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建光专利>正文

建筑功能设备终端的集成带及室内顶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9135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功能设备终端的集成带及室内顶面结构,集成带的横截面呈凹形,形成内部容纳区,容纳区内安装多个建筑功能设备的终端,将多个终端集成于一体;集成带的容纳区内安装有光槽,根据光槽的横截面,光槽由两侧边与中边构成,光槽一侧边与凹形集成带相钩合,光槽的另一侧边通过一连接片与集成带相连;光槽设有反光面形成的带有透光口的腔体,透光口朝向集成带的外部;光槽的腔体内装第一发光体,该发光体将光线投射向集成带的外部;集成带、光槽、连接片围成一杂物容置区。本发明专利技术集成带可应用于诸多建筑结构中,将诸多建筑功能设备终端装配于一体,使建筑结构整齐、简洁、有序,其装配方便、维修简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功能设备终端的集成带及室内顶面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功能设备终端的集成带及室内顶面结构。背景技木众所周知,在建筑结构中,装配有诸多功能设备,这些功能设备的终端都显露于建筑构造外部,一般通过特制的装置将其罩盖,以免被外物损坏。建筑功能设备终端如照明设备、空调风ロ、消防用的烟感器及喷淋头、警报器、监控探头等,照明设备是绝大多数建筑必不可少的功能装置,而安装有中央空调的大楼,室内都需要开空调通风ロ ;对有些建筑场所,如超市,其还安装有消防用的烟感器及喷淋头、警报器、监控探头等;在隧道、地铁站、过街通道、过江隧道等也有与上述相类似的功能设备终兄而。就现有技术而言,上述诸多建筑功能设备终端都是独立安装的。如照明装置,其包括发光体、灯架等,灯架固定安装于建筑构造之上,发光体通过导线与电源电联接,发光体还联接有镇流器等电路设备,共同构成ー个照明装置。如装有中央空调的大楼,其室内的通风ロ处还需另装通风护罩。如安装有消防用的烟感器及喷淋头、警报器、监控探头等功能设备,其还必须独立配置与其相应的配件。由于上述诸多功能设备的终端都是独立安装的,相互之间无配合关系,但对于建筑结构而言,其存在着诸多缺陷。如各种功能设备终端的部件零散且凌乱,结构错综复杂, 严重影响建筑的整体结构;而且,各种功能设备终端的装配、维修也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ー种建筑功能设备终端的集成帯,其应用于建筑构造,可以将诸多建筑功能设备的终端如照明装置/消防用的烟感器或喷淋头/警报器/监控探头/空调通风ロ等集成于一体,使建筑结构整齐、有序、简洁,该集成带结构简单、装配方便、维修简易、 改装方便等诸多优点。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建筑功能设备终端的集成帯,集成带固定安装于建筑构造,集成带的横截面呈凹形,形成内部容纳区,容纳区内安装多个建筑功能设备的终端,将所述建筑功能设备的终端集成于一体。所述的集成帯,建筑功能设备的终端可以是喷淋头、烟感器、监控探头、喇叭、发光体或空调风ロ,喷淋头、烟感器、监控探头、喇叭、发光体朝向集成带外部;当建筑功能设备的终端是空调风ロ吋,集成带开有与空调风ロ相对应的通孔,该通孔与集成带外部贯通。发光体可以采用荧光灯、LED或HID。所述的集成帯,集成带的容纳区内安装有光槽,该光槽设有反光面形成的带有透光ロ的腔体,透光ロ朝向集成带的外部;光槽的腔体内装第二发光体,该发光体将光线投射向集成带的外部。第二发光体可以采用荧光灯、卤钨灯。所述的集成帯,根据光槽的横截面,光槽由两侧边与中边构成,光槽ー侧边与凹形集成带相钩合,光槽的另一侧边通过ー连接片与集成带相连;集成带、光槽、连接片围成一杂物容置区。所述的集成帯,光槽的ー侧边外壁形成下钩,相对应的集成带ー侧边内壁形成上钩,两者相钩合;所述光槽的另ー侧边与连接片一端相钩合,连接片的另一端与集成带内壁相钩合。所述的集成带,连接件上开有导线孔。所述的集成帯,集成带的容纳区内两侧各安装一个光槽,两光槽呈对称布置。所述的集成帯,根据光槽的横截面,光槽的两侧边呈向外凸的弧形状,中边呈向内凹的弧形状。所述的集成帯,光槽的下部安装格栅罩、透光罩或透光板。所述的集成帯,光槽两侧边端部向外凸呈球面状,所述的格栅罩两侧边翻折后向内凸呈球面状,格栅罩的两侧边端部扣合于光槽的两侧边端部。