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蓝莓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619848 阅读:8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9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蓝莓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蓝莓专用肥包括动物粪便、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其特征是动物粪便、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的质量比为1:0.9~1.1:1.2~1.4:3.2~3.5。制备方法为:1、动物粪便无害化处理;2、将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干燥后粉碎成30~60目。3、动物粪便、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的质量比为1:0.9~1.1:1.2~1.4:3.2~3.5混合均匀后干燥,即得蓝莓专用肥。本发明专利技术原料都为酸性有机物,并且有机质含量高,符合蓝莓生长的营养需求,能较好地促进和调节蓝莓的生长发育,提高蓝莓的产量和质量,对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改善土壤质量都显著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蓝莓生长的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蓝莓(blueberry),又称为越桔、越橘、蓝衆果,为杜醇花科(Ericaceae)越桔属 {Vaccinium L.)植物。果实含有抗氧化剂、叶酸、细菌抵制因子、花青素、胡萝卜素、鞋花酸等多种化合物。蓝莓果实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保健成分,国际粮农组织将其列为人类五大健康食品之一。有机质含量高的酸性土壤可以栽培出高品质的蓝莓。我国的土壤大多为红壤和黄壤,这两类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都偏低,难以较好地满足蓝莓生长的营养需求,目前蓝莓种植时使用的肥料大多是传统的果树肥料,因现有的果树肥料PH值过高或不能较好地满足蓝莓生长的营养需求,对促进蓝莓生长和蓝莓增产效果不明显,蓝莓果实质量较差。因此,开发适用于蓝莓生长的专用肥,对提高蓝莓的产量和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适合于蓝莓生长和提高蓝莓果实质量的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蓝莓专用肥包括动物粪便、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其特征是动物粪便、 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的质量比为I :0. 9 I. I :1. 2 I. 4 :3. 2 3. 5。本专利技术的蓝莓专用肥的制备方法为1、动物粪便无害化处理将去除杂质后的动物粪便加入除臭剂、EM菌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在25 35 °C密闭的环境中发酵5 10天;2、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的制备将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干燥后粉碎成30 60目。3、配制动物粪便、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的质量比为I :0. 9 I. I :1. 2 I. 4 :3.2 3. 5混合均匀后干燥,即得蓝莓专用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蓝莓专用肥,原料都为酸性有机物,并且有机质含量高,符合蓝莓生长的营养需求,能较好地促进和调节蓝莓的生长发育,提高蓝莓的产量和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蓝莓专用肥可作基肥和追肥,基肥施用时用量为100 150kg/亩;追肥施用时用量为 60 80kg/ 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蓝莓专用肥大部分原料为生物质废弃物,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改善土壤质量都显著的作用。具体实施例方式1、动物粪便无害化处理称取去除杂质后的马粪100kg、羊粪50 kg,加入除臭剂、2 kg EM菌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在30 °C密闭的环境中发酵8天;2、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的制备将150kg松针粉、200 kg锯木灰、500 kg草炭粉干燥后粉碎成40目。3、配制将上述制备好的动物粪便、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混合均匀后干燥,检验,包装制得蓝莓专用肥。权利要求1.一种蓝莓专用肥,包括动物粪便、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其特征是动物粪便、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的质量比为I :0. 9 I. I :1. 2 I. 4 :3. 2 3. 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蓝莓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1)动物粪便无害化处理将去除杂质后的动物粪便加入除臭剂、EM菌液,混合搅拌均匀后,在25 35 °C密闭的环境中发酵5 10天;(2)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的制备将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干燥后粉碎成30 60目;(3)配制动物粪便、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的质量比为I:0. 9 I. I :1. 2 I. 4 :3.2 3. 5混合均匀后干燥,即得蓝莓专用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蓝莓专用肥包括动物粪便、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其特征是动物粪便、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的质量比为10.9~1.11.2~1.43.2~3.5。制备方法为1、动物粪便无害化处理;2、将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干燥后粉碎成30~60目。3、动物粪便、松针粉、锯木灰、草炭粉的质量比为10.9~1.11.2~1.43.2~3.5混合均匀后干燥,即得蓝莓专用肥。本专利技术原料都为酸性有机物,并且有机质含量高,符合蓝莓生长的营养需求,能较好地促进和调节蓝莓的生长发育,提高蓝莓的产量和质量,对资源综合利用、保护环境、改善土壤质量都显著的作用。文档编号C05F15/00GK102603377SQ20121011196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吴永斌, 和加卫, 和建平, 和志娇, 和文佳, 李燕, 杨正松, 杨洪涛, 杨燕林, 毕海林, 王宇萍, 王朝文, 胡强, 黄杏娥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和加卫杨正松杨燕林李燕胡强和文佳毕海林杨洪涛王朝文和志娇黄杏娥吴永斌王宇萍和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