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添大专利>正文

喷雾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375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喷雾泵,包括喷嘴(2)、按头(1)、主柱(3)、瓶盖(5)、活塞(6)、泵体(7)、钢珠(9)和弹簧(8);其特征在于活塞(6)上开有轴向通孔(61),通孔(61)下方开有沉孔(62);主柱(3)的外柱面上设有环形槽(31),环形槽(31)的外径与活塞(6)的轴向通孔(61)内径相配,环形槽(31)的槽宽(T1)大于活塞轴向通孔(61)的长度(T3),在环形槽(31)下部沿主柱(3)外柱面圆周设有密封环(32),密封环(32)与环形槽(31)的距离(T2)小于活塞沉孔(62)的深度(T4);活塞沉孔深度(T4)与主柱环形槽(31)到密封环(32)的距离(T2)之差不大于主柱环形槽的宽度(T1)与活塞轴向通孔的长度(T3)之差;主柱(3)上端面沿轴向开有盲孔(34),在环形槽(31)与密封环(32)之间的主柱表面开有侧孔(33)与盲孔(34)相通;活塞沉孔(62)内径不大于主柱密封环(32)的外径,密封环(32)到侧孔(33)段主柱(3)的柱面与活塞沉孔(62)的内壁间留有间隙。(*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喷雾泵,特别是一种在精细化工行业中用于将瓶内液体吸出并雾化的喷雾泵。
技术介绍
现有精细化工行业中特别是化妆品行业经常用到一种喷雾器,如化妆品行业中的发胶就是使用这种喷雾器的,其原理是在储液瓶上装设一个带吸管的提压泵,吸管伸入储液瓶底部,提压泵由泵体、活塞、弹簧及上、下单向阀门组成,活塞与泵体内腔成气密性活动联结,构成活塞,上、下阀门分别位于泵体上、下方,活塞在手压和弹簧的作用下在泵体内反复上下运动,将瓶内液体吸入泵体,并从提压泵上方的喷嘴中压出,形成雾状。其使用的单向阀是在一漏斗状的开口内放置一钢珠,利用钢珠的重力作用,当钢珠所受向上的力大于所受向下的力时钢珠向上移动将开口打开;在这种喷雾器中由于其泵体上方液体出口处使用了上述单向阀,而该单向阀是靠液体向上的力的作用才能打开的,所以液体在喷出过程中受到钢珠的阻力,影响了喷射速度,使其雾化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解决现有喷雾器存在的喷射速度慢、雾化效果差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喷雾泵,包括喷嘴、按头、主柱、瓶盖、活塞、泵体、钢珠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活塞上开有轴向通孔,通孔下方开有沉孔;主柱的外柱面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外径与活塞的轴向通孔内径相配,环形槽的槽宽大于活塞轴向通孔的长度,在环形槽下部沿主柱外柱面圆周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与环形槽的距离小于活塞沉孔的深度;活塞沉孔深度与主柱环形槽到密封环的距离之差不大于主柱环形槽的宽度与活塞轴向通孔的长度之差;主柱上端面沿轴向开有盲孔,在环形槽与密封环之间的主柱表面开有侧孔与盲孔相通;活塞沉孔内径不大于主柱密封环的外径,密封环到侧孔段主柱柱面与活塞沉孔的内壁间留有间隙。工作原理按下按头前,主柱在弹簧的作用下处于最高处,活塞的颈部(轴向通孔段)位于主柱环形槽下部,密封环紧贴活塞沉孔的外缘或内壁使主柱盲孔与泵体内腔不相通,按下按头带动主柱向下运动,活塞外径与泵体间的摩擦力大于活塞与主柱间的摩擦力,主柱与活塞间先产生相对运动,主柱上的密封环与活塞沉孔外缘或内壁分离使主柱的盲孔与泵体内腔相通,直到主柱下移到环形槽上边顶住活塞上部时主柱推动活塞向下移动,活塞压缩泵体内腔内的液体使之经活塞与密封环的间隙和主柱侧孔进入盲孔后再经按头上的通道和喷嘴喷出(其间钢球将泵体下部的孔堵住使泵体内腔内的液体不能回流瓶内);松开按头后,主柱在弹簧力作用下向上移动,此时活塞外径与泵体间的摩擦力大于活塞与主柱间的摩擦力,主柱与活塞间先产生相对运动,主柱上的密封环与活塞的沉孔外缘或内壁接触使主柱上的盲孔与泵体内腔分隔开,直到主柱环形槽下边接触到活塞沉孔底部带动活塞一齐向上移,这时泵体内腔产生负压,钢球被顶向上而打开下阀门,瓶内液体被吸入泵体内腔以备下次压下按头之用。