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科模型用牙龈套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7893 阅读:5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科模型用牙龈套件,包括具有牙冠部和牙根部模型牙、设有插入通孔模型牙龈和设有插入穴的模型牙列,模型牙龈能够拆卸固设于模型牙列上方,插入通孔与插入穴相通,模型牙的牙根部能够拆卸固定插置于模型牙龈的插入通孔和模型牙列的插入穴内,模型牙的牙冠部止挡于模型牙龈上端外侧面,所述模型牙龈为弹性材料制成,模型牙龈的插入通孔内侧壁与模型牙的牙根部外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圈密封环状空隙,本发明专利技术用牙周袋探针测量空隙深度的模拟训练与实际测量牙周袋深度感觉相似,符合用于测定牙齿与牙龈间形成的牙周袋的深度的实习训练的要求,且其结构稳定,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科模型,特别涉及一种齿科模型用牙龈套件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齿科模型用于主要的齿科治疗的实习训练,齿科模型具备以下构成含牙冠部11以及牙根部12的模型牙10,带插入穴的模型牙列20和带插入孔的模型牙龈30, 模型牙龈30外部模仿牙龈表面形状,其内部与模型牙列20的上面形状大体相同,模型牙龈 30的内部与模型牙列20的上面相对,紧贴在一起,插入孔与插入穴之间相连通,牙根部12 嵌合在模型牙列20以及模型牙龈30中的同时,牙冠部11在模型牙龈30外面卡止,凸出于插入孔上方。近年作为牙周炎治疗的一环,需要齿科模型符合用于测定牙齿与牙龈间形成的牙周袋的深度的实习训练的要求。但现有的齿科模型因模型牙龈30以及模型牙列20相互紧贴,所以牙周袋上无法形成足够的空隙40。因此,此类齿科模型不可用于测定牙周袋深度的实习训练。针对该情况出现了以下的齿科模型模型牙列20在模型牙龈30 —侧隆起的部分是被切削掉的一部分。因此,模型牙列20的上部与模型牙龈30偏离,模型牙列20、 模型牙龈30与牙根部12之间形成了空隙40。使用时,首先将牙周袋探针P的前端放置在模型牙龈30与模型牙10的相接部。在此状态下将牙周袋探针P向下方插入,在模型牙龈 30与牙根部12相接部位附近模型牙龈30拱曲,牙周袋探针P被引入到空隙40里。接着, 引入到空隙40里的牙周袋探针P继续向下插入,直到牙周袋探针P的前端到达模型牙列20 的上部。读取牙周袋探针P侧面的刻度,测定空隙40的深度。但是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引入到空隙40里的牙周袋探针P的前端会碰到模型牙列20的上部。通常为保持模型牙列20的形状,该部分会采用无弹性变形的材料制作。所以,测定牙周袋深度时牙周袋探针P的前端会碰到形成牙周袋的模型牙龈30。因此,给予测量空隙40深度的使用者的感触与测量牙周袋的深度的感触不一样。又由于测量牙周袋的深度时,难于感觉到牙周袋探针P的前端有无到达模型牙龈处,常会误深入到牙周袋更深处,甚至可能会刺穿模型牙龈。 第二,因切削掉模型牙列20位于模型牙龈30侧隆起部分的一部分,插入穴的深度减少了, 模型牙10的稳定性变差。因此,为使模型牙10稳定,模型牙龈30需采用刚性材质来制作。 但采用刚性材料来制作模型牙龈30后,模型牙龈30变得难以弯曲,所以牙周袋探针P插入空隙40中时,需要大力插入。因此牙周袋探针P插入空隙40时的感觉与牙周袋探针插入牙周袋时的感觉不一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齿科模型用牙龈套件,使用该齿科模型用牙龈套件进行牙周袋深度测量的感觉与实际相接近,且其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齿科模型用牙龈套件,包括模型牙、模型牙龈和模型牙列,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模型牙列上侧设有插入穴,模型牙龈能够拆卸固设于模型牙列上方,模型牙龈下侧面与模型牙列上侧面紧密贴合,模型牙龈上设有与模型牙列上插入穴相通的插入通孔,模型牙上部为牙冠部,下部为牙根部,模型牙的牙根部能够拆卸固定插置于模型牙龈的插入通孔和模型牙列的插入穴内,模型牙的牙冠部止挡于模型牙龈上端外侧面,所述模型牙龈为弹性材料制成,模型牙龈的插入通孔内侧壁与模型牙的牙根部外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圈密封环状空隙,使用时,将牙周袋探针的前端放置在模型牙和模型牙龈相接处的上端,在此状态下用一定的力将牙周袋探针向里面插入, 具有弹性的模型牙龈上端向外拱曲,牙周袋探针被引入到空隙中,该空隙为模拟牙周袋,将空隙中的牙周袋探针向更深处插入,插到空隙底端,测定插入到空隙中的牙周袋探针的长度即可测出空隙的深度,即测出模拟牙周袋深度,所述牙周袋探针没有特别限定,可插入模拟牙周袋的空隙内部的棒状物即可,为测量插入深度最好其外圆周面上带有刻度。