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铅酸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92123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1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折叠式铅酸蓄电池,包括壳体、端盖、正极板、负极板、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电解液,壳体至少一端开口,端口由端盖封装,正极板和负极板中,至少有一极采用单块极板,正极板与负极板分别采用隔板包覆后层叠并折叠成单体电芯,单体电芯装于壳体之内,壳体内灌入所述的电解液,电解液充分吸附于正极板、负极板及隔板;正极板、负极板分别对应设置有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正极极耳、负极极耳分别与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相连,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从壳体的端口引出。本发明专利技术折叠式铅酸蓄电池具有结构新颖、容量大、比能量高、耐振动性能好、大电流放电性能力强、占用空间少、电池内阻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折叠式铅酸蓄电池
技术介绍
铅酸蓄电池广泛应用于能源、通信、电力、交通和军事等诸多领域。传统的铅酸电池,其单体电芯结构中,正负极板都是由多块极板构成的,由于此结构决定了生产工艺的复杂性,其生产工艺包括多道工序,如铸板、涂膏、固化干燥、分片、焊接等;并且,由于一个单体电芯中包括了数量较多的正负极板,所以,在其生产过程中还容易造成较大的铅污染;另外,当电池用于电动汽车的蓄电池使用时,目前全部采用垂直放置的电池,而由于受高度的限制,给其在电动汽车中的安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折叠式铅酸蓄电池,该电池的制备工艺简单、工序少、不易引起铅污染,且该电池具有容量大、比能量高、适于快速及深充放电、抗振、使用寿命长;同时,该电池可以水平放置,正负极端子由电池的一端或两端引出,设计灵活,可适用于各种使用场合,特别是适合于电动汽车的应用,安装简便,占用空间小。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折叠式铅酸蓄电池,包括壳体、端盖、正极板、负极板、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电解液,壳体至少一端开口,端口由端盖封装,正极板和负极板中,至少有一极采用单块极板,正极板与负极板分别采用隔板包覆后层叠并折叠成单体电芯,单体电芯装于壳体之内,壳体内灌入所述的电解液,电解液充分吸附于正极板、负极板及隔板;所述的正极板、负极板分别对应设置有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正极极耳、 负极极耳分别与正极端子、负极端子相连,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从壳体的端口引出。所述的折叠式铅酸蓄电池,正极板、负极板采用碳纤维增强铅合金复合材料(如铅钙合金、铅锡合金、铅锑镉合金和铅钙锡铝合金等)分别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而制成。所述的折叠式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栅和正极极耳、负极板栅和负极极耳分别采用碳纤维增强铅合金复合材料一体冲压而成。所述的折叠式铅酸蓄电池,正极端子、负极端子分别焊接于正极极耳、负极极耳。所述的折叠式铅酸蓄电池,正极极耳通过正极汇流排与正极端子相连,负极极耳通过负极汇流排与负极端子相连。所述的折叠式铅酸蓄电池,壳体一端开口,正极端子、负极端子从壳体的端口引出。所述的折叠式铅酸蓄电池,壳体两端开口,正极端子与负极端子分别从壳体的两个端口引出。所述的折叠式铅酸蓄电池,壳体可以呈水平状或竖直状放置,且正负极由电池一端或两端引出,这使电池的放置和配组更加灵活,为其在电动汽车上的使用提供了便利。所述的折叠式铅酸蓄电池,正极板或负极板采用单块极板,另一极的极板由多块构成,由第一隔板包覆的单块极板折叠,多块由第二隔板包覆的另一极的极板层叠于由第一隔板包覆的单块极板的各折叠层之间而成单体电芯,正极板的极耳与负极板的极耳在同侧或对侧。