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泵体内的液体在喷出过程中不象现有喷雾泵受到上单向阀的阻力,所以其喷射速度不受影响,提高了雾化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喷雾泵的一个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中主柱的放大图。图3是图1实施例中活塞的放大图。图4是图1实施例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图4中主柱向下移动时密封环与活塞分离后的示意图。图面标记说明1-按头,2-喷嘴,3-主柱,31-环形槽,32-密封环,33-侧孔,34-盲孔,4-锁盖,5-瓶盖,51-内环,6-活塞,61-通孔,62-沉孔,7-泵体,71-外翻边,72-透气孔,73-泵体内腔,8-弹簧,9-钢珠。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喷雾泵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2、图3可见,所述的喷雾泵,包括喷嘴2、按头1、主柱3、瓶盖5、活塞6、泵体7、钢珠9和弹簧8;泵体7固定在瓶盖5的内环51上,锁盖4对活塞6起上限位作用,钢珠9与泵体7下部的开口构成单向阀,按头1上装有喷嘴2,活塞6套在主柱3的环形槽31,其外径与泵体7内径相配合,主柱3上设有盲孔34、侧孔3和密封环32,盲孔34与按头1内的通道相通,活塞6上开有轴向通孔61和沉孔62,环形槽31的槽宽T1大于活塞6轴向通孔61的长度T3,密封环32与环形槽31的距离T2小于活塞沉孔62的深度T4;活塞沉孔深度T4与主柱环形槽到密封环的距离T2之差小于主柱环形槽的宽度T1与活塞轴向通孔的长度T3之差;活塞沉孔62内径不大于主柱密封环32的外径,密封环32到环形槽31段主柱柱面与活塞沉孔62的内壁间留有间隙;弹簧8装在主柱3和泵体7之间。结合上述工作原理和图4、图5可以清楚理解本技术中主柱3上的环形槽31、侧孔33、密封环32和活塞6上的通孔61、沉孔62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喷雾泵,包括喷嘴(2)、按头(1)、主柱(3)、瓶盖(5)、活塞(6)、泵体(7)、钢珠(9)和弹簧(8);其特征在于活塞(6)上开有轴向通孔(61),通孔(61)下方开有沉孔(62);主柱(3)的外柱面上设有环形槽(31),环形槽(31)的外径与活塞(6)的轴向通孔(61)内径相配,环形槽(31)的槽宽(T1)大于活塞轴向通孔(61)的长度(T3),在环形槽(31)下部沿主柱(3)外柱面圆周设有密封环(32),密封环(32)与环形槽(31)的距离(T2)小于活塞沉孔(62)的深度(T4);活塞沉孔深度(T4)与主柱环形槽(31)到密封环(32)的距离(T2)之差不大于主柱环形槽的宽度(T1)与活塞轴向通孔的长度(T3)之差;主柱(3)上端面沿轴向开有盲孔(34),在环形槽(31)与密封环(32)之间的主柱表面开有侧孔(33)与盲孔(34)相通;活塞沉孔(62)内径不大于主柱密封环(32)的外径,密封环(32)到侧孔(33)段主柱(3)的柱面与活塞沉孔(62)的内壁间留有间隙。专利摘要一种雾化效果好的喷雾泵,包括喷嘴、按头、主柱、瓶盖、活塞、泵体、钢珠和弹簧;其特征在于活塞上开有轴向通孔,通孔下方开有沉孔;主柱的外柱面上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的外径与活塞的轴向通孔内径相配,环形槽的槽宽大于活塞轴向通孔的长度,在环形槽下部沿主柱外柱面圆周设有密封环,密封环与环形槽的距离小于活塞沉孔的深度;活塞沉孔深度与主柱环形槽到密封环的距离之差不大于主柱环形槽的宽度与活塞轴向通孔的长度之差;主柱上端面沿轴向开有盲孔,在环形槽与密封环之间的主柱表面开有侧孔与盲孔相通;活塞沉孔内径不大于主柱密封环的外径,密封环到侧孔段主柱柱面与活塞沉孔的内壁间留有间隙。文档编号A45D19/00GK2550073SQ02271560公开日2003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8日专利技术者林添大 申请人:林添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添大
申请(专利权)人:林添大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