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花型自然纤维提花织机传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5052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花型自然纤维提花织机传动机构,包括动力装置,还包括其轴连接于机架墙板的第一、第二、第三摆臂;所述第三摆臂的上下两端设有拉索,分别连接综框的上下边框;第三摆臂设有拉手,在拉手下方设有翘杆,翘杆翘起时向上顶起拉手,使其与上导向杆相触,翘杆落下时拉手落下与下导向杆相触;所述上、下导向杆的两端伸出机架墙板后分别与第二摆臂所设的上、下连杆连接;所述第一摆臂上设有拉动顶起装置转动的A连杆;所述第二摆臂轴上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第一摆臂轴,第一摆臂轴同时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提花曲轴,所述提花曲轴与动力机构的输出轴固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制备领域,具体涉及采用植物纤维制备地毯的织机,更具体涉及能够提出多种花型的剑麻地毯织机。
技术介绍
自然纤维地毯主要原料是剑麻,黄麻,水草,席草,蒲草,玉米皮等纤维,是ー种全天然的产品,它含水分,可随环境变化而吸湿或放出水分来调节环境及空气温度,同时还具有节能,可降解,防虫蛀,阻燃,防静电,高弾性,吸音,隔热,耐磨损等优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剑麻,竹子,黄麻,水草,席草,蒲草,玉米皮等地毯被广泛的应用于宾馆、办公场所和家庭装饰。就其织物本身而言,为了美化室内环境,自然纤维地毯不仅有平纹、斜纹,还有提花的,尤其是提花自然纤维地毯,用于室内装饰后,给人大气、高雅的享受。但目前的提花自然纤维地毯一般只能生产ー些简单的经纬编织,不能提花,原因是所提花型的复杂与简单,关键因素是由织机上的棕框多少決定的,由于目前织机上所设的棕框其传动机构采用的是拨杆与回转凸轮结合的心曲柄装置,因此,受到凸轮圆周的限制,每架织机只能最多设四片棕框,否则,棕框被提起的高度则不能达到生产要求。本申请人同日提出了“多花型自然纤维地毯提花织机”专利申请,较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根据需要可以为织机安装多片棕框,织出多种花型的地毯,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花型自然纤维提花织机传动机构,可根据需要安装多片棕框,织出多种花型的地毯,满足市场需求。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多花型自然纤维提花织机传动机构,包括机架及其两端的机架墙板,还包括棕框,驱动棕框上下移动的动力机构,还包括其轴连接于机架墙板的第一、第二、第三摆臂;所述第三摆臂的上下两端设有拉索,分别连接棕框的上下边框,在机架上设有拉索的导向装置;第三摆臂设有拉手,在拉手下方设有翘杆,所述翘杆轴与第三摆臂轴平行,其两端连接于机架墙板;翘杆外端与拉簧连接,翘杆下方设有使其翘起或落下的顶起装置,翘杆翘起时向上顶起拉手,使其与上导向杆相触,翘杆落下时拉手落下与下导向杆相触;所述上、下导向杆的两端伸出机架墙板后分別与第二摆臂所设的上、下连杆连接,在第 ニ摆臂左摆或右摆带动下所述导向杆沿墙板所设的导向槽移动,推或拉所述拉手,使第三摆臂左摆或右摆(作用是拉起或放下棕框);所述第一摆臂上设有拉动顶起装置转动的A连杆;所述第二摆臂轴上设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连接第一摆臂轴,第一摆臂轴同时设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连接提花曲轴,所述提花曲轴与动力机构的输出轴固接。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第一、第二摆臂的摆臂轴两端穿出机架墙板后分別与第一、第二摆臂固联,所述摆臂轴活动连接于机架墙板;第三摆臂的摆臂轴两端固联于机架墙板,第三摆臂位于机架墙板内,活动连接于摆臂轴上。本专利技术更进ー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棕框上部的提棕架,所述提棕架的两端连接于机架,提棕架上设有与拉索匹配的轮子,连接于棕框上边框的拉索垂直向上经过所述轮子导向后,连接于第三摆臂的上端;还包括设置于棕框下部的机架上与拉索匹配的轮子,连接于棕框下边框的拉索垂直向下经过所述轮子导向后,连接于第三摆臂的下端。本专利技术更进ー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轮子为链轮,或为中间带有槽ロ的滑轮;设置于提棕架的轮子,其轮轴固联于提棕架,设置于棕框下部机架上的轮子,其轮轴固联于机架。