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家锅桩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70750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4:06
彝家锅桩炉具,它包括具有炉膛(20)的炉体,该炉体上固定设置有沿其环向间隔布设的三只锅桩(11),并设置有通向室外的烟囱(4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地满足彝家生活需要,造型上容入彝家“三锅桩”结构,能很好地保留彝家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排烟系统的设置,使室内保持清洁;应用高效、洁净的生物质气化燃烧技术,再配以保温及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木柴等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条件大为改善,燃烧更为充分,火力可控,热效率高,耗柴少。(*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炉具,特别涉及一种彝家锅桩炉具
技术介绍
“三锅桩”是彝族火塘文化核心设施,其主要功能有为煮、烤食物主取暖,也是彝族毕摩文化的必备器具。彝家生活中所用传统三锅桩结构简陋,由在地上挖出的一个浅圆坑和在坑周边放置三个石头支墩构成,存在如下不足,木柴燃烧条件差,生火困难,燃烧不充分;无排烟系统,操作和使用过程中烟熏火燎;火力控制困难,热效率低;严重污染室内环境,阻碍彝家生活居条件的改善。随着近年来国家扶贫力度的加大和彝民新村的加快建设,彝家生活居条件将得到有效地改善。在保留彝家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前提下,为彝家新居提供一种清洁、高效、节能炉具是一个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彝家锅桩炉具,能有效地满足彝家生活需要,并很好地保留彝家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彝家锅桩炉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具有炉膛的炉体,该炉体上固定设置有沿其环向间隔布设的三只锅桩,并设置有通向室外的烟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地满足彝家生活需要,造型上容入彝家“三锅桩”结构,能很好地保留彝家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排烟系统的设置,使室内保持清洁;应用高效、洁净的生物质气化燃烧技术,再配以保温及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木柴等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条件大为改善,燃烧更为充分,火力可控,热效率高,耗柴少。附图说明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图1是本技术彝家锅桩炉具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座圈10、锅桩11、炉膛20、炉门21、炉桥22、内缩段23、进气孔对、排灰槽对、接灰抽屉25、二次进气通道30、进风口 31、拦火圈40、排烟通道41、烟囱42、支承台43、排烟孔44、组合式盖板50、支脚51、热水箱60、隔热保温层61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本技术的彝家锅桩炉具,包括具有炉膛20的炉体,该炉体上固定设置有沿其环向间隔布设的三只锅桩11,并设置有通向室外的烟 42。能有效地满足彝家生活需要,造型上容入彝家“三锅桩”结构,能很好地保留彝家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排烟系统的设置,使室内保持清洁。参照图1,所述炉膛20下部设置有炉门21,底部设置有炉桥22,炉桥22下方设置有排灰槽M。为方便烤制食物和排灰,所述排灰槽M内设置有接灰抽屉25。为使燃烧更为充分,所述炉膛20的上部逐渐径向收缩形成内缩段23,炉膛20外设置环状的二次进气室30,内缩段23上环向间隔开设与二次进气室30相通的进气孔M,二次进气室30的进风口设置在炉体底部。参照图1,所述炉膛20的顶部设置拦火圈40,拦火圈40的底部为环状的排烟通道41,拦火圈40底板上环向间隔开设与排烟通道41相通的排烟孔44,排烟通道41与烟囱42连接。拦火圈40的上端口设置由至少两只盖板构成的组合式盖板50,以方便使用不同规格的锅。所述组合式盖板50的底部具有沿环向间隔设置的三只不等高的支脚51,拦火圈40内壁上设置支承台43,支承台43具有与该三只不等高支脚51相对应的不等深支承槽,或方便地根据需要调整锅底与炉膛20上端口的距离。为进一步提高炉具热效率高和使用的便利性,所述拦火圈40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热水箱60或者隔热保温层61。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技术彝家锅桩炉具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技术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技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彝家锅桩炉具,其特征是它包括具有炉膛00)的炉体,该炉体上固定设置有沿其环向间隔布设的三只锅桩(11),并设置有通向室外的烟囱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彝家锅桩炉具,其特征是所述炉膛OO)下部设置有炉门(21),底部设置有炉桥(22),炉桥(22)下方设置有排灰槽(24) 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彝家锅桩炉具,其特征是所述炉膛OO)的上部逐渐径向收缩形成内缩段(23),炉膛OO)外设置环状的二次进气室(30),内缩段上环向间隔开设与二次进气室(30)相通的进气孔(M),二次进气室(30)的进风口设置在炉体底部。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彝家锅桩炉具,其特征是所述炉膛OO)的顶部设置拦火圈(40),拦火圈00)的底部为环状的排烟通道(41),拦火圈00)底板上环向间隔开设与排烟通道(41)相通的排烟孔(44),排烟通道(41)与烟 (42)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彝家锅桩炉具,其特征是所述拦火圈00)的上端口设置由至少两只盖板构成的组合式盖板(50)。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彝家锅桩炉具,其特征是所述组合式盖板(50)的底部具有沿环向间隔设置的三只不等高的支脚(51),拦火圈00)内壁上设置支承台(43),支承台03)具有与该三只不等高支脚(51)相对应的不等深支承槽。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彝家锅桩炉具,其特征是所述拦火圈00)外壁上固定设置有热水箱(60)或者隔热保温层(6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彝家锅桩炉具,其特征是所述排灰槽04)内设置有接灰抽屉(25)。专利摘要彝家锅桩炉具,它包括具有炉膛(20)的炉体,该炉体上固定设置有沿其环向间隔布设的三只锅桩(11),并设置有通向室外的烟囱(4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有效地满足彝家生活需要,造型上容入彝家“三锅桩”结构,能很好地保留彝家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排烟系统的设置,使室内保持清洁;应用高效、洁净的生物质气化燃烧技术,再配以保温及烟气余热回收利用装置,木柴等生物质燃料的燃烧条件大为改善,燃烧更为充分,火力可控,热效率高,耗柴少。文档编号F24B1/191GK202328371SQ20112048843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30日专利技术者刘征明, 刘泽生, 赵帮泰, 黄榕琳 申请人: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生刘征明赵帮泰黄榕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农业机械研究设计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