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桂华专利>正文

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600595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2 0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配方及质量比如下:栀子∶红花∶当归∶三七∶川断∶大黄∶桃仁∶丹参∶白芷∶川芎的质量比为2∶2∶4∶3∶4∶5∶3∶4∶4∶3。该中药组合物以君臣佐使组方,运用传统中医穴位疗法和现代药学透皮吸收理论,把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粉碎成粉末,加黄酒调匀成糊状,敷于人体双侧鹤顶、内外膝眼穴。通过刺激穴位,经络传导,疏通经络,活血祛瘀,使筋脉气血通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给药方法方便,药效持久,不良反应少其痊愈及显效率18.0%,有效率为72.0%,总有效率为90有效率%,是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药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涉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老年性膝关节炎。它是一种慢性关节疾病,它的主要改变是膝关节软骨面的退行性变和继发性的骨质增生。主要表现是关节疼痛和活动不灵活,X线表现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质致密,骨小梁断裂,有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有唇样增生。后期骨端变形,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内软骨剥落,骨质碎裂进入关节,形成关节内游离体。临床上以中老年发病最常见,女性多于男性。病理特点为局灶性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软骨下骨质变密(硬化),边缘性骨软骨骨赘形成和关节畸形。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者是由于关节软骨变性和关节遭受慢性损伤而致,肥胖和遗传因素等也有一定的影响,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继发性者是由于膝部外伤、劳损、慢性炎症,以及膝内、外翻畸形等所致,如股骨髁或胫骨平台骨折、髌骨骨折或脱位、关节软骨损伤、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等,多发生于青壮年。美国风湿病学院推荐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I、I个月来大多数日子膝关节疼痛;2、关节活动时有弹响;3、膝关节僵硬< 30分钟;4、年龄 > 38 岁;5、膝关节骨肥大伴弹响;6、骨肥大不伴弹响。当病人存在第I条即疼痛,同时伴有2、3、4条或伴有2、3、5条或伴有6条均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医认为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充盈则筋劲强,关节滑利。在中年以年,肝肾逐渐亏虚,肾气不足,筋骨失其所养,筋软骨萎,或兼遭风寒湿邪内侵,易发本病。若膝部外伤、劳损,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受阻,致使筋骨失养而发病。目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多种多样,可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而前者在临床上最常用,且病人最易接受,非手术疗法可分为理疗、激光照射、针刺疗法、辅助工具、注射疗法、药物等方式。中药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常以补肝肾,强筋壮骨,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止痛为法。中药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内治法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是相同的,疗效也较为确切(阳旭升,靳嘉昌,靳荷;中药外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中医正骨》;2010年2月第22卷第2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丰富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中药药物,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所述的外用中药组合物选用中药穴位贴敷,通过经络传导,调理气血,使经络疏通,筋有所养,骨有所生,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配方的成分及质量配比如下桅子、红花、当归、三七、川断、大黄、桃仁、丹参、白主、川芎的质量比为 2:2:4:3:4:5:3:4:4: 3。桅子性味苦寒,归心、肝、肺、胃、三焦。功能主治凉血止血,生桅子有消肿止痛之功效,《本草纲目》治……损伤瘀血……”现代研究表明,其对动物软组织损伤的实验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红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功效主治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可用于跌打损伤。《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药品化义》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现代研究表明红花黄色素及黄II、黄III有改善外周微循环障碍作用,使血流加速、毛细血管网开放数目增加和血细胞聚集程度减轻。当归,性温,味甘、辛。归肝、心、脾经。功能主治是补血活血、风湿痹痛、跌扑损伤。《注解伤寒论》记载“通脉”。同时,现代研究记载当归煎剂耳血管灌注流可使家兔子血管舒张,水提醇沉液静注可使麻醉犬动脉压下降,冠脉、脑动脉和股动脉阻力下降,血流量增加。三七,性味味甘微苦,性温, 归经归肝、胃经。功效主治止血,散瘀,消肿,止痛,可治疗治跌扑瘀血,外伤出血,痈肿疼痛。《本草求真》三七,世人仅知功能止血止痛。殊不知痛因血瘀而疼作,血因敷散而血止。 三七气味苦温,能于血分化其血瘀。”《玉揪药解》“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敛新血。 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证实,三七具有药理功效如下止血、抗血栓、促进造血、抗炎镇痛,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川断,性能与应用味苦、辛、微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肝肾,养筋骨,通关节,和血脉。用于肾虚腰痛,足膝无力,风寒湿痹而肝肾不足、血脉不利者。《本草汇言》续断,补续血脉之药也。……大抵所断之血脉非此不续,所伤之筋骨非此不养,所滞之关节非此不利……”大黄,性味苦,寒。归经胃经;大肠经;肝经;脾经功效祛瘀主治跌打损伤。用于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神农本草经》记载其主下瘀血、 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濒湖集简方》记载其“治打仆伤痕,瘀血滚注,或作潮热者大黄末、姜汁调涂。一夜,黑者紫,二夜,紫者白也。”桃仁,性味苦、甘,平。归心、肝、大肠经。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用于跌扑损伤。《本经逢原》桃仁,为血瘀血闭之专药。现代研究表明, 该品水煎醇沉液可使离体兔耳静脉血管流量增加,有舒张血管作用。给麻醉犬动脉注射,能增加股动脉血流量及降低血管阻力,对血管壁有直接扩张作用。该品还有抑制血液凝固和溶血作用。丹参,性味苦,微寒。归心、肝经。功效主治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可用于热痹疼痛,疮疡肿痛,跌仆伤痛。《本草汇言》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现代研究表明,丹参及其丹参酮2A磺酸钠通过提高红细胞中2、3_ 二磷酸甘油酸含量和抑制钙高蛋白功能发挥稳定红细胞膜抗溶血作用,丹参注射液减少红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作用,这些可能是其改善微循环的机制。白芷性味温,辛。归经入肺、脾、胃经,为阳明经引经药。功能主治为祛风除湿,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风湿痹痛。《滇南本草》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现代研究表明,白芷对小鼠甩尾法实验中,显示镇痛作用,并抑制其自主活动。川芎味辛,性温。归肝、胆、心包经。功能主治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可用于跌扑肿痛,风湿痹痛。”《中药大辞典》记载其提取物川芎嗪静注可增加家兔肠系膜微循环血流量和微血管开放数目,在体处对由二磷酸腺苷、胶原和凝血酶诱导的家兔和人血小板聚集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迅速解聚。本专利技术以君臣佐使组方,以大黄为君药,以充分发挥其活血化瘀之功用,其归肝、 脾经,肝主筋,脾主四肢,故用之可祛四肢关节之瘀滞之气血;以当归、川断、丹参、白芷为臣药,同时,当归可补血养血,川断补肝肾强筋骨,丹参本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病人肝肾已虚、气血不足,故加当归、川断,可补养气血、补益肝肾,而丹参有活血祛之功效,白芷的祛风除湿作用又加强君药活血祛瘀,理气止痛之效;以三七、桃仁、川芎为佐药,三七、桃仁均有活血神祛瘀功用,可加强君药之功效,而川芎有行气止痛之功,故可促药吸收,增强其共用; 桅子、红花为使药,二药与君药相使为用,共奏活血行气之功用,但同时桅子又可发挥其消肿止痛之功。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全方共奏活血产祛瘀,通络止痛,祛风除湿之功。以黄酒作为药引子,《本草纲目》上说“诸酒醇不同,唯米酒入药用”(米酒即黄酒), 黄酒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运用传统中医穴位疗法和现代药学透皮吸收理论,采用中药组合物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桂华矫俊东王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熊桂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