所述的折叠式铅酸蓄电池,正极板、负极板都采用单块极板,正极板、负极板分别由隔板包覆,然后层叠在一起并折叠成单体电芯,正极板的极耳与负极板的极耳在同侧或对侧。本专利技术折叠式铅酸蓄电池至少有一极采用单块极板,其制造工艺简单、工序少,避免了传统电池在制备过程中引起的铅污染。本专利技术折叠式铅酸蓄电池不仅具有结构新颖、容量大、比能量高、耐振动性能好、 大电流放电性能力强、占用空间少、电池内阻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其独特而灵活的水平设计,使其非常适合于电动汽车上应用。本专利技术折叠式铅酸蓄电池还采用了碳纤维增强板栅,其极板在折叠时不会断裂、 制造工艺性好;同时,电池的装配压力可以灵活调节,使活性物质很难脱落,从而使电池的抗振能力更强,使用寿命更长。附图说明图I是实施例一电池正负极端子由两端引出时的极板层叠图。图2是折叠后的极群剖视图。图3是实施例一电池正负极端子由两端引出时的电池总装图。图4是实施例二电池正负极端子由一端引出时的极板层叠图。图5是实施例二电池正负极端子由一端引出时的电池总装图。图6是实施例三负极为单块极板的电池正负极叠放图。图7是实施例三负极为单块极板的折叠好的极群剖视图。图8是实施例四正极为单块极板的电池正负极叠放图。图9是实施例四正极为单块极板的折叠好的极群剖视图。图10是实施例三或四电池正负极端子由一端引出时的电池总装图。图11是实施例三或四电池正负极端子由两端引出时的电池总装图。(注实施例一、二的正、负极板均采用单块极板;实施例三、四的正极或负极采用单块极板,而另一极由多块极板组成。)图不中1_负极板,2-正极板,3-负极板包覆隔板,4-正极板包覆隔板,5-负极极耳,6-负极端子,7-负极汇流排,8-正极极耳,9-正极端子,10-正极汇流排,11-壳体, 12-排气阀,13-端盖。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电池的正极板2、负极板I均采用单块极板,正极板2、 负极板I均采用碳纤维增强铅合金复合材料分别涂覆有正极活性物质、负极活性物质而制成,正极板2、负极板I分别对应设置有正极极耳8、负极极耳5,正极板2和正极极耳8、负极板I和负极极耳5分别采用碳纤维增强铅合金复合材料一体冲压而成。负极板I、正极板2分别由隔板3、隔板4包覆后并层叠在一起。本实施例的端子由电池的两端引出,按图 I的方式层叠,即正极极耳8、负极极耳6处于相对侧,层叠好的极群按照图2的方式折叠成单体电芯,将前述折叠成的单体电芯装入电池壳体11内,如图3所示,折叠式铅酸蓄电池包括负极板I、正极板2、负极板包覆隔板3、正极板包覆隔板4、负极极耳5、负极端子6、负极汇流排7、正极极耳8、正极端子9、正极汇流排10、壳体11、排气阀12、端盖13、电解液,本实施例的电池正负极端子由两端引出,电池按照图3装配,壳体11呈水平状,壳体11的两端开口,两端口分别由一端盖13封装,端盖13上装有排气阀12。壳体11内灌入电解液,电解液充分吸附于正极板2、负极板I及隔板3、4。正极极耳8通过正极汇流排10与正极端子9焊接,负极极耳5通过负极汇流排7与负极端子6焊接,正极汇流排10、负极汇流排7处于壳体11内,正极端子9、负极端子6分别从壳体11的两个端口引出。实施例二 参见图4、5,本实施例的壳体11只有一端开口,正极端子9、负极端子6 都从壳体11的该端口引出。负极板I、正极板2分别由隔板3、隔板4包覆后,按图4的方式层叠,即正极极耳8、负极极耳6处于同侧,层叠好的极群按照图2的方式折叠成单体电芯,再装入壳体11内。本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参考实施例一。上述两个实施例的电池正、负极板均采用单块极板,下面对一极即正极或负极采用单片电极,而另一极采用多块极板组成的实施例予以详细说明。正负极都采用单块极板时,活性物质利用率较低,必须采用相对较薄的极板。为了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可以将正负极中的一极改为多块极板。实施例三如图6、7所示,负极板I采用单块极板,正极板2由多块构成,正极板2、 负极板I分别由隔板4、隔板3包覆后,多块正极板2上下交错层叠于负极板I的两表层,后将负极板I折叠。当然,也可以先将负极板I折成一叠,然后将多块正极板2叠放在负极板 I的各折叠层之间。折叠好的单体电芯最后呈图7所示状态。将折叠好的单体电芯装入壳体11内,如图10、11所示,折叠式铅酸蓄电池包括负极板I、正极板2、隔板3、负极极耳5、 负端子6、负极汇流排7、正极极耳8、正极端子9、正极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训国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中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