4也可以以其他方式固定到外壳,例如焊接、粘接、利用卡扣等固定方式,不限于上述。滑动轴3为柱体,其外径小于或等于调光心轴2的内径,以从后盖I的后侧贯穿中空的调光心轴2,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丹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欣天和怡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