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酰胺在籽粒苋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75938 阅读:4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8 19: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螯合诱导植物修复技术,公开了螯合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在加强籽粒苋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具体为将籽粒苋种植于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于收割前15~25天向每亩镉污染土壤施加8.33~33.33kg螯合剂APAM,其具体方式为将APAM溶解于水中,以土表喷施的方式施入来提高其生物有效性,促进植物对重金属镉的吸收,从而达到提高植物重金属镉的累积量和提取效率的目的。籽粒苋具有生物量大,对镉胁迫耐性和富集特性均强等特点,而且螯合剂APAM具有活化重金属镉的功能且成本较低,两者的结合可显著提高籽粒苋的修复效率,增强对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
,具体为APAM在加强籽粒苋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当今全球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镉是低浓度就对植物和动物产生高度毒性的非必需营养元素,常通过食物链传递而引起人体多种严重疾病。20世纪以来,由于开矿、冶炼、施肥等人类活动导致土壤中Cd含量明显上升。在我国,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和乡村的城市化,土壤中重金属Cd污染蔓延程度也逐渐加深。因此,Cd污染土壤的修复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环境中镉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隐蔽性和不可逆性等特点,其污染物在介质中移动性差、滞留时间长、不能被微生物降解,还可经食物链传递等途径影响环境质量,危害人体健康。并且随着冶炼、电镀、皮革、肥料、养殖等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土壤镉污染日趋严重。因此,研究新的镉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植物修复技术在重金属污染修复方面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相对于其它修复技术,它具有费用低、易于操作管理、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但是目前发现的大多数镉富集植物繁殖能力弱、生长缓慢、地上部生物量小等,在实际应用中受到限制;加之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呈与固相结合且难于被修复植物吸收利用的状态,造成修复效率的低下以及修复时间较长。而施加螯合剂可以将土壤重金属从难利用状态转化成易于吸收状态,同时增加土壤溶液中的重金属浓度供植物吸收并转运到地上部器官,从而提高植物的修复效率。因此,筛选合适的螯合剂与某种已知有潜力的修复植物组合成为研究的热点。专利号200810010350.0,名称为《一种利用螯合剂促进金盏菊积累重金属镉的方法》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螯合剂促进金盏菊积累重金属镉的方法,其特征是用金盏菊和螯合剂乙二醇双四乙酸搭配,螯合剂施加时间是金盏菊栽种之前且用量是O. 5^2mmol kg'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也称APAM,外观为白色粉粒,分子量从600万到2500万,水溶解性好,能以任意比例溶解于水且不溶于有机溶剂。有效的PH值范围为7到14,在中性碱性介质中呈高聚合物电解质的特性,与盐类电解质敏感,与高价金属离子能交联成不溶性凝胶体,促进土壤胶体上的重金属离子进入土壤溶液,有利于根系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加强植物对重金属镉的提取效率,充分发挥该植物的修复潜力,达到增强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能力,提供一种采用螯合剂运用于植物来实现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的方法,具体为聚丙烯酰胺在加强籽粒苋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APAM在加强籽粒苋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APAM为螯合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其特征在于将籽粒苋种植于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在籽粒苋收获前15 25天,向每亩镉污染土壤施加8. 33^33. 33kg螯合剂APAM,提高其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率,在籽粒苋栽种 100天后,对其收割地上部分。所述的螯合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加入土壤的形式为喷施,具体为先将APAM溶解于水中,然后以土表喷施的形式施入。将籽粒苋种植于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其具体步骤包括①幼苗准备每年四月中旬将育好的苋科苋属植物籽粒苋幼苗,高4-6cm,直接移栽于有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当中,株距30cm,行距40cm,为了提高其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移栽前每亩土壤可按如下用量作为底肥纯氮flOkg,磷(P2O5) 8 9kg,钾(K2O) 6 7kg;由于籽粒苋后期生长高大的需要,于生长60天后进行追肥纯氮Γ5 kg。②日常管理植物栽培期,根据土壤水分实际情况不定期浇水,并在收获前15 25 天施加向每亩镉污染土壤施加8. 33^33. 33kg的螯合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③收割处理待植物生长100天后进行收割,并将茎轧成3 4cm的短节,晒干后用粉碎机磨成粉末进行灰化处理,提取重金属镉。螯合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是通过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为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共聚合法研制而成,其分子质量为I. 8X 107。土壤中大部分重金属呈与固相结合且难于被植物吸收的状态,而螯合剂的施入可以将土壤重金属从难利用状态转化成易于吸收状态,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吸收。本专利技术中的APAM为水溶性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链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极性基团,它能吸附水溶液中的Cd,打破Cd在土壤水溶液和土壤胶体间的重金属动态平衡,促进土壤胶体上的重金属离子进入土壤溶液,有利于根系吸收从而增加易于吸收状态的Cd供籽粒苋吸收。除此之外,APAM无毒;成本低廉;具有保水作用,可以改善土壤基质,促进植物生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重金属在土壤中呈难溶性状态并且目前多数富集或超富集植物生长周期长,生物量低造成了植物修复效率的低下。而本专利技术通过试验研究发现螯合剂APAM可促进土壤中的重金属镉活化,提高其生物有效性,加强籽粒苋对重金属镉的吸收,从而达到提高植物重金属镉累积量和提取效率的目的。因此,本专利技术充分发挥了该植物的修复潜力,提高了其修复效率,为植物修复技术开辟了新方向。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实施例试验地点设在四川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农场。采用盆栽模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将苋科苋属植物籽粒苋(拉丁名为 Amaranthus hypochondriacus L )幼苗移栽于投加IOOmg kg—1镉污染过的盆栽土壤中。本试验于4月20日开始,移栽的籽粒苋为采自四川农业大学大棚内重金属土壤中的幼苗,每盆4棵4次重复。每盆土壤重8 kg,每盆施入纯氮O. 52g,磷(P2O5) O. 40g,钾(K2O) O. 36g, 并于生长60天后进行追肥纯氮O. 3g。试验共设5个处理,见表I权利要求1.聚丙烯酰胺在加强籽粒苋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螯合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又称APAM,其特征在于将籽粒苋种植于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在籽粒苋收获前15 25 天,向每亩镉污染土壤施加8. 33 33. 33kg螯合剂APAM,提高其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效率,在籽粒苋栽种100天后,对其收割地上部分。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丙烯酰胺在加强籽粒苋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螯合剂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加入土壤的形式为喷施,具体为先将APAM溶解于水中,然后以土表喷施的形式施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丙烯酰胺在加强籽粒苋修复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籽粒苋种植于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其具体步骤包括①幼苗准备每年四月中旬将育好的苋科苋属植物籽粒苋幼苗,高4-6cm,直接移栽于有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当中,株距30cm,行距40 cm,为了提高其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移栽前每亩土壤可按如下用量作为底肥纯氮flOkg,磷(P2O5) 8 9kg,钾(K2O) 6 7kg;由于籽粒苋后期生长高大的需要,于生长60天后进行追肥纯氮Γ5 kg ;②日常管理植物栽培期,根据土壤水分实际情况进行灌水,其灌水量为5(Tl00m3 hm_2,并在收获前15 25天向每亩镉污染土壤施加8. 33^33. 33kg螯合剂APAM ;③收割处理待植物生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世熔罗艳徐小逊李婷李云贾永霞龚国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张世熔罗艳徐小逊李婷李云贾永霞龚国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