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新仔专利>正文

一种湿式自动排渣磁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255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湿式自动排渣磁选机,由励磁线圈、冷却油箱、冷却水箱、外壳、导磁盘、吸铁环、吸铁环固定装置、喷水头、排渣斗、拖动电机、减速器及传动装置等构件构成。在导磁盘与外壳上加工了一扇形缺口,使吸铁环具有了一排渣区段,从而实现了连续作业、自动排渣。并通过控制喷水头的给水时间,实现了连续作业、间隔自动排渣。加上吸铁环可有多种形式,满足了各种不同工艺、不同性质的浆料的处理要求。它采取的是直接从吸铁环上排除铁磁物质的方法。(*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能实现自动排渣的湿式磁选机。适用于陶瓷、选矿、化工、磨料及造纸等行业清除浆料中的铁磁物质。能实现连续作业,连续自动排渣,或根据不同要求进行连续作业、间隔自动排渣。目前国内外现有湿式磁选机可归纳为如下四种形式其一是间断作业,人工清渣。其二是间断作业,自动排渣。其三是连续作业,自动排渣(1985年4月1日申请专利,专利号为85200478.8)其四是永磁式连续作业,自动排渣(1992年申请专利)。但以上四种形式磁选机均有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种,工人劳动强度大,操作繁重,设备利用率低,生产效率低,磁选效果呈波动性,且人为因素大。第二种间隔作业,设备利用率低,磁选效果呈波动性,且要有较高水压的冲洗装置。第三种虽然克服了上述两种形式的缺点,但其结构复杂,维护不方便,并且由于采用吸铁盘与排渣轮式结构,其除铁效果受到吸铁与排渣矛盾的制约。因为吸铁盘与外壳之间(即吸铁区间)磁场递度不宜太高,否则排渣轮与吸铁盘之间(即排铁区间)很难形成较大磁场递度,而难以将铁磁物质排出。此外其吸铁盘受到单边磁场拉力的作用,支承吸铁盘的轴承容易磨损。第四种由于采用永磁材料,磁场强度受到限制,难以满足高质量浆料的精选要求。同时当待处理浆料的温度较高时,磁场强度要降低且不能再恢复。因而适用范围受到限制。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形式磁选机的缺点与不足而研制设计的。下面说明其结构原理。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铁芯、外壳、导磁盘、吸铁环、吸铁环固定装置、喷水头、排渣斗、励磁线圈、冷却油箱、冷却水箱、拖动电机、减速器、浆料进口、分流板、浆料出口、大皮带轮、小皮带轮、三角皮带、连接板、传动轴、机脚、支承板、支承轴、支承柱、轴承座等构件构成。由铁芯、外壳、导磁盘、吸铁环及吸铁环固定装置中的内外挡板构成磁路。当励磁线圈通以直流电流时,在吸铁环固定装置的内外挡板之间即形成高强度磁场区域,由于在这一区域中的吸铁环的特殊结构的作用,使通过浆料的吸铁环的空隙中形成了高递度的强磁场区域。浆料通过时其中的铁磁物质被吸附在吸铁环上。在导磁盘和外壳二者圆周上的相同位置上,均加工有一扇形缺口,其扇形缺口的大小以能使吸铁环处在这一缺口的区段(以下称这一区段为排渣区段,吸铁环的其余区段为吸铁区段)只有微弱的磁场。在吸铁环的排渣区段上方设置一喷水头,它能将一定水压和流量的自来水喷向吸铁环,将吸铁环中的铁磁物质冲洗出来,通过排渣区段下方设置的排渣斗排出机外。这样本技术便实现了自动排渣的目的。本技术的作业过程是这样实现的待处理浆料从浆料进口流入,通过分流板使其均匀流入吸铁环的吸铁区段,浆料中的铁磁物质被吸附在吸铁环上,浆料全部流下,再从浆料出口流出。吸铁环在拖动电机通过减速器以及传动装置的带动下慢速旋转。吸附在吸铁环上的铁磁物质被吸铁环带到排渣区段,再被喷水头喷出的自来水冲洗出来,通过排渣斗排出机外,这样循环往复便实现了连续作业,连续自动排渣。当待处理浆料中含铁磁物质较少时,为了节约用水,可通过控制喷水头的喷水时间,使其间隔喷水,这样便实现了连续作业,间隔自动排渣。喷水头的水源可取自有一定水压的自来水管道。如用户自来水水压太低可采用微型水泵供水,或设置高位水池。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和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剖面结构图(主视全剖)。