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供电雾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3862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6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加湿设备,特别是一种无线供电雾化器。该雾化器有一电能发射盒和一与电能发射盒相邻设置的电能接收盒,该雾化器的控制电路由设置在电能发射盒内部的电子线路板、发射线圈以及设置在电能接收盒内部的包含接收线圈的接收电路组成,电能接收盒内设一盛液容器和一插设在盛液容器中的雾化装置,电能发射盒与电能接收盒呈水平相邻对置,电能发射盒和电能接收盒的对置面内分别设有所述的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电能接收盒还包含一浮子装置,其通过内装有导线的导线筒与雾化装置相连通,该浮子装置可在雾化用液过少时,使电能接收盒自动断电。且该雾化器可水平方向隔空传递电能,便于移动后置放在台面上,增加了使用便利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雾化加湿设备,特别是一种无线供电雾化器
技术介绍
雾化设备在中国已是家喻户晓的小型家电,尤其是在中国北方,冬季室内均使用暖气,而造成屋内空气干燥,人们纷纷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屋内湿度;另外还有家庭使用醋熏设备除去空气中的细菌;使用香薰设备美化空气环境等。而现有的雾化设备,多是通过导线与电源相连接,使其移动较为不便;于是有如中国专利号200520011450. 7的喷雾式迷你加湿器,通过LC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来隔空传递电能,使雾化设备移动更为方便。该喷雾式迷你加湿器包括一水杯、电子换能片、电子线路板和包含吸水棒的吸水部件,其在水杯的正下方还包含一底座盒,盒内装有前述的电子线路板;线路板包括一无线供电专用电子发射芯片和与其连接的LC振荡发射电路,发射电路包含一发射线圈,该发射线圈在底座盒中水平布置;一雾化装置,包括一感应线圈盒,盒中装有一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在感应线圈盒中亦水平布置,并与该发射线圈相对应;吸水管装在感应线圈盒顶面和杯盖下表面间; 在吸水管的上端和杯盖下表面间还装有一与感应线圈电连接的电子换能片;一导线筒,筒内的导线下端与感应线圈连接,上端与电子换能片连接;该电子换能片和感应线圈串联构成一谐振接收电路;一杯盖,在杯盖上与吸水管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一个喷雾口。因其水平布置的发射线圈和感应线圈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发射和接收电能,所以免去了水杯的电源线,使水杯移动更加方便。然而上述专利的喷雾式迷你加湿器,虽然能够隔空传递电能,但因其发射线圈和感应线圈的水平布置方式,导致其水杯只能处在底座盒的上方空间时才能接收到电能,而水杯在底座盒的上方空间内上下移动,就造成了使用者只能手握水杯,而不能将水杯置于底座盒以外的台面上的缺陷,亦给加湿器的使用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上述加湿器还存在当雾化用液过少时,不能自动停机而使雾化杯烧干的缺陷。干烧的雾化杯,不仅构成了安全隐患,而且因干烧会减少其使用寿命,同时也浪费了电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可以在水平方向上隔空传递电能,使其便于移动的同时,又能让使用者在水平方向移动雾化器后,便于将其置放在台面上,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同时,该雾化器还能在液位过低时实现自动停机,以使其既节约电能、保障使用者安全,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下面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供电雾化器,该雾化器有一电能发射盒和一与电能发射盒相邻设置的电能接收盒,该雾化器的控制电路由设置在电能发射盒内部的电子线路板、 发射线圈以及设置在电能接收盒内部的包含接收线圈的接收电路组成,电能接收盒内设一盛液容器和一插设在盛液容器中的雾化装置;所述的电能发射盒与电能接收盒呈水平相邻4对置,电能发射盒的对置面内设有所述的发射线圈,电能接收盒的对置面内与发射线圈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所述的接收线圈;且所述的电能接收盒还包含一控制雾化液量的浮子装置,该浮子装置通过内装有导线的导线筒与雾化装置相连通。