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拾取装置用的物镜、光拾取装置及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69169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可以用共同的物镜进行BD/DVD/CD这三种光盘的互换,并且,进而可以充分地确保CD中的工作距离的光拾取装置、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及适合其的物镜。在物镜上设有使蓝紫色激光的光束中的衍射级数为奇数级数的基础结构的台阶差的朝向朝和光轴相反的方向,进而,使蓝紫色激光的光束中的衍射级数为偶数级数的基础结构的台阶差的朝向朝光轴的方向进行重合的第一光程差赋予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相对于不同种类的光盘,可以互换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及/或再生(记录/再生)的光拾取装置、物镜及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光拾取装置中,正在进行作为用于光盘中记录的信息的再生或将信息记录到光盘中的光源而使用的激光光源的短波长化,例如,蓝紫色半导体激光等、波长 390 420nm的激光光源正得以实用化。使用这些蓝紫色激光光源时,使用和DVD (数字多功能磁盘)相同的数值孔径(NA)的物镜的情况下,相对于直径12cm的光盘,可记录15 20GB的信息,提高对物光学元件的NA直至0. 85的情况下,相对于直径12cm的光盘,可以记录23 25GB的信息。作为使用如上所述的ΝΑΟ. 85的物镜的光盘的例子,可以举出BD (蓝光光盘)。由于光盘的倾斜(倾斜)而产生的彗差增大,因此,使用BD时,将保护基板设计得比使用DVD 的情况还薄(相对于DVD的0. 6mm为0. Imm),以减少倾斜产生的彗差量。但是,只是相对于BD,可以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还不能说作为光盘播放器/录像机(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的制品的价值是充分的。现在,立足于记录多种多样的信息的DVD或CD (光碟)正在销售的现实时,只是相对于BD,可以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是不足的,即使相对于例如用户所有的DVD或CD,也可以同样地恰当地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生是通过提高作为BD用的光盘播放器/录像机的商品价值而进行的。从这样的背景出发, 就BD用的光盘播放器/录像机上搭载的光拾取装置而言,期待具有即使相对于BD和DVD、 以及⑶的任一种,也可以一边维持互换性,一边恰当地记录/再生信息的性能。作为即使相对于BD和DVD、以及⑶的任一种,也可以一边维持互换性,一边恰当地记录/再生信息的方法,可以考虑依据记录/再生信息的BD、DVD或CD的不同点,选择性地切换BD用的光学系统和DVD或CD用的光学系统的方法,但是由于需要多个光学系统,因此,不利于小型化,另外成本也增大。因此,为了简化光拾取装置的构成,实现低成本化,优选即使在具有互换性的光拾取装置中,也能够使BD用的光学系统和DVD或CD用的光学系统的大部分共同化,极力减少构成光拾取装置的光学部件件数。而且,使和光盘相对配置的物镜共同化对于光拾取装置的构成的简化、低成本化变得最为有利。另外,为了相对于记录/再生波长相互不同的多个种类的光盘得到共同的物镜,需要在物镜上形成具有球面像差的波长依存性的衍射结构。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分别具有重叠作为衍射结构的两个基础结构而成的结构, 相对于三种光盘搭载可共同使用的物镜及该物镜的光拾取装置。在相对于三种光盘而可共同使用的物镜,特别是相对于BD/DVD/⑶这三种光盘而可共同使用的物镜中,作为大问题之一,存在即确保可对应于BD的轴向厚度的厚度,又确保可对应于保护基板较厚的CD的工作距离这样的问题。进而一边解决该问题的同时,一边需要进行稳定的批量生产,也容易地安装到光拾取器中。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未记载光学面中的有效直径的比率及凸缘的形状的具体例,专利文献1中也未记载在即确保可对应于BD的轴向厚的厚度的同时,又确保可对应于保护基板较厚的CD的工作距离的情况下,从批量生产的稳定性或安装到光拾取装置上的容易性的观点出发,作为除光学面以外的整个物镜的构成,优选什么样的形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8-29363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其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共同的物镜可进行BD/DVD/ ⑶这三种光盘的互换,还可以,即使在即能确保可对应于BD的轴向厚的厚度,又能确保可对应于保护基板较厚的CD的工作距离的情况下,也可以充分确保批量生产的稳定性或安装到光拾取装置上的容易性的物镜及搭载该物镜的光拾取装置及光信息记录再生装置。