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蓝振义专利>正文

易于清洗的电子集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539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易于清洗的电子集尘装置,是针对极针在极板间电子式静电集尘板的结构改良,其中静电集尘板中的极针组与极板组采用分离式设计,使极针组单独固设于机体内,极板组则可由侧面或正面与机体相分离,使之在清洗吸附灰尘的极板组时,勿需将不吸附灰尘的极针组一并抽出,以避免极针扎伤人使极板更易于清洗,达到顺利安全的清洗极板的目的。(*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及一种电子集尘装置,尤指一种用电子式集尘且极针在极板之间型的电子集尘装置。如今在空气净化的领域已广泛使用电子集尘方式,如空气净化机、冷暖气机等均可设置电子集尘装置,其中一种极针在极板之间型的静电集尘板更是被广为使用,该种形式的电子集尘装置,主要是由抽送风装置将空气送入,并利用高压放电将悬浮粒子离子化,回流时强制吸附在集尘极板上,使之具有分离气体及净化空气等效果。上述形式的静电集尘板,如附图说明图1、图2所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极板上会吸附灰尘,因此需拆下清洗以维持集尘功能。为便于清洗,一般可将该静电集尘板1设计成可抽出的形式,虽然该静电集尘板1可抽出机体以便清洗,但由于其极针组10与极板组11是为锁固一体的结构,而灰尘仅会吸附在极板上,故在清洗时极针组10的抽出则无必要,且一并抽出的极针排列于极板间,严重的妨碍各极板的清洗操作,且极针尖锐的针尖更是容易扎伤清洗人员,造成静电集尘板1清洗上极大的不便。由上可知,上述现有的电子集尘装置,在实际使用上,存在有不便与缺失,而可加以改善。本设计人有鉴于此,经过潜心研究、试制、改良后,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电子集尘装置新设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集尘装置中集尘板的极针组及极板组两部分相分离的设计,使之极针组仍固设于机体内,而吸附上灰尘的极板组与机体采用活动式连接结构,使之便于与机体单独分离,达到顺利安全的清洗极板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电子集尘装置,包括有一静电集尘板,该静电集尘板包括有极针组和极板组,其中,极针组具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极针,该极针组固定设置于机体内部,且极针与机体内高压负极电路相通;极板组具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促使极针位于极板间的极板,且框架上设有接触点,该接触与机体内高压正极电路及极板相互连通,该极板组与机体之间活动连接;所述的机体侧面设有开口,开口的上、下两端沿开口纵向设有槽轨,极板组的顶端和底端配合该槽轨、插装入机体内;极板组固设于机体的,其极针向外设置,极板组各极板对应于极针位置插扣在极针组上;极板组的框架内端侧设有与极针相对的缺口;极板组的框架外端适当位置可设有把手;电子集尘装置中的静电集尘板可装设有过滤网及导电活性碳。本技术具有良好的效果,由于电子集尘装置中集尘板的极针组与极板组采用分离式设计,可使极针组仍固设于机体内,而吸附上灰尘极板组则可单独从机体分离,以利清洗,而不吸附灰尘的极针组则依旧固定于机体内,省却了极针组与机体不必要的分离,亦可避免极针妨碍极板的清洗操作及扎伤人的事情发生,使电子集尘装置有了进一步的改进。以下将结合最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为现有静电集尘器的组合图之一。图2为现有静电集尘器的组合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装设在空气净化机中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极针组与极板组的平面图。图5为本技术极板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装设在冷暖气机中的立体分解图。如图3至图5所示,本技术的电子集尘装置包括有一静电集尘板1,该静电集尘板1是由一极针组10及一极板组11所构成。极针组包括有一框架12、框架内部设有多呈整齐间隔排列的极针13,该框架12与极针13皆为导体,并由框架12与机体2内的静电产生器22的高压负极电路连通,以传导静电至各极针13,极针组10的框架12固设于机体2内部,该机体2可为空气净化机、冷暖气机等。极板组11包括有一塑胶框架14、框架14内部固设有数呈等距水平间隔排列的极板15,该极板15为导体。其中图3所示实施例为一种可由机体2侧面开口22抽出极板组11的结构,机体2内部设有与框架14其顶端及底端配合相对的槽轨21,以使极板组11呈一可由侧面开口20活动抽出的框轨式连接结构;为使极板组11可顺利从机体2内抽出,极板组11的框架14内端侧设有与极针13相对的缺口16,以避免极针13止挡,而利于极板组11顺利抽出。