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节外置式太阳能发电高温真空集热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01600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膨胀节外置式太阳能发电高温真空集热管,包括导热管,导热管外表面与过渡板焊接,过渡板与屏蔽筒连接,屏蔽筒设置在导热管外表面,膨胀节上端口的内部与过渡板焊接,膨胀节上端口的外部焊接着盖板,膨胀节下端口与可伐环连接,可伐环与玻璃外壳焊接。导热管通过过渡板与屏蔽筒链接,实现导热管内部的热量,不会直接对膨胀节作用,保护膨胀节。膨胀节上端口的内部,与过渡板焊接,膨胀节上端口的外部,焊接着盖板,从而保证该结构能进一步的保护膨胀节,同时还能保证膨胀节与过渡板焊接的气密性。膨胀节下端口与可伐环连接在一起,可伐环再与玻璃外壳进行焊接,这样就构成密闭的真空环境。热吸收效率好,整体效率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光热发电
,涉及一种膨胀节外置式太阳能发电高温真空集热管
技术介绍
槽式太阳能发电是目前国际上用于并网发电最多的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该技术的核心部件为高温集热管。高温集热管通过吸收太阳能而加热液体工质,然后高温液体工质通过换热器产生高压水蒸汽,高压水蒸汽驱动常规热发电系统进行发电。为了提高能量转换效率,除了需要高温集热管能将液体工质加热到400°C以上外,还需要尽可能的减少热量损失,因此高温集热管均采用内、外管双层结构。金属内管吸收太阳能加热管内液体工质,玻璃外管起保护作用,同时内、外管之间长期处于真空状态,隔绝热传递,减少热量损失。金属内管与玻璃外管之间采用玻璃-金属封接技术将玻璃与金属连接在一起。由于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内管采用不锈钢材料,外管采用硼硅3. 3玻璃,这两种材料膨胀系数相差极大,接近5倍。在工作温度下,因为膨胀系数不同,内管不锈钢伸长的长度远大于外管硼硅3. 3玻璃伸长的长度,会将外管硼硅3. 3玻璃材料拉裂,为了消除这种影响,集热管两端必须增加膨胀节,消除因热膨胀带来的应力影响。然而现有的高温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热吸收效率不好,效率低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大中唐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西电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