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集中参数T模型的交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相的测后模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9766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集中参数T模型的交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相的测后模拟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领域。当交流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在短数据窗内,分别实测输电线路首端M点和末端N点处的线模电压uMαβγ、uNαβγ和电流iMαβγ、iNαβγ,然后分析其线模量网络的特性,利用集中参数T模型的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列出方程,模拟计算输电线路末端N点处的电流,再计算出末端N点处模拟电流波形与实测电流波形的相关系数rαβγ,根据相关系数rαβγ识别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单相和多相故障。具有、不受过渡电阻和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故障识别选相快速可靠等优点,便于快速可靠的进行重合闸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集中参数T模型的交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相的测后模拟方法, 属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技术介绍
自动重合闸技术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一种有效措施。统计表明,在超、 特高压输电线路故障中,超过70%的故障是单相接地故障,而单相故障中80%为瞬时性故障,因此在我国超、特高压系统中有广泛采用单相重合闸。由于选相跳闸的需要,选相元件成为高压保护装置中的重要元件。常规选相方法主要有突变量选相、电流差动选相、行波选相。突变量选相动作迅速,但系统振荡时突变量选取困难,电流差动选相可靠灵敏,但运用到长线时,受分布电容电流影响很大,行波选相由于行波信号的不易捕捉性和不可重复性限制了行波选相的可靠性,由于基于模型的时域故障选相原理具有从暂态到稳态的故障全过程数据都适用、无需经过时频域的转换、直接用采样点就可以进行保护算法,且所需数据窗极短等优点,所以必将成为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通过对交流输电线路(集中参数T模型)线模分量附加网络的分析发现当某个模量对应两相均为非故障相,于短数据窗内,线路两侧该模量电压电流满足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可列出方程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集中参数T模型的交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相的测后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交流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在短时窗内,分别实测输电线路首端M点和末端N点处的线模电压uM…、Ujva β r和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基于集中参数T模型的交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相的测后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选相的具体步骤如下(I)利用如下扩展的凯伦贝尔相模变换矩阵,将三相量解耦为三个相互独立的模量,得到各电气量的a模、β模和r模三个线模分量(2)交流输电线路发生故障后,在短时窗内,实测输电线路首端M点和末端N点的电压 # 7、uNa和电流iMa、i#i7,然后根据实测得到的首端M点电压 # 7、电流in。和线模电阻值A、电感值乙、电容值C1,利用集中参数T模型的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列出方程L =+ 模拟计算出线路N端的a模电流f ;并以同样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基于集中参数T模型的交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相的测后模拟方法,其特征在于测量输电线路两端电压、电流时,短时窗的长度为2ms,采样频率为 20kHz ο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集中参数T模型的交流输电线路故障选相的测后模拟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当交流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在短数据窗内,分别实测输电线路首端M点和末端N点处的线模电压uMαβγ、uNαβγ和电流iMαβγ、iNαβγ,然后分析其线模量网络的特性,利用集中参数T模型的基尔霍夫电流定理列出方程,模拟计算输电线路末端N点处的电流,再计算出末端N点处模拟电流波形与实测电流波形的相关系数rαβγ,根据相关系数rαβγ识别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单相和多相故障。具有、不受过渡电阻和分布电容电流的影响、故障识别选相快速可靠等优点,便于快速可靠的进行重合闸用。文档编号G01R31/08GK102590693SQ20121003839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1日专利技术者曹璞璘, 束洪春, 王家勇, 田鑫萃, 董俊 申请人:昆明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束洪春王家勇董俊田鑫萃曹璞璘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