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等离子体去边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9399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2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等离子体去边夹具,包括固定硅片夹具以及套设于固定硅片夹具上的套装;固定硅片夹具包括下盖板、对称设于下盖板两边的至少2对导柱、以及沿导柱上下移动的上盖板,导柱上设有配合的螺帽;套装包括套装下盖板、对称设于套装下盖板两边的至少1对套装导柱、以及沿套装导柱上下移动的套装上盖板,套装导柱上设有配合的套装螺帽;套装导柱位于所述导柱所在的下盖板两边的另外两边;上盖板和套装上盖板之间设有配合的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更好地压紧电池片,使电池片的片与片边缘之间空隙很小,减少了等离子体向太阳能电池片表面渗漏,有利于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的提高;且所夹的电池片非常稳定,不易产生碎片。(*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辅助工具,具体涉及ー种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等离子体去边夹具
技术介绍
太阳能是没有污染、使用方便的可再生能源,有效地利用太阳能己经成为人类的共识。在开发和利用太阳能的过程中,人们研制了太阳能电池,利用光伏效应直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太阳能电池中,硅太阳能电池占市场主要分额。现有的制备硅太阳能电池一般流程为表面清洗及织构化、扩散、等离子体去边、 清洗去磷硅玻璃、镀膜、丝网印刷、烧结形成欧姆接触、测试。其中,在太阳能电池扩散过程中,扩散杂质(如磷)会滲透到太阳能电池背表面,形成正反两面短路,而后续的等离子体去边正是为了消除此现象。在等离子体去边过程中一般需要用到一种辅助工具——等离子体去边夹具。现有的等离子体去边夹具主要包括下盖板、对称设于下盖板两边中部的ー对导柱、以及沿导柱上下移动的上盖板,导柱上设有配合的螺帽;此外,为了便于移取,在上盖板的顶面设有把手。使用时,先旋转两个螺母,使下盖板和上盖板之间有足够空间,然后将200100片太阳能电池片整齐的放在此空间,然后将上盖板轻轻地放在太阳能电池片上,再轻轻地用 カ将螺母拧紧,使电池片之间接触尽可能紧密;最后将上述带有太阳能电池片的夹具放到等离子体刻蚀机去边。然而,上述结构的等离子体去边夹具存在如下问题(I)由于上述夹具仅仅依靠两边中部的ー对导柱和螺母的拧紧实现上下盖板的压紧,致使电池片中间受カ要比其两端受カ大,进而导致相邻电池片的边缘之间存在空隙,造成在后续的等离子体刻蚀去边过程中等离子体向电池表面渗漏,对电池片表面产生刻蚀,损伤电池片,造成电池片的效率下降;(2)由于上述夹具仅有ー对导柱和螺母,因此容易出现在压紧过程中因电池片受カ不均匀而产生碎片的情況;而为了尽可能地压紧电池片,需要采用特定扭カ的工具,増加了操作的繁琐程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等离子体去边夹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等离子体去边夹具,包括固定硅片夹具以及套设于固定硅片夹具上的套装;所述固定硅片夹具包括下盖板、对称设于下盖板两边的至少2对导柱、以及沿导柱上下移动的上盖板,导柱上设有配合的螺帽;所述套装包括套装下盖板、对称设于套装下盖板两边的至少I对套装导柱、以及沿套装导柱上下移动的套装上盖板,套装导柱上设有配合的套装螺帽;所述套装导柱位于所述导柱所在的下盖板两边的另外两边;所述上盖板和套装上盖板之间设有配合的定位结构。上文中,所述套装导柱位于所述固定硅片夹具导柱所在的下盖板两边的另外两边,即套装导柱和固定硅片夹具导柱分设于下盖板的相邻两边,因而在下盖板的四个边均设有导柱或套装导柱,使其所夹的电池片受カ均匀,不易产生碎片。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娃片夹具的导柱有3对,均布于下盖板的一组对边,所述套装导柱有2对,均布于下盖板的另ー组对边。上述定位结构的作用在固定硅片夹具和套装的套接过程中,定位结构可以将两者定位在ー个固定的位置,防止两者发生相对位移。优选的,所述上盖板上设有凸台,套装上盖板上设有配合的镂空槽,构成所述定位结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硅片夹具的上盖板和套装上盖板的顶面均设有把手。