另,框架14内端缺口16间仍留有板体可形成补强,以使极板15内端可获得足够的支撑。框架14的顶端或底端设有一呈凸出状与极板15连接的接触点17,该接触点17可与机体2内静电产生器22的高压正极电路导通,接触点17的设置靠近于框架14外端为佳,因框架14内端设有缺口16强度较差,框架14外端适当位置可设置把手等结构。(图中未示)。如图3所示,本技术在实际使用时,可配合过滤网3及导电活性碳4等共同使用,并设置有一封盖5封闭机体2侧面的开口20。使用中,当静电集尘板1的极板组11置入定位于机体2内部后,各极针13即位于极板15之间,通电后,即可行使电子式集尘。当使用一段时间后,极板组11的各极板15吸附并沾满灰尘,为避免集尘功能降低,则可将极板组11单独抽出以水清洗,而不吸附灰尘的极针组10则易固定于机体2内,以省却不必要的抽出动作,且可避免极针13妨碍清洗及扎伤人的事情发生。如图6所示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极针组10固设于机体21内,其极针13向外设置;极板组11以各极板15对应于极针13的位置插扣在极针组10上,使之以扣接方式置入机体2内,并同时与极针组10连接于极板组11外侧,扣接有过滤网3及外封盖5,本技术在使用时,只需扳下封盖5及过滤网3再抽出扣接于极针组10上的极板组11进行清洗即可。综上所述,本技术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便和缺失,提供了更易于清洗的电子集尘装置。权利要求1.一种易于清洗的电子集尘装置,所述的包括有一静电集尘板,该静电集尘板包括有极针组和极板组,其中,极针组具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极针,该极针组固定设置于机体内部,且极针与机体内高压负极电路相通;其特征在于极板组具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促使极针位于极板间的极板,且框架上设有接触点,该接触与机体内高压正极电路及极板相互连通,该极板组与机体之间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清洗的电子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体侧面设有开口,开口的上、下两端沿开口纵向设有槽轨,极板组的顶端和底端配合该槽轨、插装入机体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清洗的电子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极板组固设于机体的,其极针向外设置,极板组各极板对应于极针位置插扣在极针组上。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易于清洗的电子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极板组的框架内端侧设有与极针相对的缺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易于清洗的电子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极板组的框架外端适当位置可设有把手。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于清洗的电子集尘装置,其特征在于电子集尘装置中的静电集尘板可装设有过滤网及导电活性碳。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易于清洗的电子集尘装置,是针对极针在极板间电子式静电集尘板的结构改良,其中静电集尘板中的极针组与极板组采用分离式设计,使极针组单独固设于机体内,极板组则可由侧面或正面与机体相分离,使之在清洗吸附灰尘的极板组时,勿需将不吸附灰尘的极针组一并抽出,以避免极针扎伤人使极板更易于清洗,达到顺利安全的清洗极板的目的。文档编号B03C3/34GK2260665SQ96211708公开日1997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0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0日专利技术者蓝振义 申请人:蓝振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于清洗的电子集尘装置,所述的包括有一静电集尘板,该静电集尘板包括有极针组和极板组,其中,极针组具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极针,该极针组固定设置于机体内部,且极针与机体内高压负极电路相通;其特征在于:极板组具有一框架,框架内设有促使极针位于极板间的极板,且框架上设有接触点,该接触与机体内高压正极电路及极板相互连通,该极板组与机体之间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振义
申请(专利权)人:蓝振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