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德伦专利>正文

气动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2078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9 21:08
一种气动工具,其包括壳体、驱动轴、气缸、进气阀、与切换机构。气缸设置于壳体内部,且具有正转进气孔与逆转进气孔。进气阀设于气缸后,用以封闭或开启正转进气孔或逆转进气孔。切换机构设于进气阀后方,其包括调整机构、弹力组件、与固定栓。调整机构的部分体积外露于壳体,且于调整机构上设置有滑沟,滑沟两端分别设有卡槽。固定栓的一端固定于壳体上,而另一端则伸入于滑沟中。调整机构与进气阀相连动,当调整机构被转动一预定角度后,固定栓的位置会与卡槽相对应,此时弹力组件施加于调整机构的弹力会使固定栓进入并卡合于卡槽内。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气动工具可方便地让用户变换驱动轴的旋转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工具,特别是关于一种气动工具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I,图I所绘示为公知的一种气动工具。此气动工具10具有一呈枪形的壳体11、一驱动轴12、与一扳机13,于驱动轴12的前端可安装有一锁件(未绘示),该锁件为螺栓或螺帽。此外,扳机13则是用以趋动装设于壳体11内部的进气装置(未绘示),当扳机13被按下后,驱动轴12便会转动。此外,于壳体11的后方则设置有一旋钮141,通过调整该旋钮141可控制驱动轴 12的转向,例如将旋钮141顺时针旋转一预定角度后,可使驱动轴12顺时针旋转,若将旋钮 141逆时针旋转一预定角度后,则可使驱动轴12逆时针旋转。请参照图2,图2所绘示为气动工具的部分零组件,由左至右分别为气缸15、进气阀16、与调整机构14。其中,在气缸15内部设有叶轮(未绘示),叶轮上设置有叶片,进气阀16则包括前盖161与后座162,而调整机构14则包括旋钮141与连动件142。在图2 中,除了旋钮141外,其他的零组件皆位于壳体11的内部。通过转动旋钮141,可连带使连动件142与进气阀16转动。此外,气缸15的后端还设置有正转进气孔与逆转进气孔(未绘示),通过旋转前盖161可使正转进气孔或逆转进气孔开启或封闭,以控制气缸15内部叶轮的转向,从而控制驱动轴12的转向。当气动工具10在运作时,其产生的震动可能让进气阀16偏离原本预定的角度,导致气动工具10无法有效运作。为了使进气阀16保持在预定的角度,目前的作法是将后座 162上的0型环1621与壳体11的内壁作紧密地接触。通过壳体11与0型环1621间的摩擦力,可使进气阀16保持在预定的角度。然而,当壳体11与0型环1621间的摩擦力愈大, 使用者也须花费更大的力量来转动旋钮141,从而造成使用上的不便。而且,0型环1621属于软性材质,使用时间愈久,磨损的问题也愈严重。因此,如何设计出一气动工具,其可方便地让用户变换驱动轴的旋转方向,已成为所属
的技术人员值得去思量的一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气动工具,此气动工具可方便地让用户变换驱动轴的旋转方向。基于上述目的与其他目的,此气动工具包括一壳体、一驱动轴、一气缸、一进气阀、 与一切换机构。其中,气缸设置于壳体的内部,且具有正转进气孔与逆转进气孔。进气阀设于气缸之后,用以封闭或开启正转进气孔或逆转进气孔,从而调整驱动轴的转向。切换机构设于进气阀后方,其包括一调整机构、一弹力组件、与一固定栓。弹力组件施加一弹力于调整机构,而该调整机构的部分体积外露于壳体外,且于调整机构上设置有一滑沟,该滑沟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卡槽。此外,固定栓的一端固定于壳体上,而另一端则伸入于滑沟中。而且,调整机构与进气阀相连动,当调整机构被转动一预定角度后,固定栓的位置会与卡槽相对应,此时弹力组件施加于调整机构的弹力会使固定栓进入并卡合于卡槽内。在上述的气动工具中,进气阀具有一盲孔,而调整机构则包括一扳动件与一连接轴。扳动件设置于壳体上方,且滑沟是设置于扳动件的其中一侧,而弹力组件则施加弹力于扳动件上。连接轴贯穿扳动件,且连接轴的一端是插入于盲孔中。当扳动件被扳动后,会带动连接轴,从而让连接轴带动进气阀,以使进气阀封闭或开启正转进气孔或逆转进气孔。而且,进气阀包括一前盖与一后座。通过转动前盖可封闭或开启正转进气孔或逆转进气孔,以调整气动工具的转向。另外,后座与前盖固定连接,且盲孔是设置于后座上。