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68190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5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沥青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节能、环保的沥青罐。包括罐体、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罐体分为内筒体和外筒体,两个筒体间为保温石棉层,内筒体的外侧及底部均设置了加热丝,内筒体的内部设置了搅拌器,搅拌器的桨叶伸入到内筒体的底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浙青罐。
技术介绍
在移动式室温浙青生产设备中,浙青罐是主要存储设备之一,将浙青站运来的浙青泵入其中,为室温浙青生产提供浙青原料,已有的浙青罐其结构简单,罐体采用单一钢板层以及钢板外壁的保温层,其保温效果差,同时罐体内浙青的温度难以控制;此外,传统的热拌浙青工艺流程,生产线运行不能持续进行,工作效率低,影响了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节能、环保的浙青罐。为了实现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罐体、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罐体分为内筒体和外筒体,两个筒体间为保温石棉层,内筒体的外侧及底部均设置了加热丝,内筒体的内部设置了搅拌器,搅拌器的桨叶伸入到内筒体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第一开关阀与罐体的底部相连。进料口为漏斗型,进料口通过第二开关阀与罐体的顶部相连。罐体上还设置有测温口。罐体底部的四个角上设置了滚轮,滚轮的外部为固定套;浙青罐使用完后,可将固定套拿去,露出滚轮,方便移动。固定套的底部为一层橡胶垫;起到防滑、减震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内筒体的外侧和底部都设置了加热丝,而且还配有搅拌器,这样加热起来物料会更加均勻。内筒体和外筒体间设置了保温石棉,很好地起到了保温的作用。罐体底部的滚轮和固定套的设计,使本技术移动起来更加省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为出料口,2为第一开关阀,3为内筒体,4为保温石棉层,5为外筒体,6为第二开关阀,7为进料口,8为测温口,9为加热丝,10为滚轮,11为固定套,12为搅拌器。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罐体、进料口和出料口,罐体分为内筒体和外筒体,两个筒体间为保温石棉层,内筒体的外侧及底部均设置了加热丝,内筒体的内部设置了搅拌器,搅拌器的桨叶伸入到内筒体的底部。出料口通过第一开关阀与罐体的底部相连。进料口为漏斗型,进料口通过第二开关阀与罐体的顶部相连。罐体上还设置有测温口。罐体底部的四个角上设置了滚轮,滚轮的外部为固定套;浙青罐使用完后,可将固定套拿去,露出滚轮,方便移动。固定套的底部为一层橡胶垫;起到防滑、减震的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浙青罐,包括罐体、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罐体分为内筒体和外筒体,两个筒体间为保温石棉层,内筒体的外侧及底部均设置了加热丝,内筒体的内部设置了搅拌器,搅拌器的桨叶伸入到内筒体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罐,其特征在于,出料口通过第一开关阀与罐体的底部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罐,其特征在于,进料口为漏斗型,其通过第二开关阀与罐体的顶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罐,其特征在于,罐体上还设置有测温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浙青罐,其特征在于,罐体底部的四个角上设置了滚轮,滚轮的外部为固定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浙青罐,其特征在于,固定套的底部为一层橡胶垫。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设备,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沥青罐。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保温效果好、节能、环保的沥青罐。包括罐体、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在于,罐体分为内筒体和外筒体,两个筒体间为保温石棉层,内筒体的外侧及底部均设置了加热丝,内筒体的内部设置了搅拌器,搅拌器的桨叶伸入到内筒体的底部。文档编号B65D88/74GK202321297SQ201120495439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专利技术者王明安, 胡维兴 申请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制造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安胡维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三冶集团有限公司机械制造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