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大豆BPS-CV127-9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旁侧基因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78542 阅读:4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9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转基因大豆BPS-CV127-9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旁侧基因,其序列如序列表中1所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基因大豆BPS-CV127-9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旁侧基因可以用于特异性定性检测大豆及相关产品是否含有BPS-CV127-9转化事件,以及定量检测大豆及相关产品是否含有BPS-CV127-9转化事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测序公布了转基因大豆BPS-CV127-9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序旁侧序列,建立了转基因大豆BPS-CV127-9转化体特异性定性、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灵敏,准确,简单,可靠,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基因大豆BPS-CV127-9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旁侧基因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随着转基因作物的大量种植及应用,转基因产品开始大量进入我们的生活。转基因产品潜在的食品安全、生态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各国纷纷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转基因产品进行监管。许多国家以立法或者其他形式要求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记。除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和中国香港特区实行自愿标识制度外,国际上的大多数国家如欧盟各国、日本、韩国等国均制定了一系列强制性的标识标准。我国分别于2001年、2002年颁布实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及《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并启动了农业转基因生物的监督监管机制,要求在食品中只要含有转基因成分就必须进行标识。各国转基因标识制度的相继建立,对转基因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各种转基因检测技术也成为研究热点。常用的转基因检测方法有外源蛋白检测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分子杂交方法等。虽然国外对转基因作物检测方法研究已有十几年,但由于转基因作物的种类多、数量大,一些转基因产品经过深加工、各种条件处理与保存后,转基因成分部分或完全降解,所以检测难度大。因此,需要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检测方法。根据不同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目的的不同,鉴定转基因植物主要包括检测筛选基因、目的基因、不同基因间的交联结构基因、和转入基因与受体植物间的转化体特异结构基因。简介如下I、筛选型检测方法筛选检测通常是检测转基因植物中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因为外源基因在转入作物中为了加强其表达通常会携带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但是35S启动子存在天然的花椰菜花叶病毒,NOS终止子存在于植物病毒Ti质粒中,抗生素类报告基因自然界中也普遍存在,因而仅是检测转基因植物的筛选基因,极易出现假阳性的结果,同时也达不到鉴定转基因植物的目的。2、基因特异性检测方法基因特异性检测就是检测转入转基因植物中的外源目的基因。目前人们检测的目的基因如CP4-EPSPS,BAR, CrylA(b)基因,但是由于一种作物中可能转入了几种目的基因或一种目的基因已转入到几种作物中,在检测时很容易出现假阴性。3、构建特异性检测方法构建特异性检测是利用基因元件之间的边界序列特征,能够有效鉴定使用类似基因元件的不同构建体,而且存在序列信息容易获得的特点,因此被很多研究者所使用。如 Btl76 的 CDPK-CryIA (b),BtlI 的 IVS6_CryIA (b),Roundup Ready 大豆的交联结构 35S-CTP,CP4-CTP等结构基因。但是,由同一个构建体可能获得不止一个不同特性的转化株,甚至可能被转化到不同的物种中,而这些转化株未必全部经过了安全评估。因此构建特异性检测芯片检测方法不能识别不同的转基因品系,检测结果也很容易出现假阳性,也不能判断该转基因品系是否经过了安全评估。4、转化体特异性检测方法转化体特异性检测芯片的基础是转基因构建体在基因组DNA序列上的整合位点具有高度特异性,即使是相同的载体多次转化,整合的位置和整合位点特征也是不可能重复的。因此根据不可重复的整合位点特征序列,开发出了转化体特异性检测芯片。与前三种方法相比,转化体特异性检测具有最高的特异性,最适合做转基因产品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转化事件特异性检测是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检测的发展趋势,必将在转基因检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经过对现有的专利检索和其他文献的检索,尚未发现任何关于转基因大豆 BPS-CV127-9外源插入旁侧序列和利用此序列建立转化体特异性定性、定量PCR检测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在检测转基因大豆 BPS-CV127-9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转基因大豆BPS-CV127-9外源插入载体旁侧序列基因,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转基因大豆BPS-CV127-9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旁侧基因,其序列如序列表中I 所示,总长544bp (顺序5’ 3,),为aaagttgcatccaacattctctttaattcagtacaagagctccttcgccgtttagtgtat60aggaaagcgcaaactgatgtttggaagcttgaaacggcaatCBaaatctttat120attaaagctgaacaaaaggggccctccttatttatccccttagtttttattttcatttct180ggggcaaactagtctcgtaatatattagaggttaattaaatttatattcc240cccaattttcatccttaaacgaacctgctgBBBCCCtBBtttcgattacc300aattccgatctaaaaagaagtcatggaagccattgattccgcaatcgatcctctcagaga360tttcgctaagagcagtgttcgtctcgtccagcgctgtcacaaacccgatcgcaagggtaa420cgccttttcttcatttccgatttttgatctgtagattagggttttctgaa480 attttgatat catttgtaattgaattggttatcagaattcacgaaagtagctgtgcgtac540 544 。 ggcg所述转基因大豆BPS-CV127-9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旁侧基因的提取方法,步骤为(I)提取转基因大豆BPS-CV127-9基因组DNA:采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Dral、 EcoRV、PvuII、StuI充分酶切,对酶切产物进行纯化;(2)引物设计利用clontech GenomeWalker试剂盒提供的接头引物APl和AP2, 其序列分别为APl :5’ -GTAATACGACTCACTATAGGGC-3’ ;AP2 :5’ -ACTATAGGGCACGCGTGGT-3’ ;另外,参照BPS-CV127-9插入载体结构序列设计引物序列如下ATl :5’ -CCAACGATGATGTTGTTGATTGGGATG-3’ ;AT2 :5, -AACGAATCCCATCACCACAAATCCAAT-3,;(3)以转基因大豆BPS-CV127-9基因组酶切产物为模板进行两轮PCR扩增,引物对APl和ATl用于第一轮PCR反应,扩增体系20iiL,PCR程序为94°C 25s,72°C 3min,6个循环;94°C 25s,64°C 30s, 36个循环;64°C延伸7min,I个循环;引物对AP2和AT2用于第二轮PCR,在第二轮PCR中用I y L第一轮扩增产物的50倍稀释液作为模板,PCR扩增体系和反应程序与第一轮PCR相同;第二轮PCR产物即为转基因大豆BPS-CV127-9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旁侧基因,将扩增出的清晰条带进行切割、纯化,克隆到TA载体上测序,测序所得序列为转基因大豆BPS-CV127-9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旁侧基因。所述的转基因大豆BPS-CV127-9转化事件外源插入载体旁侧基因可以用于特异性定性检测大豆及相关产品是否含有BPS-CV127-9转化事件,具体应用时,步骤如下(I)首先,根据转基因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兴波孙红炜李宁李凡杨淑珂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