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拉簧式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13015 阅读:3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6 2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簧式开关,该开关包括:拉簧(8)、按钮(1)、动触架(3)、支座(2)和动触片(10)。所述支座(2)包含顶杆(12)和连接孔(11),所述按钮(1)装在支座(2)的顶杆(12)上且可以左右摇摆;所述所动触片(10)装在支座(2)上左右旋转;所述动触片(10)上有一个弯钩(9)和两个相反面的左、右动触点(21、22),所述左、右动触点(21、22)接触面(15)面积之和为8平方毫米,所述拉簧(8)一端与按钮(1)相连另一端连接弯钩(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拉簧式开关稳定性好,接触面积大,性能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拉簧式开关
技术介绍
以有的电源开关为弧形、球形压簧,或者一般的弹簧,它存在使用稍久就容易产生松动脱位,导致整体开关报废的缺点,而一般动触片的触点接触面积为5 6平方毫米左右,接触面积不大,使用过久后可能会导致动触片松动,从而接触不到导电板,从而导致开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提高拉簧式开关的稳定性,使接触面积提高,增强开关的性能。(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拉簧式开关,所述拉簧式开关,它包括拉簧、按钮、动触架、支座和动触片。所述支座包含顶杆和连接孔,所述按钮装在支座的顶杆上且可以左右摇摆;所述动触架装在支座的底侧,所述动触片位于动触架的下方并贴住动触架通过与支座的连接孔相连可做左右旋转运动;所述动触片上有一个弯钩和左、右动触点, 所述拉簧一端与按钮相连另一端连接弯钩,采用拉簧的装置能使开关稳定性更好;采用动触片的动触点为两个,大大降低了动触点的磨损,使用寿命增强。所述两个动触点装在动触片左右两边的面上,接触面面积之和为8平方毫米,从而大大增强了开关的性能。上述的拉簧式开关中,所述拉簧式开关还包括下盖,所述下盖与支座相连,所述下盖内装有第一接线座、第二接线座、接地线接线座,所述接地线接线座与动触架相连,所述第一接线座与第二接线座分别装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包含静触点,所述静触点的位置可以贴在左右动触点左右摇摆后的位置上。上述的拉簧式开关中,所述第一接线座、第二接线座、接地线接线座分别包含螺丝与接线处;所述下盖在螺丝顶面与接线处17对应处设置有螺丝孔与线孔,方便电源线接线与螺丝刀使用。(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拉簧式开关稳定性好,动触点的接触面面积为8平方毫米,接触面积大,性能好。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拉簧式开关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拉簧式开关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拉簧式开关的仰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动触片的平面图;图5为本技术的开关第一种使用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的开关第一种使用状态图。图中I为按钮、2为底座、3为动触架、4为第一接线座、5为接地线接线座、6为导电板、7为下盖、8为拉簧、9为弯钩、10为动触片、11为连接孔、12为顶杆、13为第二接线座、14 为静触点、15为接触面、16为螺丝、17为接线处、18为螺丝顶面、19为螺丝孔、20为线孔、21 为左动触点、22为右动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2、3、4所示,所述拉簧式开关包括拉簧8、按钮I、动触架3、支座2和动触片10 ;所述支座2包含顶杆12和连接孔11,所述按钮I装在支座2的顶杆12上且可以左右摇摆;所述动触架3装在支座2的底侧,所述动触片位于动触架的下方并贴住动触架通过与支座的连接孔相连可做左右旋转运动;,所述动触片10上有一个弯钩9和两个相反面的左、右动触点21、22,所述左、右动触点21、22装在动触片(10)左右两边的面上,接触面15 面积之和为8平方毫米,从而大大增强了开关的性能。所述拉簧8 —端与按钮I相连另一端连接弯钩9 ;采用动触片10的动触点为两个,大大降低了动触点的磨损,使用寿命增强。上述的拉簧式开关中,所述下盖7与支座2相连,所述下盖7内装有第一接线座4、 第二接线座13、接地线接线座5,所述接地线接线座5与动触架3相连,所述第一接线座4 与第二接线座13分别装有导电板6,所述导电板6包含静触点14,所述静触点14的位置可以贴在左、右动触点21、22左右摇摆后的位置上。上述的拉簧式开关中,所述第一接线座4、第二接线座13、接地线接线座5分别包含螺丝16与接线处17 ;所述下盖7在螺丝顶面18与接线处17对应处设置有螺丝孔19与线孔20,方便电源线接线与螺丝刀使用。使用时,先把电源线进通过线孔20进入接线处17,螺丝刀通过螺丝孔19把螺丝 16拧紧使正极电源线与第一接线座4、正极电源线连接第二接线座13、接地线接线座5固定,用手按下按钮I的左边部分,所述按下按钮I的同时所述拉簧8并带动动触片10往右边旋转,使动触片10上的右动触点22与第一接线座4上的导电板6的静触点14接触则开关开启(图5);用手往下按下按钮I的右边部分,所述按下按钮I的同时所述拉簧8并带动动触片10往左边旋转,使动触片10上的左右动触点21与第二接线座13上导电板6的静触点14接触则开关关闭(图6)。本技术的拉簧式开关稳定性好,动触点的接触面面积为8平方毫米,接触面积大,性能好。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拉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式开关包括拉簧(8)、按钮(I)、动触架(3)、 支座(2)和动触片(10);所述支座(2)包含顶杆(12)和连接孔(11),所述按钮(I)装在支座⑵的顶杆(12)上且可以左右摇摆;所述动触架(3)装在支座⑵的底侧,所述动触片(10)位于动触架(3)的下方并贴住动触架(3)通过与支座的连接孔(11)相连可做左右旋转运动;所述动触片(10)上有一个弯钩(9)和左、右动触点(21、22),所述拉簧(8) —端与按钮(I)相连另一端连接弯钩(9),所述左、右动触点(21、22)装在动触片(10)左右两边的面上,接触面(15)面积之和为8平方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拉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簧式开关还包括下盖(7); 所述下盖⑵与支座⑵相连,所述下盖(7)内装有第一接线座(4)、第二接线座(13)、接地线接线座(5),所述接地线接线座(5)与动触架(3)相连,所述第一接线座(4)与第二接线座(13)分别装有导电板(6),所述导电板(6)包含静触点(14),所述静触点(14)的位置可以贴在左、右动触点(21、22)左右摇摆后的位置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簧式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座(4)、第二接线座(13)、接地线接线座(5)分别包含螺丝(16)与接线处(17);所述下盖(7)在螺丝顶面(18) 与接线处(17)对应处设置有螺丝孔(19)与线孔(20)。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拉簧式开关,该开关包括拉簧(8)、按钮(1)、动触架(3)、支座(2)和动触片(10)。所述支座(2)包含顶杆(12)和连接孔(11),所述按钮(1)装在支座(2)的顶杆(12)上且可以左右摇摆;所述所动触片(10)装在支座(2)上左右旋转;所述动触片(10)上有一个弯钩(9)和两个相反面的左、右动触点(21、22),所述左、右动触点(21、22)接触面(15)面积之和为8平方毫米,所述拉簧(8)一端与按钮(1)相连另一端连接弯钩(9)。本技术的拉簧式开关稳定性好,接触面积大,性能好。文档编号H01H19/36GK202352570SQ20112046236公开日2012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专利技术者蔡尧土 申请人:余姚市帅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尧土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帅隆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