解决问题的手段第一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物镜,其用于光拾取装置,该光拾取装置具有射出第一波长入1 的第一光束的第一光源、射出第二波长λ2(λ2> λ )的第二光束的第二光源、射出第三波长λ 3(λ 3 > λ幻的第三光束的第三光源;并使用所述第一光束进行具有厚度为tl的保护基板的第一光盘的信息的记录及/或再生,使用所述第二光束进行具有厚度为t2 (tl < t2)的保护基板的第二光盘的信息的记录及/或再生,使用所述第三光束进行具有厚度为t3(t2<t3)的保护基板的第三光盘的信息的记录及/或再生,其特征在于,所述物镜具有彼此对向的第一光学面和第二光学面,至少所述第一光学面具有中央区域和所述中央区域周围的中间区域和所述中间区域周围的周边区域的至少三个区域,所述中央区域具有第一光程差赋予结构,所述中间区域具有第二光程差赋予结构,就所述物镜而言,以在所述第一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可以进行信息的记录及/或再生的方式,将通过所述物镜的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第一光束进行聚光,以在所述第二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可以进行信息的记录及/或再生的方式,将通过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第二光束进行聚光,以在所述第三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可以进行信息的记录及/或再生的方式,将通过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第三光束进行聚光,就所述物镜而言,以在所述第一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可以进行信息的记录及/ 或再生的方式,将通过所述物镜的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第一光束进行聚光,以在所述第二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可以进行信息的记录及/或再生的方式,将通过所述中间区域的所述第二光束进行聚光,就所述物镜而言,以在所述第一光盘的信息记录面上可以进行信息的记录及/或再生的方式,将通过所述物镜的所述周边区域的所述第一光束进行聚光,所述周边区域的直径相对于所述第一光学面的总直径的比率为90%以上、100%以下,对应于所述周边区域的有效直径相对于所述第二光学面的总直径的比率为75%以上、100%以下,满足下面的条件式,2 彡 dmax/dmin 彡 8 (1)0. 9 ^ dmax/f ^1.5 (2)其中,dmax(mm)表示所述物镜的轴向厚度,dmin(mm)表示在所述物镜中光轴方向上最薄部分的厚度,f(mm)表示所述第一光束中的所述物镜的焦距。在对应于如BD的短波长、高NA的光盘的情况下,在物镜中,容易产生非点像差,也容易产生偏心彗差这样的问题,但是在满足条件式O)的情况下,可以抑制非点像差或偏心彗差的产生。另外,在可对应于三种光盘的物镜中,通过满足条件式O),可以即确保可对应于这样的BD的轴向厚的厚度,并且又确保可对应于保护基板较厚的CD的工作距离。并且,本专利技术者发现通过满足条件式(1),从而满足条件式O),同时可以防止物镜的凸缘变得过薄,可以稳定制造,并且,可以提供难以破坏的物镜。另外,通过将光学面中的有效直径的比率设为所述专利技术的范围,可以防止物镜的凸缘变薄,并且可以得到制造误差少的稳定的有效直径内的光学面,并且,安装到光拾取装置时,可以增加光轴垂直方向的安装误差的允许量,增加安装到光拾取装置的容易性。第二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物镜涉及的是第一专利技术所述的专利技术,其中,所述第一光程差赋予结构,是重合多个基础结构的结构。第三专利技术中所述的物镜涉及的是第二专利技术所述的专利技术,其中,所述多个基础结构, 是作为闪耀型结构的第一基础结构和作为闪耀型结构的第二基础结构。第四专利技术中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省吾石井贤一中村健太郎小岛健粕谷仁一
申请(专利权)人: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