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图3、图4是吸铁环的第一种形式的结构图。且图4又是图3的B-B剖面图。图5、图6是吸铁环的第二种形式的结构图,且图6又是图5的C-C剖面图。图7、图8是吸铁环的第三种形式的结构图,且图8又是图7的D-D剖面图。图中1、机脚 2、铁芯 3、励磁线圈 4、冷却水箱 5、冷却油箱 6、排渣斗 7、吸铁环 8、吸铁环固定装置 9、支承柱 10、传动轴 11、喷水头 12、支承板 13、大皮带轮 14、三角皮带 15、小皮带轮 16、浆料进口 17、减速器 18、分流板 19、拖动电机 20、连接板 21、轴承座 22、导磁盘 23、支承轴 24、外壳 25、机脚本技术的结构如图1所示,在铁芯〔2〕的中心圆柱外面套有励磁线圈〔3〕,励磁线圈〔3〕外套有冷却水箱〔4〕(内装循环冷却水)。励磁线圈〔3〕及冷却水箱〔4〕均被冷却油箱〔5〕包容。冷却油箱〔5〕固定在铁芯〔2〕的底板上,内装变压器油。外壳〔24〕套在冷却油箱〔5〕外(二者之间形成浆料流出通道,浆料也同时起到冷却励磁线圈〔3〕的作用),并固定在铁芯〔2〕的底板上。导磁盘〔22〕固定在铁芯〔2〕的中心圆柱上端。导磁盘〔22〕上端中心处安装支承轴〔23〕。吸铁环〔7〕固定或盛装在吸铁环固定装置〔8〕中的下部,(与导磁盘〔22〕平齐),吸铁环固定装置〔8〕通过连接板〔20〕(材质为非导磁材料)及轴承座〔21〕和轴承安装在支承轴〔23〕上。轴承座〔21〕上端装有传动轴〔10〕,传动轴〔10〕上端装有大皮带轮〔13〕。大皮带轮〔13〕下面是支承板〔12〕,支承板〔12〕通过7根支承柱〔9〕固定在外壳〔24〕的上端面。在外壳〔24〕的扇形缺口一侧固定排渣斗〔6〕,排渣斗〔6〕的排渣板伸在吸铁环〔7〕排渣区段的下方。在吸铁环〔7〕排渣区段的上方设有喷水头〔11〕,喷水头〔11〕固定在支承板〔12〕上。在吸铁环吸铁区段上方设有分流板〔18〕,分流板〔18〕固定在支承板〔12〕的下平面上。支承板〔12〕上还装有浆料进口〔16〕。拖动电机〔19〕及减速器〔17〕通过其安装板固定在外壳〔24〕上,减速器的输出轴上装有小皮带轮〔15〕,小皮带轮〔15〕通过三角皮带〔14〕将动力传给大皮带轮〔13〕,带动吸铁环慢速旋转,浆料出口〔25〕装在外壳〔24〕的浆料出口处(如图2所示)。机脚〔1〕固定在铁芯〔2〕的下端面。本技术中的吸铁环〔7〕,转速很低,低至浆料在吸铁区段能全部流下,或只有极微量的浆料在排渣区段被自来水冲走。在浆料浓度较大时,本技术在具体设计时还可采用一些措施来保证浆料不流失。可在靠近排渣区段的吸铁区段留有非浆料流入段,并在此区段施以微量的自来水,便能使粘附在吸铁环〔7〕上的浆料顺利流下。为满足各种不同成份、不同浓度、不同性质的浆料的磁选要求,本技术的吸铁环〔7〕可采用四种结构形式其一是由条形或网状软磁材料加工而成的,如图3、图4所示,在其表面及内部均有能通过浆料的密布的空隙。其二是在软磁材质的整体圆环的内外圆柱面上的一侧或两侧加工有环状梯形槽,槽内填有非导磁材料,如图5、图6所示。其三是用软磁材质与非导磁材质的板料相间叠压而成,如图7、图8所示。其四是由软磁材质的小球集合组成的,小球盛装在吸铁环固定装置〔8〕内。以上四种形式的吸铁环所采取的结构,均能在其通过浆料的空隙形成高递度磁场。第二与第三种形式的吸铁环〔7〕,通过浆料的空隙是指吸铁环〔7〕的内外圆柱面与吸铁环固定装置〔8〕的内外挡板之间的间隙。如图1、图2中所示,本技术的导磁盘〔22〕在与外壳〔24〕相对应的圆周位置上去除了一部分材料,形成了一个扇形缺口,目的是在这一扇形缺口的区域内只有很微弱的磁场,因为空气的导磁率是很低的。同样如图1、图2中所示的外壳〔24〕与导磁盘〔22〕相对应的圆周位置上也去除了一部分材料,形成了一个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励磁线圈、冷却水箱、冷却油箱、铁芯、外壳、导磁盘、吸铁环、喷水头、排渣斗、拖动电机、减速器、吸铁环固定装置、分流板、连接板、支承板、支承柱、支承轴、传动轴、轴承座、大皮带轮、小皮带轮、三角皮带、浆料出口、浆料进口、机脚构成的湿式自动排渣磁选机其技术特征是:由外壳[24]、导磁盘[22]、铁芯[2]、吸铁环[7]及吸铁环固定装置[8]的内外挡板组成磁路,吸铁环固定装置[8]带着吸铁环[7]在外壳[24]与导磁盘[22]的外圆柱面之间慢速旋转,在吸铁环[7]排渣区段的上方有一喷水头[11],下方有一排渣斗[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仔
申请(专利权)人:刘新仔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