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离低阻旋风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8477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分离低阻旋风筒,它包括进气管、圆筒体、锥筒体和排气管,锥筒体设置在圆筒体下端,进气管为螺旋壳结构形状,进气管设置在圆筒体的上部,排气管插在圆筒体顶部的中央,排气管的中下部位于圆筒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导流板、“十”字导流装置,弧形导流板设置在进气管的内侧且与圆筒体的顶盖留有间隙,“十”字导流装置由四块条形板构成,四块条形板均布在排气管内,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进气管的螺旋角为270°。(*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含尘气体高速旋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而使尘粒与气体分离的收尘装置,尤其是一种高分离低阻旋风筒
技术介绍
目前,旋风筒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的一般收尘。如作为新型干法窑的预热器、烘干设备、锅炉的一级除尘器,旋风式、转子式、组合式、K型内循环等选粉机利用旋风筒来收集细粉。旋风筒主要由进气管、圆筒体、锥筒体和排气管组成。锥筒体设置在圆筒体下方,进气管设置在圆筒体的上部,排气管设置在圆筒体顶部的中央,排气管的中下部位于圆筒体的内部。旋风筒的工作原理是,含尘气体由旋风筒的进气管沿切线方向进入圆筒体后,沿着圆筒体内壁由上而下作旋转运动,旋转气流到达锥筒体后,因锥筒体收缩的作用使气流渐渐向中心汇集,到达锥筒体底部后转而向上旋转,直至出风管排出。含尘气流作旋转运动时,气流中的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圆筒体的内壁,与圆筒体内壁撞击,失去动能,沿圆筒体内壁滑下,进入锥筒体底部。现有旋风筒的进风管为螺旋形状、其螺旋角为180°,进口区域空间小,从进风管切向进入圆筒体的外层含尘浓度高的气流与已净化的内层气流发生碰撞、渗透、形成涡流,最终造成气固分离效率下降,压力损失增加。由于此处空间小,气流速度大,与圆筒体内壁摩擦产生的流体阻力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分离低阻旋风筒,它能不仅收尘效率高,而且它的流体阻力小。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进气管、圆筒体、锥筒体和排气管,锥筒体设置在圆筒体下端,进气管为螺旋壳结构形状,进气管设置在圆筒体的上部,排气管插在圆筒体顶部的中央,排气管的中下部位于圆筒体的内部,还包括弧形导流板、“十”字导流装置,弧形导流板设置在进气管的内侧且与圆筒体的顶盖留有间隙,“十”字导流装置由四块条形板构成,四块条形板均布在排气管内,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进气管的螺旋角为270°。所述“十”字导流装置的每个条形板的下端部弯曲成弧面。所述锥筒体的内下部设有反射屏,反射屏为锥体结构,反射屏的底边与锥筒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进气管的底面与圆筒体连接处为50°的斜面。由于上述旋风筒进气管的螺旋角为270°,扩大了旋风筒的进风区域,减小了刚进入外层气流与已净化的内层气流相互摩擦、碰撞产生涡流的机会,从而减小流体阻力和提高除尘效率。由于进气管的内侧设有弧形导流板,它使在离心力作用下已经浓缩的外层气流不再与刚进入的气流接触而产生涡流、重新混入气流中,起到提高除尘效率和减小流体阻力的作用。由于在排气管内设有“十”字导流装置,它使进入排风管的高速旋转气流得到整流,以利于降低动能消耗从而减小流体阻力;“十”字导流装置的每块条形板的下端部弯曲成弧面,使高速旋转气流更加均匀而顺畅进入排气管,更加有利于降低动能消耗。由于在锥筒体的下部设有反射屏,它减小了由下向上的内旋气流的旋转速度,从而降低了二次扬尘和减小流体阻力。由于进风管的底面与旋风筒连接处为50°的斜面,它减少了此处积尘后造成阻力的增加。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排气管,2.进气管,3.条形板,4.弧面,5.圆筒体,6.锥筒体,7.反射屏,8.斜面,9.弧形导流板。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3中,排气管1设置在圆筒体5的顶部中央,排气管1的上部位于顶部外面,其中下部位于圆筒体5的内部。“十”字导流装置由四块条形板3构成,四块条形板3均布在排气管1内,形成“十”字形结构。为了使高速旋转气流更加均匀而顺畅进入排气管1,更加有利于降低动能消耗,“十”字导流装置的每块条形板3的下端部弯曲成弧面4。进气管2为螺旋壳结构形状、其螺旋角为270°,进气管2设置在圆筒体5的上部,进气管2的底面与圆筒体连接处为50°的斜面8。弧形导流板9设置在进气管2的内侧且与圆筒体5的顶盖留有间隙,如图2和图3所示。锥筒体6设置在圆筒体5的下端,锥筒体6的内下部设有反射屏7,反射屏为锥体结构,反射屏7的底边与锥筒体6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工作时,含尘气体以一定的速度由进气管2进入旋风筒的圆筒体5内,沿排气管1外的环形空间产生强烈的旋转运动的同时,分成向上、向下的两股旋转气流。由于进气管2的螺旋角为270°,从而扩大了含尘气流的进入区域,减小了含尘气体进入该区域的涡流阻力,同时使含尘气流平稳进入旋风筒内。在进气管2内侧设有弧形导流板9,可以有效提高分离效率和减少流体阻力。向下的气流由于排气管1、圆筒体5及其顶盖的限制,作自上而下的螺旋运动,形成一股外旋流。在旋转过程中,含尘气体中的尘粒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甩向圆筒体5和锥筒体6的内壁,与之撞击,失去动能,沿筒壁滑下,落入收集仓中。旋转下降的外旋气流随锥筒体6的收缩而向旋风筒中心靠扰,分离尘粒后的净化气流接近锥筒体6底部时,便折回旋转上升,形成一股自下而上的螺旋运动的内旋流,该内旋流在锥筒体内下部的作用下,减小了旋转速度、降低了二次扬尘和流体阻力,上升的内旋流最后进入排气管1内,经其内的“十”字导流装置的整流后,作为净化气体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高分离低阻旋风筒,它包括进气管、圆筒体、锥筒体和排气管,锥筒体设置在圆筒体下端,进气管为螺旋壳结构形状,进气管设置在圆筒体的上部,排气管插在圆筒体顶部的中央,排气管的中下部位于圆筒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导流板、“十”字导流装置,弧形导流板设置在进气管的内侧且与圆筒体的顶盖留有间隙,“十”字导流装置由四块条形板构成,四块条形板均布在排气管内,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进气管的螺旋角为27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离低阻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导流装置的每个条形板的下端部弯曲成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分离低阻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锥筒体的内下部设有反射屏,反射屏为锥体结构,反射屏的底边与锥筒体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分离低阻旋风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底面与圆筒体连接处为50°的斜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分离低阻旋风筒,它包括进气管、圆筒体、锥筒体和排气管,锥筒体设置在圆筒体下端,进气管为螺旋壳结构形状,进气管设置在圆筒体的上部,排气管插在圆筒体顶部的中央,排气管的中下部位于圆筒体的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弧形导流板、“十”字导流装置,弧形导流板设置在进气管的内侧且与圆筒体的顶盖留有间隙,“十”字导流装置由四块条形板构成,四块条形板均布在排气管内,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进气管的螺旋角为270°。本技术不仅收尘效率高,而且流体阻力小。文档编号B04C5/00GK2885427SQ20052014043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怀平 申请人: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怀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