牙周袋探针插入到空隙时的感觉可给予使用者牙周袋探针插入到牙周袋里相近的感觉,由于牙根部位于空隙以下部分始终与模型牙龈紧密接触,所以,即使模型牙龈为弹性牙龈,也可使模型牙稳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型牙龈的插入通孔内侧壁与模型牙的牙根部外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圈密封环状空隙的结构为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模型牙龈的插通孔内侧壁自下而上分别形成有纵向排列的呈向内凸出的环状的第一、二膨出部,该第一、二膨出部之间部分形成一圈凹部,该第一、二膨出部内侧壁与模型牙的牙根部外侧壁紧密贴合,第一、二膨出部之间的一圈凹部与模型牙的牙根部外侧壁之间形成一圈环状空隙,使用时,首先将牙周袋探针的前端放置在第二膨出部与模型牙相接部,在此状态下用一定的力将牙周袋探针向里面插入,具有弹性的第二膨出部向模型牙龈外侧拱曲,牙周探针被引入到空隙中,将空隙中的牙周袋探针向更深处插入,到达第一膨出部的上部止,测定插入到空隙中的牙周袋探针的长度即可测出空隙的深度。第一、二膨出部的设计使得凹部在模型牙龈上,制造成本低的同时,以前使用的模型牙也可继续使用,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又因凹部设计在具有弹性的模型牙龈上,使用临床上适当的力(例如20-25g)来进行测量训练时,可得到与临床上同样的触感,并且若使用临床上不适当的大力来进行测量训练时,会与实际临床一样破坏组织得到错误数据,因此练习的成果可反馈到临床上,可进行与实际相近的测定牙周袋深度的训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型牙龈的插入通孔内侧壁与模型牙的牙根部外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圈密封环状空隙的结构为模型牙的牙根部圆周外侧壁上形成有一圈环状内凹槽,模型牙龈的插入通孔内侧壁与模型牙的牙根部外侧壁紧密贴合,模型牙龈内侧壁与牙根部圆周外侧壁上的内凹槽之间就形成了一圈密封的环状间隙。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以使用方向为基准,所述第一膨出部相对于第二膨出部为单独部件,即第一膨出部和第二膨出部为分体的,由于牙周袋的形状、深度等与牙龈的柔软度等各种条件会因个体有很大差别。因此第一膨出部相对于第二膨出部为单独部分, 则第一膨出部以及第二膨出部可采用相同或不同形状和材料来制作,这样可以针对各种病例进行训练,并且第二膨出部变形的时候,该分体结构会抑制它向第一膨出部传递变形,因此牙周袋探针插入空隙后,空隙的形状不会生变化,抑制了牙周袋形状变大,所以可进行与实际相近的测定牙周袋的深度的训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膨出部的硬度高于第二膨出部的硬度,牙周袋探针会比较容易从第二膨出部与牙根部之间插入到空隙内,但难于插入到弹性比较差的第一膨出部与牙根部之间,牙周袋探针到达在第一膨出部就卡止了,防止牙周袋探针插入第一膨出部以下而导致测量数据错误,保证训练与实际情况相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模型牙龈的材料为聚乙烯橡胶、软质橡胶树脂、软质环氧树脂、橡胶、不饱和聚酯树脂和硅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具有弹性的模型牙龈和模型牙的牙根部之间形成密封的空隙来模拟牙周袋,使得用牙周袋探针测量空隙深度的模拟训练与实际测量牙周袋深度感觉相似,其符合用于测定牙齿与牙龈间形成的牙周袋的深度的实习训练的要求,且其结构稳定,制造成本低廉,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状态图3为图1中A-A部剖面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结构分解状态图7为现有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淳博岩城重次蔡依民
申请(专利权)人:日进教学器材昆山有限公司株式会社日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