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5552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4 0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移种装置,包括转移装置和发酵装置,转移装置包括接种瓶,接种瓶瓶口设置有瓶塞,瓶塞上设置有移种管;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瓶,发酵瓶的顶部设置有导种管,导种管上设置有阀门,导种管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移种管可拆卸式密封对接的接种头,该移种装置用于发酵中菌种转接和放大培养,适用于细菌、放线菌、霉菌和真菌的接种操作,不易堵塞接种口,同时避免污染杂菌。(*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酵装置领域,特别涉及菌种转接和放大培养过程中的移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微生物发酵企业中一般采用微孔接种法接种,种子液在火焰保护下采用压差法接入种子罐或发酵罐中。该接种装置主要由无菌茄形瓶或者方瓶、夹具、套管和针头组成,其原理为茄形瓶或者方瓶装入夹具中,安装好接种针头,在针头外加套管,关闭夹具的卡子,用夹具将茄形瓶或者方瓶固定。接种前,用纱布和牛皮纸包裹,在温度为121°C,40 分钟灭菌2次,接种时在无菌室内,解开接种装置的纱布和牛皮纸,取下套管,将针头插入发酵罐微型接种口,然后通过调整发酵罐的压力,将种子液接种到种子罐或发酵罐中。这种接种装置主要存在如下缺点(1)接种装置采用针头做接种出口,口径极小因此只能适用于细菌或者放线菌的接种,对于菌丝较粗的霉菌和真菌,或发酵液较稠的菌种,该种装置往往导致堵塞针头;(2)针头做接种出口使用过程中针头极易造成断裂并带菌进罐,因污染杂菌造成发酵失败;(3)接种装置采用玻璃材质,使用压差法控制发酵罐压力的时容易发生爆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增加接种出口的口径,能适用于菌丝较粗的霉菌、真菌或发酵液较稠的菌种,同时避免杂菌污染。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移种装置,包括转移装置和发酵装置,所述转移装置包括接种瓶,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瓶,所述接种瓶瓶口设置有瓶塞,所述瓶塞上设置有移种管;所述发酵瓶的顶部设置有导种管,导种管上设置有阀门,导种管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移种管可拆卸式密封对接的接种头。进一步,所述接种头上设置有与其可拆卸式密封配合的接头帽。进一步,所述接头帽和接种头螺纹配合。进一步,所述接种头与移种管配合部位的外壁成环形锥度台阶状。进一步,所述接种瓶、瓶塞和移种管连接处设置有夹具,所述夹具由两个固定板和位于两个固定板两端的锁紧螺母构成。进一步,所述瓶塞和移种管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为不锈钢管,内径大于或等于1cm。进一步,所述瓶塞为硅胶塞。进一步,所述接种瓶为不锈钢三角瓶,体积为4-5L。进一步,所述连接管沿所述接种瓶方向延伸至距离瓶底0. 5-2cm处。进一步,所述移种管为硅胶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公开的移种装置,对接种容器和发酵罐均进行了改进,改进后接种容器与发酵罐之间通过移种管和接种口进行接种,其口径加大, 适用于细菌、放线菌、霉菌和真菌的接种操作,不易堵塞接种口,并用不锈钢瓶为接种瓶,防止了在压差法接种时易暴炸的缺点,使用本技术公开的移种装置,无菌更加方便、简单,不易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转移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发酵装置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接种口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转移装置改进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技术,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附图1为本技术转移装置结构图,转移装置包括接种瓶1,接种瓶1为不锈钢三角瓶,体积为4L,体积也可以大于4L,如加工为5L。在接种瓶1的瓶口处固定连接有瓶塞 2,瓶塞2优选为硅胶塞,也可以为其他密闭性瓶塞,在瓶塞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管9,连接管9为不锈钢管,内径为1cm,也可以大于1cm,连接管9与接种瓶1相通,为了移种时更为方便连接管9沿接种瓶1方向延伸至距离瓶底0. 5-2cm处,如附图4所示。在连接管9顶端固定连接有移种管4,移种管4为弹性管,优选为硅胶管,为了方便移种,将移种管4设置为弧形,在瓶塞2、接种瓶1的瓶口、连接管9和移种管4连接处设置有夹具3,夹具3将瓶塞2、接种瓶1、连接管9和移种管4进行固定。夹具3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两端设置有锁紧螺母,通过固定板将瓶塞2、接种瓶1、连接管9和移种管4固定,再用锁紧螺母使固定更加牢固。附图2为本技术发酵装置结构图,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瓶10,在发酵瓶10顶部设置有导种管8,导种管8为不锈钢管,内径为1cm,也可以大于1cm,导种管8与发酵瓶10 相通,所述导种管8上设置有阀门7,在导种管8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移种管4可拆卸式密封对接的接种头6,接种头6上设置有与其可拆卸式密封配合的接头帽5。接种头6下端外侧壁设置有螺纹,接种帽5内侧壁设置有与接种头6相应的螺纹,接头帽(5)和接种头(6) 螺纹配合。附图3为本技术接种帽放大图,接种头6与移种管4配合部位的外壁成环形锥度台阶状,在移种时将移种管4套在接种头6上,使用压差法转移时,使移种管4与接种口 6结合更加牢固。使用前,将转移装置和发酵装置用牛皮纸包好,需要连接接种头6的移种管4的端口单独包,然后灭菌。移种时,打开包装的牛皮纸,打开接种帽5,将转移装置的移种管4套在接种头6上,拧紧夹具3,打开阀门7使发酵瓶10与接种头6相通,利用差压法,将接种瓶 1中的种子液移种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瓶10。接种结束,关闭阀门7,拔下移种管4,盖上接种帽5拧紧,进行发酵。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移种装置,包括转移装置和发酵装置,所述转移装置包括接种瓶(1),所述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瓶(1)瓶口设置有瓶塞(2),所述瓶塞(2)上设置有移种管(4);所述发酵瓶(10)的顶部设置有导种管(8),导种管(8)上设置有阀门(7),导种管(8)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移种管(4)可拆卸式密封对接的接种头(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头(6)上设置有与其可拆卸式密封配合的接头帽(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移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帽(5)和接种头(6)螺纹配I=I ο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移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头(6)与移种管(4)配合部位的外壁成环形锥度台阶状。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移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瓶(1)、瓶塞(2)和移种管(4) 连接处设置有夹具(3),所述夹具(3)由两个固定板和位于两个固定板两端的锁紧螺母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移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2)和移种管(4)之间还设置有连接管(9),所述连接管为不锈钢管,内径大于或等于1c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移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2)为硅胶塞。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移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瓶(1)为不锈钢三角瓶,体积为 4-5L。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移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8)沿所述接种瓶(1)方向延伸至距离瓶底0. 5-2cm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移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种管(4)为硅胶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移种装置,包括转移装置和发酵装置,转移装置包括接种瓶,接种瓶瓶口设置有瓶塞,瓶塞上设置有移种管;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瓶,发酵瓶的顶部设置有导种管,导种管上设置有阀门,导种管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和移种管可拆卸式密封对接的接种头,该移种装置用于发酵中菌种转接和放大培养,适用于细菌、放线菌、霉菌和真菌的接种操作,不易堵塞接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昌贤刘运添王福军谢雪峰王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金河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