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磁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4661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流体磁处理装置,为管状部件,其特征在于:1-400个非铁磁性材料的金属套管穿过管件,外套管与管件的管壁焊合,内套管在外套管中滑动,外套管壁厚在0.2-10mm,内套管壁厚在0.3-6mm,套管间隙0.15-10mm;内套管中装设有磁性材料,组装后外套管外壁磁场从5-1000mT。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清除铁磁性颗粒,从而防止磁屏蔽现象的出现,有效处理时间大大增加。(*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流体的处理,特别提供了一种流体的磁处理装置。许多流体在使用前需要经过磁场处理,如工业用水经过磁场处理后,可以减少和防止水垢的危害,燃料油经过磁场处理后,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积碳,减少污染。对于原油进行磁场处理,可以防止管线结蜡,增加管线输送原油的能力。长期以来人们对如何更有效地处理使用前的流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一定收效。如美国专利US 4188296,US 4265754,中国专利CNZL9106048.0,CN88105125.X,美国专利US 5529688,US5595652,就是其中几例。但这些技术由于磁场吸附流体中的铁磁性颗粒具有磁屏蔽作用,致使使用一段时间后磁处理效果大大降低了,而且难以将铁磁性物质从流体中分离出来,其效果不理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体磁处理装置,其可以清除铁磁性颗粒,从而防止磁屏蔽现象的出现,有效处理时间大大增加。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流体磁处理装置,为管状部件,其特征在于1~400个非铁磁性材料的金属套管穿过管件(3),外套管(5)与管件(3)的管壁焊合,内套管(6)在外套管(5)中滑动,外套管(5)壁厚在0.2~10mm,内套管(6)壁厚在0.3~6mm,套管间隙0.15~10mm内套管(6)中装设有磁性材料(7),组装后外套管(5)外壁磁场从5~1000mT。此外,(1)本技术中管件(3)可以为三通。(2)本技术中管件(3)可以为四通。(3)本技术中套管间是平行安置的。(4)本技术中单个套管内设置有1~50个永磁块。(5)本技术中套管一端接拖盘(10)。本技术所提供的流体磁处理装置,当内套管在外套管中滑动时,内套管中的永久磁块,随着运动。这样,当永久磁块随内套管移出外管时,管件内的磁场也就随之消失。当流体通过管件时,受到了由内管中的永久磁铁产生的磁场作用,同时,流体中的铁磁性颗粒吸附在管子壁上,当管件内管中的磁铁随内管移出时由于磁场的去掉,吸附的铁磁性粒子,从管壁上脱落。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详述本技术。附附图说明图1为有一根套管的三通流体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附图2为有二根套管的三通流体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有三根套管的三通流体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带五根套管的三通流体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带六根套管的三通流体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套管斜穿三通的流体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7为带40根套管的三通流体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8为带45根套管的三通流体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9为图2的A-A的第一种结构剖面图;附图10为图2的A-A的第二种结构剖面图;附图11为图2的A-A的第三种结构剖面图;附图12为单通流体磁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13是图2装置运动状态剖面图;附图14是带拖盘的流体磁处理装置示意图。附图1~14是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图。除附图12外均为三通结构。下面结合图1~14对该装置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给予较详细的说明。图1中的1是联接管线的法兰盘,2是变径接头,3是管件,4是联接收集铁磁性物质一端的管线,5是双层套管的外管,固定在管件上,6是双层套管的内管,7是双层套管的管芯,里面装有永久磁铁。图1是在管件中,只有一根双层套管穿过了该管件的情形。图2是管件中有两根双层套管通过管线的情形。图3是有三根双层套管穿过管件的情形。图4是有五根双层套管通过管线的情形。在这五根双层套管中,它们的轴线,可以是异面直线,如图所示。图5是在管线中有六根双层套管通过该管件。在管件中串接一个斜三通。图6中有三根双层套管穿过管件。存该图中,双层套管的轴线与管线的变径管轴线不正交。因为许多流体中的铁磁性物质的比重大于流体,如水中的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这样,管芯随由套管向外运动时,双层套管吸附的铁磁性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易于向下运动,便于从流体中分离出来,进入收集管4中。图7是40支双层套管穿过管线的情形。图8是有45支双层套管穿过管线的情形。图9是图2沿A-A的第一种结构剖面图,在图中8是固定在外管6上的挡环,图中磁极是互相吸引的。图10是图2的第二种结构的剖面图,图中磁极是互相排斥的。图11是图2沿A-A的第三种结构的剖面图。图中永久磁铁7在管6中均按同一方向排布。图12是5支双层套管穿过管线9的情形。这种装置适用于流体中铁磁性物质少的情况。图13是图2的A-A剖面图,表明外管中永久磁铁随内管运动,移出管线外面的情形。图14是图2的A-A又一种结构的剖面图,10是拖盘,10可由机械带动,使内套管6运动。权利要求1.一种流体磁处理装置,为管状部件,其特征在于1~400个非铁磁性材料的金属套管穿过管件(3),外套管(5)与管件(3)的管壁焊合,内套管(6)在外套管(5)中滑动,外套管(5)壁厚在0.2~10mm,内套管(6)壁厚在0.3~6mm,套管间隙0.15~10mm;内套管(6)中装设有磁性材料(7),组装后外套管(5)外壁磁场从5~1000mT。2.按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管件(3)为三通。3.按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管件(3)为四通。4.按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管间是平行安置的。5.按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单个套管内设置有1~50个永磁块。6.按权利要求1所述流体磁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套管一端接拖盘(10)。专利摘要一种流体磁处理装置,为管状部件,其特征在于:1—400个非铁磁性材料的金属套管穿过管件,外套管与管件的管壁焊合,内套管在外套管中滑动,外套管壁厚在0.2—10mm,内套管壁厚在0.3—6mm,套管间隙0.15—10mm;内套管中装设有磁性材料,组装后外套管外壁磁场从5—1000mT。本技术可以清除铁磁性颗粒,从而防止磁屏蔽现象的出现,有效处理时间大大增加。文档编号B03C1/00GK2322683SQ9723198公开日1999年6月9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耿殿禹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磁处理装置,为管状部件,其特征在于:1~400个非铁磁性材料的金属套管穿过管件(3),外套管(5)与管件(3)的管壁焊合,内套管(6)在外套管(5)中滑动,外套管(5)壁厚在0.2~10mm,内套管(6)壁厚在0.3~6mm,套管间隙0.15~10mm;内套管(6)中装设有磁性材料(7),组装后外套管(5)外壁磁场从5~1000mT。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殿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