由以上技术方案所实现的本技术,其优点在于,该电能发射盒中的发射线圈和电能接收盒中的接收线圈因其相对水平的布置方式,可使电能横向传递,从而令使用者在水平方向移动电能接收盒后,能够继续接收电能的同时便于将其置放在台面上,而不必用双手托扶,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同时该电能接收盒内还包含一浮子装置,该浮子装置可以检测液位,在雾化用液液位过低时自动断电,保护了设备和人员安全;该电能发射盒内还包含一香料贮存盒,可以用来存放固体香片或液体香料等,当需要时,使用者可随时将其置入电能接收盒的液体容器内,亦方便了使用。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3:本技术的立体剖视图。图4:本技术雾化装置的剖视图。图5:本技术液体容器与电能接收盒壳体的3图6:本技术的电路控制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I电能发射盒10壳体101对置面102上盖11电子线路板12发射线圈13电源接口14香料贮存盒2电能接收盒20壳体201对置面202上盖203出雾孔204前壁21盛液容器22雾化装置221雾化元件222吸水部件2221吸水棒223导线筒224接收线圈225板状上部2251卡臂23浮子装置231干簧管开关232浮子233浮子压盖24发光装置241接收线圈242发光管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书附图1-5为本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首先请参阅附图I-图3所示,为一种无线供电雾化器,该雾化器有一电能发射盒I 和一与电能发射盒I相邻设置的电能接收盒2,该雾化器的控制电路由设置在电能发射盒I 内部的电子线路板11、发射线圈12以及设置在电能接收盒2内部的包含接收线圈224的接收电路组成,电能接收盒2内设一盛液容器21和一插设在盛液容器21中的雾化装置22 ;所述的电能发射盒I与电能接收盒2呈水平相邻对置,电能发射盒I的对置面101 内设有所述的发射线圈12,电能接收盒2的对置面201内与发射线圈12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所述的接收线圈224;且所述的电能接收盒2还包含一控制雾化液量的浮子装置23,该浮子装置23通过内装有导线的导线筒223与雾化装置22相连通。所述的相邻靠的两对置面101、201为形状相吻合的竖直面,或倾斜面,或曲面;电能发射盒I内的发射线圈12通过导线与电能发射盒I内部的电子线路板11相连通,电能接收盒2内的接收线圈224通过导线与接收电路相连通。所述的电能发射盒I具有上敞口的壳体10,电能接收盒2具有上敞口的壳体20 ;电能接收盒2壳体20内的盛液容器21为一中空,且上开口的容器(请一并参阅图5);电能接收盒2雾化装置22的上部设有一与电能接收盒2壳体20的上敞口相扣合的板状上部225,板状上部225内设有雾化元件221,板状上部225向下凸伸有上端与雾化元件221相顶抵的吸水部件222,吸水部件222内部含有一吸水棒2221 ;该板状上部225还向下凸伸有内设导线的导线筒223,该导线筒223下端装设有所述的控制液量的浮子装置 23 ;该板状上部225的一侧还向下凸伸一内设有所述接收线圈224的与电能接收盒2壳体 20相扣合的卡臂2251 (请一并参阅图4);上述的电能接收盒2的对置面201由该板状上部 225的卡臂2251,和与该卡臂2251相扣合的电能接收盒2壳体20的面相拼接而成;所述雾化装置22的吸水部件222和下端接设浮子装置23的导线筒223均探伸在雾化液中,并与所述的盛液容器21相插设。所述的电能发射盒I壳体10上方设置有上盖102,电能发射盒I的壳体10向外一侧开设有与USB接口或与车载点烟器电源输出端相插设的电源接口 13,而该电能发射盒I 的壳体10与上盖102扣合后,形成一仅设有外露电源接口孔的整体式电能发射盒I ;所述的电能接收盒2雾化装置22的板状上部225上方亦设置有上盖202,该上盖 202与该板状上部225相卡扣,并与电能接收盒2的壳体20相对接;该电能接收盒2的上盖202开设有与其内雾化元件221置放位置相对应的出雾孔203,所述的电能接收盒2上盖 202与电能接收盒2的壳体20相对接后,形成一仅设有出雾孔203的整体式电能接收盒2。所述控制雾化液量的浮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鲁敏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