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发生炉承煤装置中的水封式盖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61209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煤气发生炉承煤装置中的水封式盖板装置。包括水封座、水封盖、吊臂、吊臂轴和起盖座,水封座的底板固定在承煤斗外壁上,水封座的环形侧壁与承煤斗外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开口腔室,所述开口腔室内加注有水;所述水封盖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水封盖的径向尺寸小于水封座的径向尺寸;所述起盖座焊接在水封座侧壁上,吊臂一端通过吊臂轴铰装在起盖座上,所述水封盖焊接在吊臂上,盖板装置关闭时,水封盖的开口端边沿向下浸入水封座内的水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合理,采用水密封形式,不仅密封性能好,而且还可以吸收煤气中的有害成分,既能使承煤斗中的煤气不会外泄,又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保障操作人员健康不受损伤。(*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煤气发生炉上煤系统中的承煤装置,具体是涉及承煤装置中的用于封住煤气、防止煤气外泄的水封式盖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的燃料主要有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三大种类,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气体燃料的应用范围及应用前景最为广泛。气体燃料一般称为煤气,按其生产方式可分为天然煤气和人造煤气两大类,在天然煤气中,主要有通过钻井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气井气、矿井气、石油伴生气和天然沼气等。 在人造煤气中,主要有焦煤气、发生炉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等。发生炉煤气属于固体燃料(煤或焦炭)经过气化的热加热过程的产物,即用氧或氧化合物(蒸汽、二氧化碳)通过高温的固体燃料(煤或焦炭)层,其中的有机物质起氧化作用而生成含有氧气、氢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气和甲烷等成分的气体,该气体即为发生炉iS飞。上煤系统中的承煤装置是煤气发生炉的重要组成部分,承煤装置设置在炉膛上方,承煤装置主要由承煤斗、料盅和盖板装置组成,承煤斗用于装载固体燃料,以随时加入炉膛中;料盅用于封堵承煤斗,控制燃料的投加。由于承煤斗与炉膛直接相通,在向炉膛中加固体燃料的过程中,炉膛中的煤气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到承煤斗中,所述的盖板装置的作用就在于使进入承煤斗的煤气不外泄。但现有的盖板装置密封性能不佳,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总会有少量煤气泄露出去,一方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会造成环境污染,煤气中的有害成分甚至会威胁到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合理、密封性能好的煤气发生炉承煤装置中的水封式盖板装置,其能够确保承煤斗的密封性能,使承煤斗中的煤气不会经由盖板装置外泄,减少环境污染。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煤气发生炉承煤装置中的水封式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封座、水封盖、吊臂、吊臂轴和起盖座,水封座的底板固定在承煤斗外壁上,水封座的环形侧壁与承煤斗外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开口腔室,所述开口腔室内加注有水;所述水封盖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水封盖的径向尺寸小于水封座的径向尺寸;所述起盖座焊接在水封座侧壁上,吊臂一端通过吊臂轴铰装在起盖座上,所述水封盖焊接在吊臂上,盖板装置关闭时,水封盖的开口端边沿向下浸入水封座内的水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封座由环形底板和圆筒体焊接而成,环形底板的内边沿焊接在承煤斗外壁上,环形底板的外边沿与圆筒体的下边沿焊接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技术结构巧妙合理,采用水密封的形式,不仅密封性能好,而且水还可以吸收煤气中的有害成分,既能够使承煤斗中的煤气不会外泄,又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保障操作人员健康不受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及应用情况示意图。图2为图1中水封座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承煤斗、2-密封座、3-料盅、4-水封座、4a_环形底板、4b_圆筒体、5-水封盖、6-吊臂、7-吊臂轴、8-起盖座、9-开口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所述水封式盖板装置应用于煤气发生炉的承煤装置中,用于防止承煤斗1中的煤气外泄。该水封式盖板装置主要由水封座4、水封盖5、吊臂6、吊臂轴7 和起盖座8组成,水封座4的底板如焊接固定在承煤斗1外壁上,水封座4的环形侧壁与承煤斗1外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开口腔室9,所述开口腔室9内加注有水;所述水封盖5 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水封盖5的径向尺寸小于水封座4的径向尺寸;所述起盖座8焊接在水封座4侧壁上,吊臂6 —端通过吊臂轴7铰装在起盖座8上,所述水封盖5焊接在吊臂6上,盖板装置关闭时,水封盖5的开口端边沿向下浸入水封座4内的水中。所述水封座4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其由环形底板如和圆筒体4b焊接而成,环形底板如的内边沿焊接在承煤斗1外壁上,环形底板如的外边沿与圆筒体4b的下边沿焊接连接。具体应用时,当需要添加固体燃料时,承煤斗1密封座2的开口先用料盅3封堵住,固体燃料通过输送装置提升至承煤斗1上方,通过吊臂6将水封盖5打开,将固体燃料加入承煤斗1,然后将水封盖5关闭,水封盖5的开口端边沿浸入水中,从而起到极佳的密封效果,使煤气无法外泄。权利要求1.煤气发生炉承煤装置中的水封式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封座(4)、水封盖 (5 )、吊臂(6 )、吊臂轴(7 )和起盖座(8 ),水封座(4 )的底板(4a)固定在承煤斗(1)外壁上, 水封座(4)的环形侧壁与承煤斗(1)外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开口腔室,所述开口腔室内加注有水;所述水封盖(5)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水封盖(5)的径向尺寸小于水封座(4)的径向尺寸;所述起盖座(8)焊接在水封座(4)侧壁上,吊臂(6) —端通过吊臂轴 (7 )铰装在起盖座(8 )上,所述水封盖(5 )焊接在吊臂(6 )上,盖板装置关闭时,水封盖(5 ) 的开口端边沿向下浸入水封座(4)内的水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发生炉承煤装置中的水封式盖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封座(4)由环形底板(4a)和圆筒体(4b)焊接而成,环形底板(4a)的内边沿焊接在承煤斗(1)外壁上,环形底板(4a)的外边沿与圆筒体(4b )的下边沿焊接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煤气发生炉承煤装置中的水封式盖板装置。包括水封座、水封盖、吊臂、吊臂轴和起盖座,水封座的底板固定在承煤斗外壁上,水封座的环形侧壁与承煤斗外壁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开口腔室,所述开口腔室内加注有水;所述水封盖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圆筒形,水封盖的径向尺寸小于水封座的径向尺寸;所述起盖座焊接在水封座侧壁上,吊臂一端通过吊臂轴铰装在起盖座上,所述水封盖焊接在吊臂上,盖板装置关闭时,水封盖的开口端边沿向下浸入水封座内的水中。本技术结构巧妙合理,采用水密封形式,不仅密封性能好,而且还可以吸收煤气中的有害成分,既能使承煤斗中的煤气不会外泄,又能够减少环境污染,保障操作人员健康不受损伤。文档编号C10J3/30GK202297521SQ20112044771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俞凯, 俞雪峰, 吴敏峰, 曹文明 申请人:无锡市莱达热工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雪峰曹文明俞凯吴敏峰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莱达热工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