本专利技术更进ー步改进方案是,连接于棕框上边框的拉索垂直向上经过所述轮子导向后连接于上拉杆,上拉杆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三摆臂的上端,连接于棕框下边框的拉索垂直向下经过所述轮子导向后连接于下拉杆,下拉杆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三摆臂的下端;所述上、下拉杆呈水平设置,并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分别连接于提棕架、机架。 所述限位装置为带有孔的支架,支架一端连接于提棕架或机架,另一端设有孔,上、下拉杆分别穿于支架孔。上述拉杆两端活动连接于第三摆臂的上端,这里所述的活动连接是第三摆臂的上下端向外的ー侧设有槽ロ,夹片夹于第三摆臂的上下端,连接于夹片一端的销轴位于槽口中,夹片另一端与拉杆为活接连接。本专利技术更进ー步改进方案是,第三摆臂大致中部位置活动连接于摆臂轴,位于摆臂轴上方的摆臂上设有支臂,所述拉手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支臂(采用销连接),拉手大致中部位置、以及另一端设有挡爪,当拉手向上翘起吋,上导向杆与中部挡爪相触,推着拉手移动,当拉手落下吋,下导向杆与一端挡爪相触,拉着拉手移动,第三摆臂随之左摆或右摆。本专利技术更进ー步改进方案是,支臂与拉手分別向其连接端作圆弧延伸,拉手设有挡爪的一端向支臂翘起。使翘杆翘起或落下的顶起装置设置于翘杆轴与拉簧连接位置之间的翘杆下方。本专利技术更进ー步改进方案是,顶起装置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两端设有链轮,与链轮匹配的链条上连接有エ艺轮轴,每根エ艺轮轴上活动连接有大直径エ艺轮,或连接有小直径エ艺轮,或连接有大小两种直径的エ艺轮,所述传动轴端部穿出机架墙板后分別固联有棘轮,第一摆臂上所设的A连杆拉动棘轮及其传动轴转动。本专利技术更进ー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拉簧上端连接于翘杆,下端连接于机架,所述翘杆与拉手的接触面呈相同弧度。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一、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摆臂、连杆等传动机构,并在棕框和摆臂之间设置拉索,通过摆臂的摆动,实现棕框的提起与放下,因此,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设定棕框数量,只需为每一片棕框配备相应的摆臂、エ艺轮以及翘杆即可。ニ、由于本专利技术在剑麻地毯织造过程中,棕框配备数量不受传动机构的限制,因此,设计者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多种花型,既可提高产品档次,増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可为消费者提供美的享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视示意图(未示出位于棕框前面的筘座-俗称大龙)。图2为图1中墙板打开示意图。图3为图1右视示意图。图4为图3A-A剖视示意图。图5为翘杆顶起装置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机架1及其两端的机架墙板2,还包括综框3,驱动综框 3上下移动的动力机构,更进ー步包括第一、第二、第三摆臂4、5、6。仍如图1、2所示,第一、第二摆臂的摆臂轴42、53两端穿出机架墙板2后分別与第一、第二摆臂4、5固联,所述摆臂轴42、53活动连接于机架墙板2。第三摆臂6的摆臂轴63 两端固联于机架墙板2,第三摆臂6位于机架墙板2内,活动连接于摆臂轴63上。所述第三摆臂6的上下两端设有拉索7,分别连接综框3的上下边框,拉索7设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包括设置于综框3上部的提棕架31,所述提棕架31的两端连接于机架1,提棕架31上设有与拉索7匹配的轮子311,连接于综框3上边框的拉索7垂直向上经过所述轮子311导向后,连接于上拉杆312,上拉杆312 —端活动连接于第三摆臂6的上端;还包括设置于综框3下部的机架1上与拉索7匹配的轮子311',连接于综框3下边框的拉索7垂直向下经过所述轮子311 ‘导向后,连接于下拉杆313,下拉杆313 —端活动连接于第三摆臂6的下端。所述上、下拉杆呈水平设置,并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为带有孔的支架314,支架314 —端连接于提棕架31或机架1 (限位上拉杆的连接于提棕架31, 限位下拉杆的连接于机架1),另一端设有孔,上、下拉杆312、313分别贯穿支架孔限位。仍如图1、2所示,所述上下拉杆与第三摆臂6的上下两端的活动连接是第三摆臂 6的上下端外侧设有槽ロ,夹片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义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峰自然纤维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