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北大学专利>正文

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驱动系统的精确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616422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8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惯性导航控制技术,具体是一种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驱动系统的精确控制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目前尚无一种能够有效提高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驱动系统的控制品质的方法的问题。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驱动系统的精确控制方法,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a.采用大量程陀螺、小量程陀螺、高速模拟-数字转化采集电路构成转速复合测量-转速误差补偿系统;b.采用两个高精度加速度计构成陀螺g值敏感性补偿系统;c.采用逐次逼近PID整定方法对驱动系统的PID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d.采用伺服电机与高精度编码器构成高动态响应驱动电机执行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高转速、小体积飞行器的姿态、轨迹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惯性导航控制技术,具体是一种。
技术介绍
惯性导航是20世纪中期发展起来的导航技术,这种技术通过惯性测量装置测量载体相对惯性空间的角速率以及加速度信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推算载体的瞬时姿态,速度和位置信息,具有不依赖外界信息、不对外辐射能量、不受干扰、隐蔽性强的优点。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因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维护简单、测量精度高、计算量适中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惯性导航。根据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在实现半捷联过程中是否具有驱动系统,可以将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分为被动式与主动式两种。其中,被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成本低的优点。但是被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需要根据实际测量对象进行具体参数设计,因而对不同测量对象的通用性较差。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具有闭环控制、系统体积小等特点,使得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具有测量精度更高、对测量对象通用性更好等优点。由于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具有驱动系统,其驱动系统的控制品质将直接影响到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因此,如果能够有效地提高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测量装置驱动系统的控制品质,就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主动式半捷联惯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李杰张晓明刘喆石云波唐军郭涛鲍爱达杨卫秦丽马喜宏崔星赵诣
申请(专利权)人:中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