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静电喷涂自混供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2569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装置用于静电粉末喷涂,由喷粉室、回收器、回收粉加料器、混粉筒及新粉供粉器等组成,回收器设有气流自动筛粉机构,系统内粉末全气流管道输送,回收、加料、供粉、混合等过程均通过气流自动进行。装置换粉及排渣方便,无粉层污染,粉末回收及利用率高,去除了现有技术的袋滤器,节省了投资,降低了成本。(*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粉末静电喷涂技术已广泛用于家电、轻工等产品的外壳喷涂装饰。当粉末涂料通过喷枪向喷粉室内的工件进行喷涂时,粉末被静电吸附于工件表面,同时还有相当一部分粉末散落在喷粉室内,这部分粉末需要回收利用。现有的喷粉装置是将喷粉室与一个回收器相连,通过风机将喷粉室内的粉末抽吸至回收器,然后在回收器的底部装袋收取,经机械过筛去除杂质及大颗粒粉团后加入新粉料中回收使用。由于间歇操作人工卸粉,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粉层污染严重,而且粉末易吸潮结团,影响回收率和粉末利用率。鉴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收、利用率高,无粉层污染并能自动、连续回收、均匀混合的静电喷涂供粉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供粉装置除设有喷粉室(15)和回收器(2)外,还包括回收粉加料器(7)、新粉供粉器(9)及混粉筒(10),各设备之间以管道相通,管内通以压缩空气,实现粉末的全气流管道输送,回收器(2)的下端设有气流筛粉机构。回收器(2)下部呈锥形,其顶部与一离心风机(1)相连,喷粉室内的粉末被风机抽吸至回收器,并在回收器内被旋风分离,回收器内自中心向器壁粉末粒度逐渐增大,微量细微粉末由风机(1)抽出排除。回收器下端的筛粉机构由集粉斗(4)和一个与之旁通的辅回收器(3)组成,后者顶部与风机(1)相连,集粉斗(4)的下端设有与气流相通的排渣泵(5)。回收粉由回收器(1)落入集粉斗(4)中并被吸入辅回收器(3)中,经由粉泵(6)向加料器(7)吹送利用,较大颗粒的粉团因自重作用沉积子集粉斗底部通过排渣泵(5)被气流吹出排除,完成了气流筛粉过程。气流筛粉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是在前述的回收器(2)的底部连接一个集粉管(16),该集粉管的上部伸于回收器内并与回收器之间形成一个环形集渣槽(M),粒度较大的粉团沿着回收器(2)的器壁下落于环形槽内,通过排渣泵(5)由气流吹除,粒度较小的回收粉则通过集粉管并由粉泵(6)吹送至加料器(7)回收利用。为使新、老粉混合均匀,本技术装置设有流化室(13),来自混粉筒(10)的混合粉料经粉泵(11)强烈混合并吹送至流化室,室内通以压缩空气使粉末形成流化床而充分混合。本装置回收粉的筛粉,混粉均自动、连续进行,无需人工卸粉和机械过筛,无粉层污染,粉末全气流输送,不与外界接触,因而不易受潮结团,因而回收及利用率高,本装置去除了现有技术的袋滤器,节省投资,降低了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供粉装置的一实施例流程图。图2为由集粉管和环形槽组成的筛粉机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回收粉从喷粉室(15)抽吸至回收器(2),通过旋风分离从顶部排除细微粉末,其余落入集粉斗(4),在此通过排渣泵(5)排除粉团,其余被吸入辅回收器(3),通过顶部风机进一步排除细微粉末及灰尘,其余通过粉泵(6)送入回收粉加料器(7),并通过粉(8),由芯管(E)送入混粉筒(10),在此与来自新粉供粉器(9)的新粉料混合并由混粉筒底部的粉泵(11)送入流化室(13),进一步充分混合后由粉泵(14)送入喷枪使用。本实施例中,芯管(E)伸于混粉筒的底部,其端部管壁开有气孔以便在混粉筒出口处均匀混合,新粉供粉器(9)设有闸门(F),调节闸门开度及气流量,可控制新老粉料的混合比,保证涂层外观质量,供粉器(9)内有微孔气流槽(H),实现气流供粉。管(E)和槽(H)的气孔可避免粉末运行过程中的“架桥”现象,促使粉末运行畅通。本实施例在气流管道上设有清粉阀门(G),当装置内粉末需要换色时,开启该阀,可将装置内残留的原色粉末吹扫干净。气流筛粉机构根据粉层粒度与风速之间的关系,调节气流量即可筛取所需粒度的粉末。附图标号说明1是离心风机,2是回收器,3是辅回收器,4是集粉斗,5是排渣泵,6、8、11、14是粉泵,9是新粉供粉器,10是混粉筒,13是流化室,15是喷粉室,16是集粉管,E是芯管,F是闸门,G是清粉阀,H是开孔的气流槽,M是环形集渣槽。权利要求1.静电粉末喷涂自供粉装置,包括喷粉室和一个与风机相连接的回收器,其特征是,装置还包括回收粉加料器(7)、新粉供粉器(9)及混粉筒(10),各设备之间以管道相连,管内通以压缩空气,实现粉末的全气流管道输送,回收器(2)的下端设有气流筛粉机构。2.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气流筛粉机构是一个集粉斗(4)和与之旁通的辅回收器(3),集粉斗(4)的下端设有与气流相通的排渣泵(5)。3.如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粉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气流筛粉机构由集粉管(16)及该集粉管上部管壁与回收器(2)之间形成的环形集渣槽(M)组成,槽内粉渣通过排渣泵(5)排出。4.如上述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供粉装置,其特征是,混粉筒(10)与流化室(13)相连,室内通以压缩空气使粉料吹拂成流化床。5.如上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粉装置,其特征是,来自加料器(7)的回收粉由一根芯管(E)输入混粉筒(10)芯管伸入混粉筒底部,其端部管壁开有若干个气孔,混粉筒底部与粉泵(11)相连。6.如上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粉装置,其特征是,供粉器(9)内设有闸门(F)和有透气孔的气流槽(H)。7.如上述权利要求1或2或3或6所述的供粉装置,其特征是,气流管道上设有换粉用的清粉阀(G)。专利摘要本装置用于静电粉末喷涂,由喷粉室、回收器、回收粉加料器、混粉筒及新粉供粉器等组成,回收器设有气流自动筛粉机构,系统内粉末全气流管道输送,回收、加料、供粉、混合等过程均通过气流自动进行。装置换粉及排渣方便,无粉层污染,粉末回收及利用率高,去除了现有技术的袋滤器,节省了投资,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B05B15/00GK2058351SQ8921918公开日1990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198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89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宋世德 申请人:江苏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静电粉末喷涂自供粉装置,包括喷粉室和一个与风机相连接的回收器,其特征是,装置还包括回收粉加料器(7)、新粉供粉器(9)及混粉筒(10),各设备之间以管道相连,管内通以压缩空气,实现粉末的全气流管道输送,回收器(2)的下端设有气流筛粉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世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