所述的集成帯,集成带开有导线孔,导线孔开于凹形集成带的ー侧边或两侧边。所述的集成帯,与空调风ロ相对应的通孔开于凹形集成带的中边。所述的集成帯,集成带通过吊杆与建筑构造螺接、铆接或焊接。所述的集成帯,集成带的端部形成对接结构,用于两集成带间的对接,相邻的集成带通过端部的对接结构螺接、铆接或焊接而固定对接。所述的集成帯,集成带容纳区的开ロ部装配多根格栅条,与喷淋头、监控探头、发光体相対的格栅条被切断,而使喷淋头、监控探头、发光体未被罩盖。格栅条平行布设并通过数根螺杆串接,螺杆与格栅条相垂直。根据格栅条的横截面,呈子弹形,内部镂空。所述的集成帯,当集成带内安装发光体吋,集成带容纳区的开ロ部安装透光板或透光罩。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ー种室内顶面结构,包括至少ー个功能设备终端,所述的功能设备终端装配于所述的集成帯。所述的室内顶面结构,室内顶面布设轻钢龙骨、吊顶板,轻钢龙骨、吊顶板搭接于集成带的外壁。所述的室内顶面结构,集成带的外壁形成搭接部,该搭接部与轻钢龙骨的一端螺接、铆接或焊接。所述的室内顶面结构,凹形集成带的两侧边端部外翻折形成横向支撑板,用干支撑吊顶板的一侧边。本专利技术建筑功能设备终端的集成带可应用于诸多建筑结构中,如建筑室内、地铁站台、隧道、过街通道、过江隧道等场所,如住宅楼、商用楼、超市、车站,其根据建筑场所的需求,将诸多建筑功能设备终端如照明装置/消防用的烟感器或喷淋头/警报器/监控探头/空调通风口装配于一体,融合如主照明/副照明(美观)/消防/警报/监控/空调通风等功能,使建筑结构整齐、简洁、有序,其装配方便、维修简易,而且对已有的建筑结构进行改装也较简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正面结构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图5是图1的D-D剖视图。图6是集成带的侧视图。图7是集成带的横向剖视图。图8是连接片的横截面图。图9是光槽的横截面图。图10是格栅罩的横截面图。图11是格栅片与螺杆装配的横截面图。图12是实施例ニ的正面结构视图。图13是图12的E-E剖视图。图14是图12的F-F剖视图。图15是实施例三的正面结构视图。图16是图15的G-G剖视图。图17是集成带的侧视图。图18是实施例四的正面结构视图。图19是集成带的侧视图。图20是实施例五的正面结构视图。图21是集成带的侧视图。图22是实施例六的正面结构视图。图23是图22的I-I剖视图。图M是实施例七的正面结构视图。图25是实施例八的正面结构视图。图沈是实施例九的正面结构视图。图27是实施例十的正面结构视图。图28是集成带的侧视图。图四是实例施十一装设喷淋头部的剖视图。图30是实施例十一装设卤钨灯部的剖视图。图31是实施例i^一装设喇叭部的剖视图。图32是实施例十一装设烟感器部的剖视图。图33是实施例十一装设监控探头部的剖视图。图34是实例施十二装设喷淋头部的剖视图。图35是实施例十二装设卤钨灯部的剖视图。图36是实施例十二装设喇叭部的剖视图。图37是实施例十二装设烟感器部的剖视图。图38是实施例十二装设监控探头部的剖视图。图39是实施例十三的结构剖视图。图40是实施例十四的结构剖视图。图41是实施例十五的结构剖视图。图42是实施例十六装设烟感器部的剖视图。图43是实施例十六装设监控探头部的剖视图。图44是实施例十六装设喷淋头部的剖视图。图45是实施例十七的正面结构视图。图46是图45的1-1向剖视图。图47是图45的2_2向剖视图。图48是图45的3-3向剖视图。图49是实施例十八(本专利技术室内顶面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50是图49的A部放大图。图51是实施例十九(本专利技术室内顶面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52是实施例二十(本专利技术室内顶面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53是实施例二十一(本专利技术室内顶面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M是实施例二十ニ(本专利技术室内顶面结构)装配集成带部位的正面结构图。图55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徐建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