此外,切换机构更包括一支撑套件,该支撑套件位于盲孔的正上方且承靠在进气阀上。弹力组件是套设于支撑套件上,而连接轴则贯穿支撑套件。 在上述的气动工具中,调整机构包括一旋钮与一连动件。其中,旋钮是设置于壳体的后方,连动件设置于壳体内,该连动件是与旋钮、进气阀相连动。另外,滑沟是设置于连动件上,弹力组件则是施加弹力于连动件上。调整机构更包括多个插销,该插销的一端是插设在旋钮上,而插销的另一端则是插设在连动件上。通过插销,当旋钮被转动时,连动件也会跟着转动。因此,当旋钮被转动后,会带动连动件,从而让连动件带动进气阀,以使进气阀封闭或开启正转进气孔或逆转进气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气动工具是利用卡合的方式来固定进气阀,故可长久使用,不会像公知的0型环有磨损的问题。而且,由于并非利用0型环的摩擦力来固定进气阀,故相较于公知的气动工具,使用者无须耗费较大的力量来转动旋钮或扳动件。附图说明图I所绘示为公知的一种气动工具。图2所绘示为气动工具的部分零组件。图3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动工具。图4A所绘示为第一实施例的气动工具的内部视图。图4B所绘示为气缸、叶轮与进气阀的爆炸图。图4C所绘示为气缸的立体图。图4D所绘示为进气阀与切换机构的爆炸图。图5A与图5B所绘示为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图6A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气动工具。图6B所绘示为第二实施例的气动工具的内部视图。图6C所绘示为第二实施例的进气阀与切换机构的爆炸图。图7A与图7B所绘示为调整机构的立体图。图8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气动工具。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照图3,图3所绘示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气动工具。此气动工具20具有一呈枪形的壳体21、一驱动轴22、与一扳机23,在驱动轴22的前端可安装有一锁件(未绘示),该锁件为螺栓或螺帽。此外,扳机23则是用以趋动装设于壳体21内部的进气装置(未绘示),当扳机23被按下后,驱动轴22便会开始转动。此外,在壳体21的后方还设有旋钮2611,当旋钮2611往顺时针方向旋转一预定角度后,驱动轴22便会进行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反之,当旋钮2611往逆时针方向旋转一预定角度后,驱动轴22便会进行逆时针方向的旋转。请参照图4A与图4B,图4A所绘示为第一实施例的气动工具的内部视图,图4B所绘示为气缸、叶轮与进气阀的爆炸图。气动工具20还包括一气缸24、一叶轮27与一进气阀 25,其中气缸24设置于壳体21的内部且具有正转进气孔241与逆转进气孔242 (如图4C 所示)。此外,进气阀25设于气缸24之后,此进气阀25是用于封闭或开启气缸24的正转进气孔241或逆转进气孔242,以调整驱动轴22 (如图3所示)的转向。叶轮27上设置有叶片271,这些叶片271是插设在叶轮27上的间隙272。当高压气体从正转进气孔241或逆转进气孔242进入后,其会推动叶片271并使叶轮27转动,从而使驱动轴22旋转。此外,请同时参照图4B与图4D,图4D所绘示为进气阀与切换机构的爆炸图。其中,切换机构26 (如图4A所不)是设置于进气阀25后方,此切换机构26包括一调整机构 261、一弹力组件262、与一固定栓263。调整机构261包括一旋钮2611与一连动件2613, 其中旋钮2611是设置于壳体21的后方,连动件2613则是设置于壳体21的内部。由图4D 可知,调整机构261还包括二插销2615,此插销2615的一端是插设在旋钮2611上,而插销 2615的另一端则是插设在连动件2613上。因此,当旋钮2611旋转时,连动件2613也会被带动并旋转。在本实施例中,弹力组件262为螺旋弹簧,但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也可选用其他型态的弹性组件。请继续参照图4B与图4D,进气阀25包括一前盖252与一后座254,其中前盖252 是与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德伦
申请(专利权)人:黄德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