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固定硅片夹具的上盖板通过导柱孔插套在导柱上,螺母拧在通过上盖板的导柱上,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是容纳硅片的空间,首先将所需的若干个电池片轻轻地放整齐,在其前后都用垫板夹着,放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空间内,然后轻轻地先将中间ー对螺母拧紧,固定电池片,接着再拧紧其它对的螺母;然后,将套装的套装上盖板和套装下盖板之间预留足够大的空间,慢慢地将固定硅片夹具放在套装内,然后慢慢拧紧套装螺母,通过定位结构使固定硅片夹具和套装组装在一起,最后将所有的螺母及套装螺母拧紧受力。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I、本技术设置了固定硅片夹具和配合的套装,在夹具上下盖板的四边均设置了导柱或套装导柱,形成多点夹持结构,使夹具所夹的电池片表面受カ均匀,能将所夹的电池片非常稳定的夹住,不易产生碎片。2、本技术可以更好地压紧电池片,使电池片的片与片边缘之间空隙很小,减少了等离子体向太阳能电池片表面渗漏,有利于太阳能电池的电性能的提高;实验证明,利用本技术的夹具夹持的电池片边缘之间的空隙是现有等离子体去边夹具的刻蚀边尺寸的一半还不到。3、本技术的结构简单,便于制备,使用维护方便,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固定硅片夹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套装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固定硅片夹具;2、套装;3、凸台;4、镂空槽;5、把手;11、下盖板;12、导柱;13、上盖板;14、螺帽;21、套装下盖板;22、套装导柱;23、套装上盖板;24、套装螺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描述实施例一參见图f 3所示,一种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等离子体去边夹具,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固定硅片夹具1,另一部分是套在夹具上套装2 ;固定硅片夹具包括下盖板11、对称设于下盖板两边的3对导柱12、以及沿导柱上下移动的上盖板13,导柱上设有配合的螺帽14 ;上盖板13上设有把手5 ;上盖板通过导柱孔插套在导柱上,螺帽拧在通过上盖板的导柱上,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是容纳硅片的空间,三对导柱均匀对称分布在底座的两边;所述套装包括套装下盖板21、对称设于套装下盖板两边的2对套装导柱22、以及沿套装导柱上下移动的套装上盖板23,套装导柱上设有配合的套装螺帽24 ;套装上盖板23 上设有把手5 ;套装上盖板通过套装导柱孔插套在套装导柱上,套装螺帽拧在通过套装上盖板的套装导柱上,套装上盖板和套装下盖板之间是容纳固定硅片夹具。这些多对导柱(套装导柱)均匀对称的分布在下盖板的两边,使得电池片受カ均匀,夹具夹的电池片的片与片边缘之间空隙很小,等离子体向太阳能电池片表面渗漏很少, 減少了等离子体对电池片表面的损伤。本技术的工作过程为首先将所需的电池片轻轻地放整齐,在其前后都用垫板夹着,放在固定硅片夹具的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容纳空间里,轻轻地先将中间ー对螺帽拧紫,固定电池片,然后再拧其他2对螺帽;然后将套装的套装上盖板和套装下盖板之间预留足够大的空间,慢慢地将固定硅片夹具放在套装内,使上盖板的凸台3和套装上盖板的镂空槽4配合组装在一起,然后拧紧两对套装螺帽,最后将所有的螺母拧紧受カ。最后可以将带有太阳能电池的夹具放到等离子体刻蚀机去边。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硅太阳能电池的等离子体去边夹具,其特征在干包括固定硅片夹具a) 以及套设于固定硅片夹具上的套装(2);所述固定硅片夹具包括下盖板(11)、对称设于下盖板两边的至少2对导柱(12)、以及沿导柱上下移动的上盖板(13),导柱上设有配合的螺帽(14);所述套装包括套装下盖板(21)、对称设于套装下盖板两边的至少I对套装导柱(22)、 以及沿套装导柱上下移动的套装上盖板(23),套装导柱上设有配合的套装螺帽(24);所述套装导柱(22)位于所述导柱(12)所在的下盖板两边的另外两边;所述上盖板(13)和套装上盖板(23)之间设有配合的定位结构。2.根据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华周剑向宏伟李栋高文丽孟祥熙辛国军章灵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有限公司阿特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