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挤压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34095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8-03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可视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挤压实验装置,涉及一种运用连续挤压工艺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型材的实验装置。是由滑动条、可视窗、加热板、热电偶、加热管、模具、导向块、挡料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挡料块与导向块通过螺栓连接;滑动条上安装可视窗,并装有加热板,滑动条嵌入导向块内;在导向块的下部装有模具;模具的下部装有热电偶;热电偶、加热板及装在导向块上的加热管与温控装置相连接;滑动条的上部与压力装置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体的新型可视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挤压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视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挤压实验装置,涉及一种运用连续挤压工艺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型材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无毒、无味、卫生性好,被称为“令人惊异的塑料”,在自然光照下其老化寿命长达50年以上,是一种目前世界上最好的可代替生铁和碳钢的塑料。但由于分子量很高,“性能卓越,加工困难”已经成为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现有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型材制造工艺包括模压法、柱塞挤出法、螺杆挤出法和一些特种方法,但对于分子质量大于1000万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非常困难,不加任何助剂,生产效率很低,若添加助剂,型材性能又降低。因此,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其加工效率是当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型材加工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连续挤压技术自1972年在英国诞生以来,已经近四十年。然而,真正用于其产业化加工的原料仅限于有色金属材料。进入二十一世纪,高分子材料已与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相同,成为科学技术、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材料。因此,把连续挤压技术应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加工领域,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是极具价值的,有望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型材生产效率及性能提高方面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可视化技术已应用于传统的螺杆挤出实验设备,但在高分子材料连续挤压工艺研究中尚未见有运用。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可视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挤压实验装置,为连续挤压技术产业化运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型材加工领域,提供必要的工艺研究探索与数据积累途径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可视化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挤压实验装置,它基于可视化技术和连续挤压技术,能够克服传统螺杆挤出实验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点,并为连续挤压技术产业化运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型材加工领域,提供必要的工艺研究探索与数据积累途径。本专利技术创造性的实现可视化技术及连续挤压技术的融合,为实现连续挤压技术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型材加工领域应用,提供了必要工艺研究实验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视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挤压实验装置,是由滑动条、可视窗、加热板、热电偶、加热管、模具、导向块、挡料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挡料块与导向块通过螺栓连接;滑动条上安装可视窗,并装有加热板,滑动条嵌入导向块内;在导向块的下部装有模具;模具的下部装有热电偶;热电偶、加热板及装在导向块上的加热管与温控装置相连接;滑动条的上部与压力装置相连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滑动条的一侧加工有落料槽,在落料槽的两侧加工有导向条;导向块加工有导向槽与模具通孔;挡料块的下部加工有挡料凸台,在挡料凸台的上部加工有出料口,出料口与装在模具通孔上的模具相连接;挡料块通过螺栓装在导向槽的内部内侧,滑动条通过导向条装于导向槽的内部外侧;在滑动条与挡料块之间留有挤压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主要表现在本专利技术基于可视化技术和连续挤压技术,能够克服传统螺杆挤出实验装置结构复杂、成本高的缺点。应用于实验室的基础应用研究,为连续挤压技术产业化运用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型材加工领域,提供必要的工艺研究探索与数据积累途径。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优点,其大批量投入市场必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本专利技术共有7幅附图,其中附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滑动条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滑动条俯视图;附图4为导向块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导向块俯视图;附图6为挡料块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挡料块俯视图。在图中1、滑动条I. I、落料槽I. 2、导向条2、可视窗3、加热板4、热电偶5、加热管6、模具7、导向块7. I、导向槽7. 2、模具通孔8、挡料块8. I、挡料凸台8. 2、出料口 9、温控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所示,是由滑动条I、可视窗2、加热板3、热电偶4、加热管5、模具6、导向块7、挡料块8组成;其特征在于挡料块8与导向块7通过螺栓连接;滑动条I上安装可视窗2,并装有加热板3,滑动条I嵌入导向块7内;在导向块7的下部装有模具6 ;模具6的下部装有热电偶4 ;热电偶4、加热板3及装在导向块7上的加热管5与温控装置9相连接;滑动条I的上部与压力装置相连接。滑动条I的一侧加工有落料槽I. 1,在落料槽I. I的两侧加工有导向条I. 2 ;导向块7加工有导向槽7. I与模具通孔7. 2 ;挡料块8的下部加工有挡料凸台8. I,在挡料凸台8.I的上部加工有出料口 8. 2,出料口 8. 2与装在模具通孔7. 2上的模具6相连接;挡料块8通过螺栓装在导向槽7. I的内部内侧,滑动条I通过导向条I. 2装于导向槽7. I的内部外侧;在滑动条I与挡料块8之间留有挤压腔。使用时,通过调节温控装置,给加热板、加热管及热电偶对装置进行预热。在初始温度达到100°c,然后缓慢由滑动条与挡料块之间的填料口处填入物料,同时温控装置持续对装置加热,通过可视窗观察物料状态,待物料出现熔融状态,启动压力装置带动滑动条下压,在滑动条对物料的摩擦力的驱动下,带动物料向下运动,在挡料块的阻挡下,物料经由模具口挤出。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 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可视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挤压实验装置,是由滑动条(I)、可视窗(2)、加热板(3)、热电偶(4)、加热管(5)、模具¢)、导向块(7)、挡料块(8)组成;其特征在于挡料块(8)与导向块(7)通过螺栓连接;滑动条(I)上安装可视窗(2),并装有加热板(3),滑动条⑴嵌入导向块⑵内;在导向块(7)的下部装有模具(6);模具(6)的下部装有热电偶(4);热电偶(4)、加热板⑶及装在导向块(7)上的加热管(5)与温控装置(9)相连接;滑动条(I)的上部与压力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视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挤压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条(I)的一侧加工有落料槽(I. I),在落料槽(I. D的两侧加工有导向条(1.2);导向块⑵加工有导向槽(7. I)与模具通孔(7.2);挡料块⑶的下部加工有挡料凸台(8. I),在挡料凸台(8. I)的上部加工有出料口(8. 2),出料口(8. 2)与装在模具通孔(7. 2)上的模具(6)相连接;挡料块⑶通过螺栓装在导向槽(7. I)的内部内侧,滑动条⑴通过导向条(I. 2)装于导向槽(7. I)的内部外侧;在滑动条⑴与挡料块⑶之间留有挤压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可视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连续挤压实验装置,涉及一种运用连续挤压工艺生产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型材的实验装置。是由滑动条、可视窗、加热板、热电偶、加热管、模具、导向块、挡料块组成;其特征在于挡料块与导向块通过螺栓连接;滑动条上安装可视窗,并装有加热板,滑动条嵌入导向块内;在导向块的下部装有模具;模具的下部装有热电偶;热电偶、加热板及装在导向块上的加热管与温控装置相连接;滑动条的上部与压力装置相连接。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新颖、加工简便、成本低、使用方便等特点,故属于一种集经济性与实用性为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牟冰松樊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